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这样的领导给我来一打(2/3)
护云州城付出努力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回报,更要借此机会激励众人,让他们明白为本王、为幽州效力,必有回报。”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在马周、袁天罡等一众属官的齐心协力之下。
在李恪回到幽州的第三天,轰轰烈烈的进行了一场重大的犒赏活动。
幽州城里面的百姓太多,不可能每一位都记录在册,所以李恪大手一挥,直接免除了三年的赋税。
百姓们听闻此消息,无不欢呼雀跃,对李恪感恩戴德。
一时间,幽州城内气氛热烈,人心凝聚。
而对于守城的将士们,李恪则根据他们的战功大小,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有晋升官职的,有赏赐金银财宝的,还有赐予荣誉称号的。
那些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将士,更是得到了李恪的亲自接见和嘉奖,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当然,也不是就云州攻防战一场战斗。
在去年从李恪来到北地之后,偷袭突厥护送队,攻打梁师都,援助草原诸部等一系列战斗。
再加上给自己属官的奖励,给家属,护卫,孤家老人,阵亡抚恤,伤残补贴,零零总总。
直接将他在北地贸易,战争中获得的两百万贯收益,几乎花掉了一大半......
就算是马周这个赞同李恪犒赏麾下军士的人,也被李恪此番的大手笔所震惊。
裴行俨更是单独找到李恪,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三郎,此番犒赏确实振奋人心,可如此一来,咱们封地的钱财消耗甚巨。日后若再有战事或其他急需用钱之处,怕是会捉襟见肘啊。”
裴行俨作为自始至终陪伴在李恪身边的人,从李恪一个不怎么受待见的皇子。
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般地位的人,他对李恪的担忧可谓是发自肺腑。
“三郎,如今虽士气大振,人心凝聚,但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我们需未雨绸缪,为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准备。这钱财之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李恪他又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冲着裴行俨憨憨一笑。
如果说这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是最为关心他的人,除了母亲杨妃之外,怕是也只有这个师父,是全心全意地为他着想。
他心中自然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
所以,李恪朝着裴行俨解释道:“师父你就放心好了,我心中有数。此次犒赏虽耗费颇多,但所获亦不少。如今人心凝聚,士气高昂,日后若有战事,将士们必定奋勇当先。”
说到这,见裴行俨脸上的神色依旧有些担忧,李恪继续说道。
“再者,师父你也知道,我对商贾之事颇为精通,现在草原诸部都有意与我们贸易,正是发展商业的好时机。我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商人来此贸易,增加税收来源。”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与周边地区加强经济往来。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经营,不久之后,封地的财富必定会再度充盈起来。”
对于自己的这个徒弟,说他习武天赋也好、带兵打仗的能力也罢,就连政治与诗词上的天赋,在这一代中,也是出类拔萃。
但说起经商的才能,天下无出其右者,无论是长安的醉仙居,还是蓝田县,以及现在北地有他主导的贸易,
无论是长安的醉仙居,还是蓝田县,以及现在北地有他主导的贸易,都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长安,醉仙居、蓝田县以其独特的美食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地方,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成为了他收集情报、结交人脉的重要场所。
而在北地,他更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与草原诸部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挣得是盆满钵满。
所以,在李恪提及商业过后,裴行俨眼中的担忧之色,渐渐散去。
“三郎有此远见,为师放心了。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军事力量的建设。”
“毕竟,与突厥相邻,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确保封地的安全。”
而听到裴行俨的这句话,倒是给李恪提了个醒。
那就是只有三千名亲兵名额的他,现在在封地上拥有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
李恪心中明白,此事几乎涉及到李世民的底线,若是被他知晓,在权利面前,就算他是李世民的儿子,也难保不会被杀鸡儆猴。
只不过,这件事还需得召集人手好好商议一番,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才行。
眼下还是将犒赏的事情进行完再说。
面对人数这么大的犒赏,李恪也是分批进行。
他先对那些战功卓越的将士进行隆重的嘉奖,让他们成为众人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勇向前。
接着,他又对普通士兵和跟着他的那些官员,进行了依次的赏赐。
为此,李恪特意赏赐,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在马周、袁天罡等一众属官的齐心协力之下。
在李恪回到幽州的第三天,轰轰烈烈的进行了一场重大的犒赏活动。
幽州城里面的百姓太多,不可能每一位都记录在册,所以李恪大手一挥,直接免除了三年的赋税。
百姓们听闻此消息,无不欢呼雀跃,对李恪感恩戴德。
一时间,幽州城内气氛热烈,人心凝聚。
而对于守城的将士们,李恪则根据他们的战功大小,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有晋升官职的,有赏赐金银财宝的,还有赐予荣誉称号的。
那些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将士,更是得到了李恪的亲自接见和嘉奖,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当然,也不是就云州攻防战一场战斗。
在去年从李恪来到北地之后,偷袭突厥护送队,攻打梁师都,援助草原诸部等一系列战斗。
再加上给自己属官的奖励,给家属,护卫,孤家老人,阵亡抚恤,伤残补贴,零零总总。
直接将他在北地贸易,战争中获得的两百万贯收益,几乎花掉了一大半......
