第235章 郭开:以身入局……(1/2)
相国府。
郭开正拿着一个八音盒在手中把玩着。
将按钮转动后,悦耳的旋律开始从这个盒子中传出,盒子上一个精美的人偶也随着音律转动。
前方,几个歌姬正看着八音盒上的人偶动作学着。
可不管怎么学,却都学不出那种韵味。
于是郭开挥了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真是巧妙啊,秦国居然能造出此等物件!”郭开将盒子放下,有些感慨。
一侧,侄女郭童沉默了一下:“与其说是秦国造的,还不如说是他们那国师造的。”
“童儿,听说那国师年岁和秦王一样?”
“是,具体年纪虽不知,但也就二十岁上下。”
“你今年19了吧?”
郭童愣了下。
自家这伯父是什么人她很清楚,他不会是想……
“你去秦国如何?”
不如何……
郭童沉默以对,表达着自己的不认可。
她什么身份?敢想这事?
而且伯父你能想到的,秦王就想不到吗?
可这么久以来,从未听说过那李缘和秦国王室有联姻之举,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看到他沉默,郭开轻笑了下。
“童儿,明事理是好事,却也要明现实啊!”
“你可知,本相为何要替李牧说话?”郭开忽然话锋一转。
郭童摇了摇头。
据她所知,国中那些说大将军在草原和秦国将领有染、李家准备回到秦国去的流言,有些就是自家伯父派人散播的。
以至于大王在大将军刚回赵国边境就让其回国都,说得好听点叫述职,说得不好听点,不就是不信任大将军要调查他吗?
刚为赵国打完胜仗的大将军,回国就要被调查?
如此之举,简直令人寒心……
可自家伯父在做完这一切后,又在明面上为大将军说了些好话。
现在别说她不理解,所有朝臣都感觉很怪异。
哪怕原本一些想为大将军说话的人,也都因这诡异情况闭上了嘴。
“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在朝中是什么名声。”郭开眼神一凝:“李牧此人,性格太过刚直,他迟早要成为本相的政敌。”
“接下来三年,秦国不会对赵用兵,李牧可以先摔一跤。”
“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让他起来就是了。”
郭童本想问那如果其他国家来攻呢?
但转念一想,齐国貌似没这心思,魏国没这力量,燕国有这心思但明显是个菜鸡。
所以赵国接下来三年,真的是安全的?
郭童仅不否认。
“所以您为什么要替大将军说话?”
郭开哈哈一笑:“我已经给李牧造出了危局,再给他随意说几句好话,改变不了大王对他的怀疑。”
君王对臣子的怀疑,往往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由别人几句话就临时起意的。
赵王真的不知道郭开是个什么人吗?
不见得。
赵王只是希望借郭开来达到某些目的而已——他本就对李牧不喜,再加上李牧真的和秦国人有些关系,以及秦王那封信和李牧没经过他事先允许就参加了秦军的祭天大礼,这让赵王现在怎么看李牧都不顺眼。
郭开接着说:“不仅改变不了,相反,别人还会想,为何一个小人郭开,会在这种时候替传言中与秦国有染的大将军说话?他们不应该不和吗?”
“难道那些不是传言?”
郭童欲言又止……
合着伯父你也知道自己是小人啊?
你这是以身入局、非要给李牧泼一盆脏水啊!
但你还别说,以郭童对赵国朝堂和伯父名声的了解,自家伯父泼给李牧的这盆脏水,很难洗得掉……
就如同柯镇恶说谁是坏人、段王爷说谁是自己儿子一样。
郭开如果说谁是自己朋党,那可信度……极高……
如今郭开虽然没明说,但他替李牧说话的表现,却足以让众人开始仔细思量起那些‘流言’的真实性。
这个以身入局的思路让郭童沉默了。
伯父如果将这些才智用到正途上,恐怕会成为真正的国之重臣吧?
“童儿,你是在埋怨伯父不为国尽忠吗?”
郭童不作回答。
“信陵君为国尽忠得如何?李牧为国尽忠得如何?”
郭童抬眼看去,郭开正用手指轻轻敲着那个八音盒,仿佛自言自语:“如此的魏国,如此的赵国,真的值得为它尽忠而死吗?”
