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李恪逃避杖刑、破局的办法(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上的王德也不敢轻易搭话。

    长孙皇后轻轻拍打了一下李世民的肩膀,缓缓说道。

    “陛下,我看你是被气糊涂了,您是不是忘了,朝廷律法中的“赎刑””。

    听到长孙皇后的提醒,李世民这才想起来。

    在贞观律中,确实明文规定了官员们犯法,可以通过交纳一定的赎金来免除刑罚。

    而这种制度被称为“赎刑制度”。

    赎刑被广泛应用于刑罚执行过程中,为犯罪者提供了一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避法渠道。

    然而,赎金的数额并非固定的,而是由朝廷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具体罚多少钱,以《贞观律》为例。

    上面明文规定,像流刑,罚铜八十斤到一百斤。

    徒刑罚铜二十斤到六十斤。

    杖刑罚铜六斤到十斤。

    笞刑罚铜一斤到五斤。

    死刑则除外,但如果在皇帝,也就是李世民的特旨赦免时,也可以赎,赎金罚铜一百二十斤。

    李世民原本以为这次对付李恪乃是手拿把掐。

    但他没有想到,李恪的脑子这么灵活,直接以赎刑的方式,避开了这次责罚。

    一想到自己先是没有拿捏住李恪,这条滑不溜秋的泥鳅。

    又打赌输给了长孙皇后,就算是我们伟大的天可汗,也不管李恪拖来了多少铜钱,他忍不住开口,骂了一句关中粗话。

    “瓜怂,木乱成马咧。”

    听到李世民这一句粗话,长孙皇后首先反应过来,见到李世民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她轻轻地拉了拉他的衣袖,安抚道。

    “为人君者,自当雅量。而且,恪儿既没有违抗你的旨意,又在律法的界定内,逃掉了处罚,他能想出这样的方法应对,也证明了他有过人之处。”

    “这次的事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应对困境的智慧。”

    李世民用不认同的眼神看了一眼长孙皇后,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尽管他知道自己有些失态了,但心中的不满却难以消散。

    他不服气的说道:“观音婢,这一次算他侥幸过关,暂且饶了他这次。但下次,你放心,朕一定会好好拿捏他的。”

    听到李世民的气话,长孙皇后连连点头。

    他知道,这次的事情虽然让李世民有些不满,但也算是过去了。

    见李世民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便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论起其他的事情来。

    只见她径直走到李世民面前,直直的盯着李世民,知道李世民被长孙皇后看的有些不自在,这才开口道。

    “观音婢这样盯着朕干什么?瞧着怪渗人的?”

    “二郎,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长孙皇后轻轻一笑,语气中透露着几分认真。

    “什么事啊?”

    李世民微微皱眉,试图回忆起长孙皇后所指的“忘记的事”。

    他思忖片刻,仍是一头雾水,于是疑惑地看着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见状,见天色也不早了,直接点破道:“二郎,记得我们刚才的赌约吗?”

    李世民听后,顿时恍然大悟,他点了点头,道。

    “哦,原来是这件事。朕自然记得,愿赌服输,你还怕朕赖账不成?你要朕做什么,尽管说来。”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