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太原王氏、河北氏族,制衡之道(2/3)
解决办法。
半晌,他看向马周,问道:“马长史,你怎么看?”
马周沉吟片刻,说道:“殿下,在座的诸位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与太原王氏合作的可能性。”
“嗯?”
听到,马周的话,在场上的所有人,一下子就停止了讨论,双眼齐刷刷地望向马周,等待着他进一步的解释。
随后,马周的解释,也就让众人齐齐点头,不得不赞同他的观点。
马周见众人都盯着他,他浅笑着说道。
“诸位,想必也知道,太原王氏乃是五姓七望中,除了殿下所在的李氏,乃是北地最大的士族。与我们共处一地,往后无论是政治上也好,商业上也罢,也都绕不过太原王氏。”
“所以,太原王氏我们迟早要与他们接触。或早或迟而已。”
马周的话,让众人恍然。
是啊!如果深究起来,太原王氏确实是北方的土着,地头蛇。
而他们才是外来者。
尽管他们如今在北疆有了一定的根基。
但与扎根北方上百年的太原王氏相比,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谨慎应对。
他们不能一直回避与王氏的接触。
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许多事物的发展都难以完全绕开这个庞大的家族势力。
单成天皱着眉头说道:“马长史所言极是,但那王氏如此算计我们,我们又该如何与他们接触才不至于再次陷入被动呢?”
王玄策微微颔首道:“是呀,这确实是个难题。若处理不好,恐怕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既保障我们的利益,又能与王氏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轻微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见众人还是没有想到答案,马周再次开口道。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像我们拍卖俘虏,若是只卖给太原王氏,那价格上,只能是他们说了算。”
\"但倘若我们再拉一家与太原王氏相当的势力,参与进来,那么太原王氏便不能一家独大,在价格上,有利的一方自然也能更加倾向于我们。”
“这样,在与王氏接触谈合作时,我们就能让他们觉得我们不是别无选择,我们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他们有所忌惮,这样我们在谈判中才能占据主动地位。”
马周的话语沉稳有力,让众人眼前一亮。
只是,在这北地,太原虽然是李氏的龙兴之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的大部分势力早已经朝长安转移,除了太原王氏这等庞大的士族势力,要再找到一家能与王氏相当的势力几乎没有。
单成天微微叹气说道:“马长史此计虽妙,可一时之间,我们又去哪里寻得能与太原王氏抗衡的势力呢?”
聪明如王玄策,也皱着眉头思索道:“是呀,这北地的势力太原王氏一家独大,要想找到与之匹敌的势力,除非将北地那些其他家族全部联合起来,这还差不多。”
“那倒未必!”
就在众人思考良久都没有头绪的时候。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恪,突然开口。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李恪的身上。
只是,李恪并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看向马周。
他眼中充满笑意的说道:“马长史,本王猜想,你一定是心中有了应对之策。这才如此的指挥若定,成竹在胸。”
面对李恪的夸赞,马周微微低头,摇了摇手,谦逊地说道。
“殿下谬赞了。臣只是略作思考,实不敢当如此赞誉。不过,臣确实有一些浅见,虽未必周全,但或许可作为一个思路。”
李恪闻言,顿时坐直了身体,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朝着马周接着说道。
通过你刚才的那段话,我已经隐约猜到是哪股势力。
开会开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也有累了,不如我俩给大家捣鼓点乐子。
我们俩同时将这股势力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看看本王想到的是否与马长史一致。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原本有些沉重的气氛也为之一缓。
马周闻言李恪的建议,又看到一旁众人期待的表情,顿时也来了兴趣。
露出一抹微笑,微微颔首道:“既然殿下有此雅兴,属下自当奉陪。”
说罢,马周与李恪各自取来纸笔,神色专注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心中所想的势力名称。
其余众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的动作。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霎时间,只能听到毛笔的笔毫划动纸张的声音。
片刻后,写完字的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同将纸张翻面展示给众人。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两张纸上都赫然写着 “河北氏族”四个大字。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半晌,他看向马周,问道:“马长史,你怎么看?”