就算是马周这个赞同李恪犒赏麾下军士的人,也被李恪此番的大手笔所震惊。
裴行俨更是单独找到李恪,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三郎,此番犒赏确实振奋人心,可如此一来,咱们封地的钱财消耗甚巨。日后若再有战事或其他急需用钱之处,怕是会捉襟见肘啊。”
裴行俨作为自始至终陪伴在李恪身边的人,从李恪一个不怎么受待见的皇子。
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般地位的人,他对李恪的担忧可谓是发自肺腑。
“三郎,如今虽士气大振,人心凝聚,但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我们需未雨绸缪,为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准备。这钱财之事,不可不慎重考虑啊。”
李恪他又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冲着裴行俨憨憨一笑。
如果说这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是最为关心他的人,除了母亲杨妃之外,怕是也只有这个师父,是全心全意地为他着想。
他心中自然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
所以,李恪朝着裴行俨解释道:“师父你就放心好了,我心中有数。此次犒赏虽耗费颇多,但所获亦不少。如今人心凝聚,士气高昂,日后若有战事,将士们必定奋勇当先。”
说到这,见裴行俨脸上的神色依旧有些担忧,李恪继续说道。
“再者,师父你也知道,我对商贾之事颇为精通,现在草原诸部都有意与我们贸易,正是发展商业的好时机。我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商人来此贸易,增加税收来源。”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与周边地区加强经济往来。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经营,不久之后,封地的财富必定会再度充盈起来。”
对于自己的这个徒弟,说他习武天赋也好、带兵打仗的能力也罢,就连政治与诗词上的天赋,在这一代中,也是出类拔萃。
但说起经商的才能,天下无出其右者,无论是长安的醉仙居,还是蓝田县,以及现在北地有他主导的贸易,
无论是长安的醉仙居,还是蓝田县,以及现在北地有他主导的贸易,都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长安,醉仙居、蓝田县以其独特的美食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趋之若鹜的地方,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成为了他收集情报、结交人脉的重要场所。
而在北地,他更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与草原诸部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挣得是盆满钵满。
所以,在李恪提及商业过后,裴行俨眼中的担忧之色,渐渐散去。
“三郎有此远见,为师放心了。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军事力量的建设。”
“毕竟,与突厥相邻,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确保封地的安全。”
而听到裴行俨的这句话,倒是给李恪提了个醒。
那就是只有三千名亲兵名额的他,现在在封地上拥有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
李恪心中明白,此事几乎涉及到李世民的底线,若是被他知晓,在权利面前,就算他是李世民的儿子,也难保不会被杀鸡儆猴。
只不过,这件事还需得召集人手好好商议一番,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才行。
眼下还是将犒赏的事情进行完再说。
面对人数这么大的犒赏,李恪也是分批进行。
他先对那些战功卓越的将士进行隆重的嘉奖,让他们成为众人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勇向前。
接着,他又对普通士兵和跟着他的那些官员,进行了依次的赏赐。
为此,李恪特意赏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