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空军,走出国门的机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时候拿出来的方案越快、越详细,给上级领导的信心就越强。”

    这个思路之所以能被他首先提出来,主要还是一個思维开阔。

    如今选择见好就收,给盟军行动一个体面的结束也并无不可。

    “浩南同志。”

    “而且,更主要的问题还是,高炮的射程和射高终究不够,只能在对方完成投弹之后进行补充防空,就像这次,那架B2其实也已经把炸弹给丢下来了,如果不是GPS干扰发挥了作用……”

    听到这话,后者自然知道是让他表态的意思:

    “请首长放心,运输机部队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国内执行过几次陌生空域的长航时运输任务,有信心保障远程跨国运输任务顺利完成!”

    “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这样。”

    对于一个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来说,维和属于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的日常新闻,人选选择、兵力配置、日常行动等也都已经有了一套规范化的执行体系。

    ……

    最后,还是张老给定了调子:

    五赢,赢麻了。

    军队提出技术需求只需要写几个关键指标,但要落实起来,却得调动无数人力物力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然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

    这和造飞机是一个道理。

    常浩南在刚刚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便继续回归小透明,不过听到这里也觉得有点可惜。

    没错,派出维和部队这件事,从来都不只有联合国能做。

    巧合的是,上一世华夏国产的战略运输机第一次到欧洲执行任务,也是飞往巴尔干半岛,送去了一批红旗22防空导弹。

    他又看向另一边的刘尧顺:

    “如果真需要向巴尔干地区部署力量,走海路的效率实在太低,只有空运才能满足时效性,也是我军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这两年上级在战略运输机采购和训练方面的拨款可是给的很大方,伊尔76飞东欧也不存在兼容性问题,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只有名义相同罢了。

    从其他人,尤其是张老和傅友全的神情不难判断,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了。

    内行要考虑的问题,远比外行要复杂得多。

    只能展示一下空军的风采,没机会展示航空工业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这样有实际背景的行动计划,哪怕只进行纸面推演,对于提升参谋机关的能力也有巨大意义。”

    “那就好……那就好……”

    刘尧顺显然松了口气:

    “不用担心高炮部队扩编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