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你们文人说话做事,都这么显文化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厥人最终还是进城了。

    云州城动门处,支起了一张小小的木桌。

    一个比李恪脑袋还大的陶碗,就摆在李恪的面前,里面装了满满一大碗汤饼。

    此时,李恪没有丝毫形象的坐在桌子前,正和小二来福一起大口大口地吃着汤饼。

    丝毫不顾及周围突厥士兵的异样目光。

    小二来福看着李恪吃得如此香甜,忍不住说到:“东家,您难得胃口变得好了一些,要不要再加上一碗。”

    嗦完最后一口汤饼,李恪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汤汁,摸了摸被撑的圆滚的肚子,摆了摆手,没好气道。

    “不吃了,吃不下了,再吃下去,肚子就该爆炸了。”

    说着,看了看一旁多出来的那个巨碗,心里一阵服气。

    “小二啊,你这肚子是啥做的啊,这也太能装了。”

    来福嘿嘿一笑,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东家,您就别笑话我了,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突厥人攻城后,在城墙上每天要砸近百个突厥脑壳,太费气力了。”

    听到小二来福的话,李恪脑子中不知觉的就出现,他站在城墙上如同打地鼠一样,上来一个砸一个砸一个的画面。

    只是想到他的武器,又想到他的锤子与突厥人脑袋相撞的场景。

    李恪胃里一阵翻腾,只觉一阵恶心袭来,他连忙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吐出来。

    他瞪了来福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小二,你下次能不能别说得这么恶心,我刚吃的饭都要被你恶心出来了。”

    来福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笑道:“东家,您别生气,俺这不是想让您知道,俺吃的多,干活也干的多嘛。”

    就在主仆两人插科打诨的时候,一阵马蹄声打破了两人用餐的宁静。

    李恪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朝这边策马而来。

    等到那行人靠近,看到居中领头之人的脸。

    就算是突厥人的攻城井阑攻上了云州城的城墙,也不曾害怕的李恪。

    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心虚。

    在看到那杆“马”字帅旗的时候,李恪就曾猜想是不是马周来了。

    直到现在看到那张熟悉而稍显严肃的脸,李恪才确信,真的是马周亲临云州城了。

    只不过李恪没有想到,一向以读书人自居的他。

    这一次,一身戎装出现在云州城,显得既威严又英武,仿佛换着了一个人一般。

    只是李恪一想到这一次草原之行,被他成功玩脱。

    若不是马周救援及时,此时搞不好就已经成为了突厥人的战利品。

    就算侥幸不死,也要成为留学生。

    要知道他爹李四民这么骄傲的一个人,在成为皇帝之后,一心想要洗涮玄武门杀兄弑弟带来的耻辱。

    要是知道他儿子被突厥人掳去,哪怕是李恪不死。

    估计也会被老爹李四民给活活打死。

    想到此处,李恪后背不禁升起一股凉意。

    虽说从地位来说,马周身为李恪的属臣,李恪不用起身上前相迎。

    但深知历史的他,自然明白马周能力,以及对他的意义和影响。

    再加上这一次能够化险为夷,全靠马周的及时救援。

    所以,他想也没想,就快步迎了上去。

    一边上前帮马周牵马,一边露出洁白的牙齿朝着马周笑道。

    “马先生,你怎么来了!一路上很辛苦吧?”

    原本,在马周到了幽州城之后。

    得知李恪身为陛下的儿子、幽州大都督,居然只身率兵前往草原,以身犯险,马周在惊出了一身冷汗的同时。

    有太多太多劝诫,乃至训斥的话藏在腹中。

    然而,当真正看到李恪的那一刻,马周心中的怒火却怎么也发不出来。

    这位原先在长安城中,智斗突厥来使,在蝗灾来时,又凭一己之力救下数十万灾民的意气少年。

    大概是北地的阳光比较炙热,又或许是草原的风沙过于凛冽。

    此时他的脸庞被晒得有些黝黑,身形也瘦削了不少。

    加上又被突厥人围攻了数日,俊秀的脸上尽是疲态,不复往日在长安城中的丰神俊朗。

    唯有眼神依旧闪烁着坚毅、善良、乐观的光芒。

    再见到他之后,更是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

    听到李恪的话,马周在心底叹息一声,努力板着脸。

    “托殿下的福,一点都不辛苦。”

    说话间,大概是从幽州出发之后,一直骑马,乃至于骑术都变得异常精湛,利索的跳下战马。

    看着李恪那双略带血丝的眼睛,以及在点燃粉尘产生爆炸之后,被爆炸物刮破的衣服。

    马周心中压制的怒火,再次汹涌了起来。

    他怒其不争的说道:“殿下,你身为皇子,从小就被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