马周沉吟片刻,说道:“殿下,在座的诸位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与太原王氏合作的可能性。”
“嗯?”
听到,马周的话,在场上的所有人,一下子就停止了讨论,双眼齐刷刷地望向马周,等待着他进一步的解释。
随后,马周的解释,也就让众人齐齐点头,不得不赞同他的观点。
马周见众人都盯着他,他浅笑着说道。
“诸位,想必也知道,太原王氏乃是五姓七望中,除了殿下所在的李氏,乃是北地最大的士族。与我们共处一地,往后无论是政治上也好,商业上也罢,也都绕不过太原王氏。”
“所以,太原王氏我们迟早要与他们接触。或早或迟而已。”
马周的话,让众人恍然。
是啊!如果深究起来,太原王氏确实是北方的土着,地头蛇。
而他们才是外来者。
尽管他们如今在北疆有了一定的根基。
但与扎根北方上百年的太原王氏相比,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谨慎应对。
他们不能一直回避与王氏的接触。
毕竟在这片土地上,许多事物的发展都难以完全绕开这个庞大的家族势力。
单成天皱着眉头说道:“马长史所言极是,但那王氏如此算计我们,我们又该如何与他们接触才不至于再次陷入被动呢?”
王玄策微微颔首道:“是呀,这确实是个难题。若处理不好,恐怕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既保障我们的利益,又能与王氏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轻微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见众人还是没有想到答案,马周再次开口道。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像我们拍卖俘虏,若是只卖给太原王氏,那价格上,只能是他们说了算。”
\"但倘若我们再拉一家与太原王氏相当的势力,参与进来,那么太原王氏便不能一家独大,在价格上,有利的一方自然也能更加倾向于我们。”
“这样,在与王氏接触谈合作时,我们就能让他们觉得我们不是别无选择,我们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让他们有所忌惮,这样我们在谈判中才能占据主动地位。”
马周的话语沉稳有力,让众人眼前一亮。
只是,在这北地,太原虽然是李氏的龙兴之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的大部分势力早已经朝长安转移,除了太原王氏这等庞大的士族势力,要再找到一家能与王氏相当的势力几乎没有。
单成天微微叹气说道:“马长史此计虽妙,可一时之间,我们又去哪里寻得能与太原王氏抗衡的势力呢?”
聪明如王玄策,也皱着眉头思索道:“是呀,这北地的势力太原王氏一家独大,要想找到与之匹敌的势力,除非将北地那些其他家族全部联合起来,这还差不多。”
“那倒未必!”
就在众人思考良久都没有头绪的时候。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恪,突然开口。
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李恪的身上。
只是,李恪并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看向马周。
他眼中充满笑意的说道:“马长史,本王猜想,你一定是心中有了应对之策。这才如此的指挥若定,成竹在胸。”
面对李恪的夸赞,马周微微低头,摇了摇手,谦逊地说道。
“殿下谬赞了。臣只是略作思考,实不敢当如此赞誉。不过,臣确实有一些浅见,虽未必周全,但或许可作为一个思路。”
李恪闻言,顿时坐直了身体,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朝着马周接着说道。
通过你刚才的那段话,我已经隐约猜到是哪股势力。
开会开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也有累了,不如我俩给大家捣鼓点乐子。
我们俩同时将这股势力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看看本王想到的是否与马长史一致。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原本有些沉重的气氛也为之一缓。
马周闻言李恪的建议,又看到一旁众人期待的表情,顿时也来了兴趣。
露出一抹微笑,微微颔首道:“既然殿下有此雅兴,属下自当奉陪。”
说罢,马周与李恪各自取来纸笔,神色专注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心中所想的势力名称。
其余众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的动作。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霎时间,只能听到毛笔的笔毫划动纸张的声音。
片刻后,写完字的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同将纸张翻面展示给众人。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两张纸上都赫然写着 “河北氏族”四个大字。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