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安巧的原生家庭(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巧的爹爹于心不忍,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两点要求。

    那老郎中哪有不应的?

    这些事他一早就打听清楚了,他今日带女儿过来只是为了求一个心软。

    再说了,若不是老郎中的话,安巧的爹爹大概也活不了那么长的日子。

    他身上有旧疾,是那种所谓的富贵病,得花大量的时间和价格不菲的药去养。

    老郎中也是掐准了这一点,笃定了安桥的爹爹不是个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人。

    若是安巧的爹爹愿意,明日便是个好日子,适合婚嫁。

    他还愿意将镇上的铺子给安巧的爹爹,只希望他可以保护自己的女儿,不说衣食无忧,起码不要饿死,冻死。

    最终,安巧的爹爹答应了。

    那安巧的后娘也答应了。

    就这么相安无事过了将近半年,老郎中走了,安巧的后娘也怀上了孩子。

    一时之间,家里热闹的不行。

    可没有意外的,安巧的爹爹还是对安巧很好,好过了亲生的孩子。

    原本答应好好的后娘,突然间就因为怀上了孩子和老父亲走了,就觉着安巧的爹爹很是不公平。

    家里边又开始了争斗,安巧的爹爹重承诺,原本答应了老郎中的他就会做到。

    随着孩子的出生,这种情况缓解了不少,起码镇上的人也不再听说什么风言风语了。

    生了一个男孩,从小便是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往东他不敢往西的那种,就是生怕爹爹罚。

    就算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现在若到他们镇上打听,还是可以听到当年的一些流言蜚语。

    说新生的弟弟在家里活的像个下人,倒是那家的姐姐,生的粉雕玉琢也就算了,只要是她能学的,琴棋书画都让她去学了。

    安巧的爹爹早出晚归的打猎就是为了供着她,要不是书院里不收女弟子,估计安巧小时候都会被送到书院里去。

    就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安巧,从小就金尊玉贵,养尊处优。

    可谁知,好景不长。

    安巧十岁那年,爹爹的旧疾复发了,一时之间家里的生路来源少了一大半,打猎的日子变少了,安巧也不得不停下了很多的课。

    可还是没有办法,老郎中没了,当时每次都是老郎中帮着安巧的爹爹看的病,这日子久了,便越拖越难了。

    眼见着回天无力,安巧的爹爹又不愿意委屈的女儿,在一次下山途中,旧疾复发,差点就没回来。

    回来后,就整日躺在床上,逐渐也不能动弹了。

    也就是这一年,安巧的后娘找准了时机,把安巧卖了,镇上很多人都知道,那后娘怕是恨死了安巧。

    没过多久,安巧的爹爹便死了。

    ……

    大概也因为这些事,安巧出宫后,也没有再回家了。

    顾青云打听这些事情时还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只因为他想多了解一些。

    可关于安巧的亲生母亲是谁?却好像完全打听不到了。

    侯爷在一边听着顾青云的碎碎念,瞳孔缩了又缩,这就奇怪了,为何对一个小姑娘这么偏心呢,这丫头的母亲又是谁呢?

    要让她过上好日子,或许她的母亲原本也是不错的人家吧。

    “这怎么听都有些怪异。”侯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内心已经有一些波澜了。

    “对呀,我也觉得有些怪异,怪异到好像这一切都不该发生似的。”

    查案办案,讲究的就是将很多看似不规则的形状拼在一起,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可关于这件事,思来想去也觉得没有个定论,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哪里奇怪。

    侯爷又钓上了一条鱼,他一边将鱼放到桶里,一边不经意的问,“这安小娘子的老家是哪里的?”

    “黔陵水后面的一个镇上,去那镇上要翻过不少高山。”顾青云当时派人去,人也是一个半月才回来的。

    侯爷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当年自己手下的仆从带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女儿,一路往南逃,后来他再去找寻踪迹的时候,线索也就断在了离黔陵水不远处的一座山下。

    “你说这安小娘子,会不会根本就不是他的孩子?”侯爷又抛下一杆,面上仍然是不见任何的情绪。

    “不是他的孩子,为何对她这么好?这不太合理吧,总觉得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否则不说偏心,起码后头生的孩子也应该有这样的待遇才对。”顾青云想起自己的家族,想起了很多不同的家族。

    虽然说嫡庶尊卑,可真正看中这些的家族,也不会短了庶子庶女的吃穿。

    “他对他儿子怎么样?”侯爷跟查案似的,一问一答。

    “他对他儿子大概也是好的,小小年纪便送去开蒙上学了。就是因为要养着两个孩子,才加重了养家的负担,不眠不休的去打猎,旧疾才复发的越来越严重。”顾青云想了想,他派去打听的人是这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