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母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的灾民,非但没有了生活来源,就连之前欠下的酬劳,也无钱支付。

    这一下子,就引发了骚乱。

    一些早已就对这次赈灾不满的灾民,当天晚上就报复性的纵火,烧死了数十位陷入沉睡的灾民。

    要不是被巡街的武侯发现的及时,火势恐怕会进一步蔓延,造成更加惨重的后果。

    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赈灾失败。

    李世民也不得不挪用征讨大军的军粮,以此来平复那些愤怒而绝望的灾民情绪。

    赈灾失败之后,魏王李泰被李世民勒令闭门思过,好好反思。

    半年之内,不得出宫半步。

    这里就不得不说,相比较李承乾中规中矩的赈灾。

    魏王李泰的赈灾,就更显的书生意气,或者说急功近利一些。

    他一心想要在这场赈灾中崭露头角,赢得李世民的赞赏和更多的权力支持,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和长远规划。

    他在赈灾过程中,就追寻三个要求,速度、效果,收获。

    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后续。

    李泰在开展各种救济行动时,先是大张旗鼓的摆开架势。

    见到灾民来领取救济物资时,不考虑实际需求和人员的甄别,只是一味地发放。

    虽说留了个心眼,根据户籍发放。

    但也有很多并非真正受灾的人也混入其中,大肆领取物资。

    导致资源很快就出现了短缺。

    而且,李泰在管理方面也较为混乱,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一些不良官员和商人趁机中饱私囊,进一步加剧了赈灾的困难。

    在李泰被紧急召回后,太子李承乾的赈灾行动,也被李世民紧急叫停。

    只不过碍于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李世民并未大肆地斥责他。

    见他在办理实事上,还缺乏足够的历练和决断力。

    于是将他叫回宫中,派遣一些经验丰富的大臣去教导李承乾,引导他在处理事务中学会权衡利弊、统筹全局。

    就连房玄龄和魏征也被李世民吩咐,空闲的时候,教导教导太子。

    今天上午,被大儒张玄素灌输了一脑子之乎者也,脑子嗡嗡的也就罢了。

    在与老师于志宁复盘这次救灾行动时,还被好好训斥了一番。

    太子殿下,这次赈灾,该犯得不该犯的错误,你都犯了一个遍。

    您且看燕王李恪。他在处理这类事务时,总是谋定而后动,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既不冒进求速,也不拖沓误事。在赈灾一事上,合理调配资源,严格监督执行,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用到实处。

    见到好的办法,即使被那些好事者辱骂,也果断采用。

    而殿下您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议论,以至于在行事时束手束脚。您身为太子,当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更坚定的信念。不能因害怕被人说三道四就放弃正确的决策。

    此次赈灾失败,您当深刻反思,摒弃这些不必要的顾虑。若您一直如此,将来如何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陛下对您寄予厚望,为您配置诸多贤能之臣辅助,您当放下身段,虚心学习,从此次赈灾失败中汲取教训,勇敢地借鉴他人成功之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事方式和决策能力。

    只有这样,您才能在未来成为一位让百姓爱戴、让群臣信服的贤明之主。”

    于志宁言辞恳切,目光紧紧盯着李承乾,期望他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只不过,很显然正在气头上的李承乾,又正值叛逆期。

    非但没有觉得于志宁是为他好,还认为于志宁是借助燕王李恪羞辱他。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摆脱了说教。

    吃完饭之后,习惯午睡一会的他,是越想越生气。

    又因为天气炎热,导致心情越发烦躁的他,听到那喋喋不休的蝉鸣之后。

    再也无法压制住心中的怒火。

    猛地站起身来,大踏步走到窗前,对着窗外的蝉鸣发出了怒吼。

    太子李承乾突如其来的怒火,将正在走廊中纳凉的宫女内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李承乾述求的那些宫女和内侍,顿时惊慌失措的拿着竹杆等工具,驱赶那些恼人的知了。

    殿内,李承乾依旧阴沉着脸,看着那些慌乱地四处寻找蝉声来源的宫女内侍们,心中的烦躁并未减少半分。

    此时,李承乾的贴身内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轻声说道。

    “太子殿下息怒,这蝉鸣本是夏日常事,莫要为此气坏了身子。”

    李承乾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道:“常事?本宫如今满心烦躁,这蝉鸣声声刺耳,如何能忍?”

    太监连忙跪下,惶恐地说道:“殿下息怒,小的们这就尽快将蝉声驱尽。”

    只不过,还没过多久,又李承乾的耳边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承乾眉头紧皱,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