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圆环工程,终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办法了,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地针对他们一下……”

    丁高恒听后没有直接开口。

    只是用“我信你就是见了鬼”的表情看着一副人畜无害样子的常浩南。

    不过,他也早就看南城报那帮人不爽了,只是受制于身份不好直接下场骂街而已。

    这次有人能出口恶气让对方吃瘪,丁高恒高兴还来不及。

    刚刚提起这件事,也只是为了再乐呵乐呵。

    如今乐完了,自然也该回到正题。

    于是,他重新恢复了严肃的脸色:

    “盛京那边的情况,还顺利吧?”

    “一切顺利。”

    常浩南也收敛了表情:

    “歼11B的试飞,当然还有涡扇10设计定型之前的最后阶段测试都在按照时间表进行,我们目前已经冻结了涡扇10A的技术方案,除非再发现什么特别要紧的问题,否则就将按照当前技术状态进行小批次量产,直到完成生产定型后,再转入正式量产。”

    “至于一些最近才完成研发,或者仍在研发过程当中的新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改进型涡扇10C上面体现。”

    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

    这是很多项目为了保证足够快的迭代速度而设立的标准。

    虽然这个原则是由于成为一句军工口号而广为人知,但实际上,大部分军品的迭代速度并不满足这一要求。

    至少在90年代末这会还不满足。

    不过,在常浩南的带领下,航发这块,确实是做到了。

    比如现在,就是量产涡喷14,研发涡扇10A/B,同时规划着涡扇10的深度改进型。

    “很好。”

    丁高恒满意地点点头。

    在他的印象里,常浩南每次带回来的消息似乎都是这样。

    略显枯燥的顺利。

    当然,他宁愿永远这样枯燥下去。

    “还有什么需要组织上提供的帮助么?”

    有这样一个部下,丁高恒的职责就成了当好一个保姆。

    “还真有。”

    常浩南倒也不客气:

    “按照计划,歼11B的主要武器之一会是霹雳13,就是那种用R33导弹的弹体,换上我们自己主被动复合导引头的对空对地两用导弹,不过要想测试出这种导弹的极限性能,就需要一架预警机的协助,至少给载机提供一个大致的目标方位。”

    而且测试空对空反辐射功能也需要一架真正的预警机做靶机(无人靶机无法提供足够的信号强度)。

    当然不可能真打下来,而是在确认导引头正常工作之后再让导弹自毁。

    不过这事听着还是有点风险,所以常浩南暂时没敢和丁高恒说。

    怕把老同志给吓着。

    “所以,空警200的研发进度最好能加快一些。”

    常浩南说道。

    加快研发进度,光喊两句肯定是没用的。

    所以,这其实就是在委婉地要钱。

    “空警200的试飞倒是顺利,正好明年又会有一大笔新的资金注入进去,所以进度应该很快。”

    丁高恒自然听得懂常浩南的弦外之音。

    好在科工委如今已经形成良性循环,让上级彻底感受到了高技术产业恐怖的利润回报率,因此在经费这块已经比前些年宽松了不少。

    不过,紧接着,丁高恒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说起预警机,小常。”

    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个信封:

    “这里面有几张照片,是圆环工程的负责同志从雅法那边传回来的。”

    说完便把信封推到了常浩南面前。

    实际上,作为一个重生者,常浩南哪怕不看照片,也大概能猜出来发生了什么。

    抽出照片之后,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

    那南亚典型的肤色,以及其中一个人戴着的标志性头巾。

    认不错。

    “看来,大卫国那边是铁了心准备把圆环工程的成果卖给别人了?”

    在丁高恒面前,他总归还是得表现出一点震惊出来。

    “嗯。”

    丁高恒回答道:

    “不光如此,我们驻IAI的技术人员,甚至还遭到了IDF的无礼搜查,就这几张照片,都是通过特殊手段才带出来的……”

    “……”

    接下来的十分钟,丁高恒便向常浩南讲述了卢金文和随东兴二人那天的经历。

    “艹……”

    常浩南此前只直到圆环工程的大概走向,并不清楚这些细节。

    如今第一次听说,也是感觉心头冒火。

    毕竟自打重生之后,已经鲜少遇到这么让人红温的事情了。

    “所以……IAI那边怎么说?”

    他一边反问,一边思索着有没有什么不花太大代价但又能报复回去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