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交接防务与坏消息(2/3)
多与突厥等部落接壤,矛盾不断,需小心谨慎行事,切勿大意。”
不管柴绍的话出于什么目的,但还是让李恪深为感动。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会牢记柴绍的教诲,谨慎行事。
“柴公放心,恪定会时刻保持警惕,不辜负父皇和柴公的期望。”李恪坚定地说道。
柴绍看到李恪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责,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李恪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好!你既然有此决心,老夫便放心了。”柴绍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此外,这次收复朔方的任务,在殿下你阴差阳错的帮助,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老夫也需与你交接一下防务,回京交差了。”
柴绍的话让李恪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柴绍会这么快就要离开。
“柴公,您要走了吗?”李恪有些迟疑地问道。
“是的,我已经完成了这次任务,需要回京交差了。不过,我会在回京之前,与你在防务方面进行交接,确保你能够顺利接手。”柴绍解释道。
只不过,还不等李恪回答,柴绍将视线投到旁边的裴行俨身上。
又笑着说道:“不过,殿下有降国公在身边协助,想必刚才我说的那些话,显得也有些多余了。”
李恪见柴绍提及师父裴行俨,一时间倒有些接不上话。
无奈苦笑着看向一旁的裴行俨。
裴行俨见状,淡然一笑,向李恪投来一个安抚的眼神。
见柴绍将话头说到了自己的身上,顿时笑道。
“柴公过誉了,柴公,所说之言,具是故老诸儒之言,这些教诲,若不是真心关切殿下,可说不出这种话,我代殿下,谢过柴公了。”
裴行俨说话间,朝着柴绍抱拳施了一礼。
对于万人敌裴行俨,柴绍是出自真心的感到敬仰和钦佩。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很深。
但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
柴绍显然对裴行俨也是神交以往,他连忙回礼道。
“降国公,在你面前可不敢称柴公,这不是折煞小弟了吗?你称呼我为嗣昌就好。”
“哈哈哈...好...我等具是武将,就不搞那一套繁文缛节了,托大喊你一声嗣昌。”
“那感情好!”柴绍高兴的说道。
“既然我称你为嗣昌,你也别一口一口的降国公了,你称我守敬,或者裴大哥即可。”
“好的,裴大哥。”柴绍爽快地说道。
“哈哈哈哈哈...”
在两人攀谈几句后,相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之后,柴绍由不过瘾,看了一眼房间里面的其他人。
然后对着裴行俨说道:“裴大哥,小弟对你神交以往,原先还以为你已经故去,现在见你健在,当值一大白。”
“如今朔方的军权已经交接好了,一些琐事就不如交给蜀王殿下,也好让他锻炼锻炼,我俩寻找一地方,一醉方休如何?”
裴行俨听后,爽朗地笑了:“既然嗣昌如此抬爱,我又岂能拒绝。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找一清静之地,好好畅饮一番。”
“好...裴大哥...请...”
“嗣昌...请...\"
说话间,两人也不理在座的其他人,直接走出了刺史府大厅......
看到这里一幕,李恪也唯有苦笑一声。
同时,李恪也打心眼里为师父裴行俨高兴。
因为就在李恪改封到朔方之后,暴露在所有人视野中的裴行俨,也被李世民恢复了“降国公”的爵位,封为右御卫大将军,任命为朔方护军都督。
估计还是身怀愧疚的李世民,担心把年幼的李恪分封在这种险地,担心李恪的安全和未来。
于是,李世民决定把李恪的师父裴行俨索性放在李恪的身边,让他在李恪身边担任护军都督,同时保护李恪的安全。
从这一点上来看,李世民对李恪还是体现出了父亲的关怀和保护,可谓用心良苦。
但李世民与他的父亲李渊一样,有种矛盾心态。
或者说一脉相承。
那就是在外事上果断无比、雷厉风行。
但在对待自己的这些儿子身上,则显得异常的优柔寡断和拖泥带水......
