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敢随便往出拿罢了。”

    他倒是已经习惯了,并且在后台也能更好地听到前面五个人的事迹。

    由于常浩南的姓氏笔画多达11划,因此在绝大多数不设排名先后的仪式中,都是最后一个出场。

    但这一次作为获奖者被邀请过来,感觉自然是完全不同。

    杜义山往两个玻璃杯里分别抓了点茶叶,紧接着拿起暖壶开始泡茶,同时非常干脆地承认了自己也无能为力:

    “不过就小常的情况来说,我还是建议你的格局放大一点,他的价值已经完全不局限在我们这个学校了,如果愿意留下,那自然更好,如果有更好的平台或者去处,那我认为我们也应该鼓励和支持。”

    常浩南感觉自己整张脸都变重了不少,甚至不太敢做出太大的表情,最后还是在胡珊珊的指点之下才慢慢适应了带妆的感觉。

    这一瞬间,办公室里面的另外四个人都听到了常浩南猛然加重的呼吸声。

    就在常浩南颇为无奈地忍受着化妆师往自己脸上涂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时,耳边又传来胡珊珊的声音:

    “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把您的获奖感言打到提词器上面,不过得提前把稿子给我们准备。”

    而到场之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常浩南回来之后第一次见到唐林天的时候,对方会有那种表现了。

    作为资深院士,他对于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反而没有特别关注,自然没有了解过这个目前还没公布的事情。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

    证书

    证书里面的内容言简意赅。

    而在宣读完秦文贵的事迹之后,自然就轮到了常浩南。

    不过想到这里,杜义山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唐林着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口茶。

    常浩南把奖状和邀请函重新装回信封,并小心地放进包里。

    第二天晚上,一辆专车把常浩南从京航直接接到了大会堂。

    杜义山一愣,随后摇了摇头:

    “这倒是头一次听说,不是已经有211工程了么?”

    “没问题。”

    “这个味道……”

    “好了,回去以后好好酝酿一下获奖感言,不过上面的意思是,表彰大会还是以展现你们青年人的朝气为主基调,所以倒也没必要过于严肃,这个度么……伱自己把握就好。”

    里面是一本红皮的证书,以及一封邀请函。

    但这毕竟是个正儿八经的奖章,而且还是能大大方方说出去的那种。

    要知道1997年是这个奖的第一次颁发。

    90年代的信封还没有后世常见的快拆设计,于是他从唐林天的笔筒里拿起一把拆信刀,动作飞快地割开了信封。

    互相简单认识过后,胡珊珊便带着常浩南来到了万人大礼堂的后台。

    而京航这边,第一个想到的办法竟然是把常浩南留下任教……

    但是在体制内,尤其是机关和科研单位中,还是相当有地位的。

    谁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仍然保持完全的平静。

    “感谢二位专程过来,我记得刚刚还说有一个东西需要我签字?”

    所以获奖个人所在单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注点。

    “怎么样,这趟把你叫回来,没亏着你吧?”

    此时他才看到杜义山的手边上,正放着他自以为藏的很隐蔽的锡罐,一双眼睛瞬间瞪大:

    “小常连我把茶叶放在哪都告诉你了?”

    然而常浩南这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阵势,完全没想到提词器这回事,因此压根就没带稿子。

    “这个么……我也没什么办法。”

    结果后来听了人家的事迹才知道,对方今年刚刚38岁。

    直到把常浩南送走之后,杜义山才注意到旁边办公桌后面坐着的,一脸愁眉苦脸的唐林天。

    没办法,以舞台射灯的亮度而言,素颜上台在视频和照片中呈现出的效果跟黑人差不多……

    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个名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可能不太足。

    “……第三位获奖者,刘笑!”

    “接下来,是我们本次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飞机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而他,立志要改变飞机,用年轻的双手和头脑,给华夏的飞机装上华夏的翅膀,终有一天,你的名字将会和华夏制造的航迹一起,飞遍七洲四洋……”

    “让我们欢迎第六位获奖者,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常浩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