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从龙之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以为李恪恢复皇子的身份之后,便会跟他们这些当过土匪的人,渐渐疏远。

    可如今看来,殿下还是那个殿下,并未因身份的改变而有丝毫的生分。

    伏云挠了挠头,说道:“殿下莫要打趣属下了,属下这也是情急之下失了往日的随性。殿下,此次事态紧急,我们真的是迫不得已才打扰殿下。”

    李恪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好了,说正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伏云与王玄策对视一眼,待到王玄策朝他点了点头,他才神色凝重地将事情的原委道了出来。

    “什么?”

    “杨政道这个傀儡,要本王反唐?还划江而治?” 李恪怒目圆睁,满脸的不可置信。

    在极度的震惊下,他又重复了一遍,还以为自己听差了......

    在李恪看来,这个和自己还有点亲戚关系的杨政道,那是傀儡中的傀儡。

    一个被各方势力摆弄的棋子。

    李恪冷哼一声,说道:“他杨政道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竟妄图让本王反唐,简直是异想天开。”

    也不怪李恪会这么看待杨政道。

    在杨广死后,他的子孙也基本上被团灭。

    只剩下杨政道这孙子,侥幸逃脱。

    随后就被用来当作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

    他和隋炀帝的老婆萧太后,先是被宇文化及双双绑到了北方。

    在宇文化及被窦建德一刀砍了之后,两人就又落到了窦建德手中。

    当时,突厥的处罗可汗,可能是对萧皇后情有独钟,或者是在杨广手下做过孙子,见到杨广的老婆,想从其身上找回男人的自尊。

    又或者想要扶持一个中原傀儡势力。

    因此,处罗可汗派人从窦建德手中将萧太后和杨政道给接走。

    安置在突厥,也就是定襄城。

    自此,杨政道就彻底沦为了突厥操控分裂中原的棋子。

    他在突厥的庇护下,参照隋朝的制度,设立文武百官,建立起一座小朝廷,自称隋王。

    突厥的处罗可汗更是下令,凡是在突厥生活的中原百姓,皆归杨政道统治。

    只不过,尽管杨政道在名义上是隋王。

    但定襄城的军事防御,还是由突厥人自己负责。

    他自己拥有的护卫,怕不是有没有一百号人都不好说。

    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

    竟然让杨政道生出让他和他一起反唐、划江而治的妄念。

    李恪眉头紧锁,一时间心中思绪万千。

    倒不是他对杨政道的提议动了心。

    那得吃多少迷幻心智的药,才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反唐之事绝无可能。

    再则,在他阿耶李世民的绝对统治之下,任何人胆敢生出叛逆之心的人,都将面对大唐府兵,以及大唐那群无论是统兵,还是武力都绝对爆棚的武将。

    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唯有李恪一人知道。

    这盛世大唐,对现在的百姓,和以后的人来说,都是某种骄傲与自豪的象征。

    就算是他,也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这份民族自信。

    所以,他在想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到底是哪方势力在其背后操纵,在大唐即将对突厥动兵的时候,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头上。

    又或者,真是那杨政道自己的意思。

    毕竟,杨政道是一个人,做久了那傀儡,也是会生出反抗之心的。

    更何况现在突厥每况愈下,估计他也生出了某种危机感,要为自己挣命。

    若是这样的话,那他李恪岂不是可以在其中寻得机会,将计就计,除了彻底粉碎这潜在的阴谋。

    更重要是,得到那件“传国玉玺”。

    要知道,就算是他父皇李四民,现在每天在太极殿用的印章,也是让人参照传国玉玺仿制的。

    而真正的传国玉玺,就算是李世民现在也不知道,它此时就在突厥中的萧皇后手中。

    最后,还是李靖在击败突厥,俘虏了杨政道和萧皇后,萧皇后这才献出了这件丢失许久的传国玉玺。

    它代表的意义重大,若能得之,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人心向背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恪心中盘算着,若能借此机会将传国玉玺收入囊中,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政治地位,也能为自己在朝堂之上增添更多的筹码。

    在长安的时候,听到张公谨上奏父皇李世民,提出征讨突厥的建议。

    李恪首先便想到了这枚,目前尚在萧皇后手中的“传国玉玺”。

    而自己才刚刚到达朔方,就收到了与它相关的人和事。

    这莫非就是天意?

    李恪脑海中一时间念头纷飞。

    就在这时候,王玄策出声,打破了他的思绪。

    “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