“可反观秦国。”
“这秦王却能为白起平反、公然反驳自家先王的面子,能重用一个来历不明的李缘当国师,能为了李缘这个外人干掉自家两个王叔为其铺路……”
“伯父是个小人,但绝不愚蠢。”
郭开正拿着一个八音盒在手中把玩着。
将按钮转动后,悦耳的旋律开始从这个盒子中传出,盒子上一个精美的人偶也随着音律转动。
前方,几个歌姬正看着八音盒上的人偶动作学着。
可不管怎么学,却都学不出那种韵味。
于是郭开挥了挥手,让她们下去了。
“真是巧妙啊,秦国居然能造出此等物件!”郭开将盒子放下,有些感慨。
一侧,侄女郭童沉默了一下:“与其说是秦国造的,还不如说是他们那国师造的。”
“童儿,听说那国师年岁和秦王一样?”
“是,具体年纪虽不知,但也就二十岁上下。”
“你今年19了吧?”
郭童愣了下。
自家这伯父是什么人她很清楚,他不会是想……
“你去秦国如何?”
不如何……
郭童沉默以对,表达着自己的不认可。
她什么身份?敢想这事?
而且伯父你能想到的,秦王就想不到吗?
可这么久以来,从未听说过那李缘和秦国王室有联姻之举,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看到他沉默,郭开轻笑了下。
“童儿,明事理是好事,却也要明现实啊!”
“你可知,本相为何要替李牧说话?”郭开忽然话锋一转。
郭童摇了摇头。
据她所知,国中那些说大将军在草原和秦国将领有染、李家准备回到秦国去的流言,有些就是自家伯父派人散播的。
以至于大王在大将军刚回赵国边境就让其回国都,说得好听点叫述职,说得不好听点,不就是不信任大将军要调查他吗?
刚为赵国打完胜仗的大将军,回国就要被调查?
如此之举,简直令人寒心……
可自家伯父在做完这一切后,又在明面上为大将军说了些好话。
现在别说她不理解,所有朝臣都感觉很怪异。
哪怕原本一些想为大将军说话的人,也都因这诡异情况闭上了嘴。
“那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在朝中是什么名声。”郭开眼神一凝:“李牧此人,性格太过刚直,他迟早要成为本相的政敌。”
“接下来三年,秦国不会对赵用兵,李牧可以先摔一跤。”
“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让他起来就是了。”
郭童本想问那如果其他国家来攻呢?
但转念一想,齐国貌似没这心思,魏国没这力量,燕国有这心思但明显是个菜鸡。
所以赵国接下来三年,真的是安全的?
郭童仅不否认。
“所以您为什么要替大将军说话?”
郭开哈哈一笑:“我已经给李牧造出了危局,再给他随意说几句好话,改变不了大王对他的怀疑。”
君王对臣子的怀疑,往往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由别人几句话就临时起意的。
赵王真的不知道郭开是个什么人吗?
不见得。
赵王只是希望借郭开来达到某些目的而已——他本就对李牧不喜,再加上李牧真的和秦国人有些关系,以及秦王那封信和李牧没经过他事先允许就参加了秦军的祭天大礼,这让赵王现在怎么看李牧都不顺眼。
郭开接着说:“不仅改变不了,相反,别人还会想,为何一个小人郭开,会在这种时候替传言中与秦国有染的大将军说话?他们不应该不和吗?”
“难道那些不是传言?”
郭童欲言又止……
合着伯父你也知道自己是小人啊?
你这是以身入局、非要给李牧泼一盆脏水啊!
但你还别说,以郭童对赵国朝堂和伯父名声的了解,自家伯父泼给李牧的这盆脏水,很难洗得掉……
就如同柯镇恶说谁是坏人、段王爷说谁是自己儿子一样。
郭开如果说谁是自己朋党,那可信度……极高……
如今郭开虽然没明说,但他替李牧说话的表现,却足以让众人开始仔细思量起那些‘流言’的真实性。
这个以身入局的思路让郭童沉默了。
伯父如果将这些才智用到正途上,恐怕会成为真正的国之重臣吧?
“童儿,你是在埋怨伯父不为国尽忠吗?”
郭童不作回答。
“信陵君为国尽忠得如何?李牧为国尽忠得如何?”
郭童抬眼看去,郭开正用手指轻轻敲着那个八音盒,仿佛自言自语:“如此的魏国,如此的赵国,真的值得为它尽忠而死吗?”
“可反观秦国。”
“这秦王却能为白起平反、公然反驳自家先王的面子,能重用一个来历不明的李缘当国师,能为了李缘这个外人干掉自家两个王叔为其铺路……”
“伯父是个小人,但绝不愚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