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很快,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
“殿下,微臣觉得,都护府的位置还是定在夏州比较好,毕竟朔方土地贫瘠,唯有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较好,又有黄河灌溉之利,定然能成为我们粮食的生产之地,只要拿下它,我们就再无粮食之忧了。此外,夏州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西的要冲,便于我们掌控边境的局势。”唐俊悟缓缓开口,他的眼神坚
不管柴绍的话出于什么目的,但还是让李恪深为感动。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会牢记柴绍的教诲,谨慎行事。
“柴公放心,恪定会时刻保持警惕,不辜负父皇和柴公的期望。”李恪坚定地说道。
柴绍看到李恪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责,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李恪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好!你既然有此决心,老夫便放心了。”柴绍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此外,这次收复朔方的任务,在殿下你阴差阳错的帮助,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老夫也需与你交接一下防务,回京交差了。”
柴绍的话让李恪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柴绍会这么快就要离开。
“柴公,您要走了吗?”李恪有些迟疑地问道。
“是的,我已经完成了这次任务,需要回京交差了。不过,我会在回京之前,与你在防务方面进行交接,确保你能够顺利接手。”柴绍解释道。
只不过,还不等李恪回答,柴绍将视线投到旁边的裴行俨身上。
又笑着说道:“不过,殿下有降国公在身边协助,想必刚才我说的那些话,显得也有些多余了。”
李恪见柴绍提及师父裴行俨,一时间倒有些接不上话。
无奈苦笑着看向一旁的裴行俨。
裴行俨见状,淡然一笑,向李恪投来一个安抚的眼神。
见柴绍将话头说到了自己的身上,顿时笑道。
“柴公过誉了,柴公,所说之言,具是故老诸儒之言,这些教诲,若不是真心关切殿下,可说不出这种话,我代殿下,谢过柴公了。”
裴行俨说话间,朝着柴绍抱拳施了一礼。
对于万人敌裴行俨,柴绍是出自真心的感到敬仰和钦佩。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很深。
但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
柴绍显然对裴行俨也是神交以往,他连忙回礼道。
“降国公,在你面前可不敢称柴公,这不是折煞小弟了吗?你称呼我为嗣昌就好。”
“哈哈哈...好...我等具是武将,就不搞那一套繁文缛节了,托大喊你一声嗣昌。”
“那感情好!”柴绍高兴的说道。
“既然我称你为嗣昌,你也别一口一口的降国公了,你称我守敬,或者裴大哥即可。”
“好的,裴大哥。”柴绍爽快地说道。
“哈哈哈哈哈...”
在两人攀谈几句后,相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之后,柴绍由不过瘾,看了一眼房间里面的其他人。
然后对着裴行俨说道:“裴大哥,小弟对你神交以往,原先还以为你已经故去,现在见你健在,当值一大白。”
“如今朔方的军权已经交接好了,一些琐事就不如交给蜀王殿下,也好让他锻炼锻炼,我俩寻找一地方,一醉方休如何?”
裴行俨听后,爽朗地笑了:“既然嗣昌如此抬爱,我又岂能拒绝。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找一清静之地,好好畅饮一番。”
“好...裴大哥...请...”
“嗣昌...请...\"
说话间,两人也不理在座的其他人,直接走出了刺史府大厅......
看到这里一幕,李恪也唯有苦笑一声。
同时,李恪也打心眼里为师父裴行俨高兴。
因为就在李恪改封到朔方之后,暴露在所有人视野中的裴行俨,也被李世民恢复了“降国公”的爵位,封为右御卫大将军,任命为朔方护军都督。
估计还是身怀愧疚的李世民,担心把年幼的李恪分封在这种险地,担心李恪的安全和未来。
于是,李世民决定把李恪的师父裴行俨索性放在李恪的身边,让他在李恪身边担任护军都督,同时保护李恪的安全。
从这一点上来看,李世民对李恪还是体现出了父亲的关怀和保护,可谓用心良苦。
但李世民与他的父亲李渊一样,有种矛盾心态。
或者说一脉相承。
那就是在外事上果断无比、雷厉风行。
但在对待自己的这些儿子身上,则显得异常的优柔寡断和拖泥带水......
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很快,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
“殿下,微臣觉得,都护府的位置还是定在夏州比较好,毕竟朔方土地贫瘠,唯有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较好,又有黄河灌溉之利,定然能成为我们粮食的生产之地,只要拿下它,我们就再无粮食之忧了。此外,夏州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西的要冲,便于我们掌控边境的局势。”唐俊悟缓缓开口,他的眼神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