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春秋》有这句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簿一脸慌张:“丞相岂可论罪!”】

    【曹操仰起头:“我知法犯法,如不治罪,将何以服众?”】

    【说罢,曹操拔出佩剑。】

    【随行士兵将领都看向曹操,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曹操将剑架在自己脖子上,作自刎状。】

    【此时的曹操,早已自封丞相。】

    【随行将领见状,慌忙跑向曹操:“丞相,丞相!”】

    【“诸位休动!”众将无奈,只得停在原地。】

    【“勿犯我令!”曹操看向郭嘉,像是在等待他说些什么。】

    弹幕:

    ——“小兵:这么说你很勇咯。”

    ——“小兵:卧槽,精彩。”

    ——“小兵:头一次看见杀丞相的,别挡我。”

    ——“曹操此刻心里肯定慌得一批。”

    ——“曹操:嘉嘉救我。”

    ——“奉孝:老板你等着,我马上编个理由出来。”

    ——“曹操:快给台阶,要不我就真寄了。”

    【郭嘉见状,拱手跪了下来:“丞相,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以尊。”】

    【“丞相统帅大军,岂可自戕!”】

    【众将士见状,立刻跟随郭嘉的步伐,跪地请求曹操不要自戕。】

    【曹操举着脖子上剑:“既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我姑且免死。”】

    ——“曹老板,请开始你的表演。”

    ——“冷知识:《春秋》没这句话,鲁迅也没说过。”

    ——“哈哈哈哈哈哈。”

    ——“曹老板:什么?春秋没有?赶紧给我加上去!”

    ——“《姑且》。”

    ——“春秋:这锅我不背。”

    ——“春秋最终解释权,归曹操所有。”

    【虽然说了姑且免死,但曹操并没有立刻回到队伍中。】

    【他当着众将士的面,将一缕头发散了下来。】

    【曹操举起宝剑对准这一缕发丝:“然军令如山,我死罪虽免,亦当割发代首。”】

    【说罢,曹操割下一缕头发,权当以正典刑。】

    场外,撒呗宁看到曹操用这个办法化解危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啊?这也行?”

    “曹操未免也太双标了吧。”

    “给王垕随便安上一个罪名,就要砍头。”

    “他自己真的犯罪了,却割发代首?”

    “那他怎么不让王垕割发代首啊?”

    嘉宾席上,顾长庚笑着解释道。

    “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曹操是有点耍滑头的。”

    “但是古代传统礼法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那个时代其实割发代首是很重的。”

    “所以曹操在这里割发,对大家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至于说起前文的王垕,我倒是想说几句。”

    “苏辰在这个英雄满地的小说里,写了王垕这么一个小人物,这个构思实在是精巧。”

    “王垕这个小人物,在这篇小说中一闪而过,像众多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数量庞大的失语者一样,勤恳劳碌,逆来顺受,忽被鞭向左,忽被笞向右。”

    “说实在的,我有点我不忍看王垕的这段故事,忠心耿耿侍奉曹操被出卖,听命行事小斛分粮背黑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被军士冤枉偷粮。”

    “曹操借头那一刻,我难以想象他有多么地绝望。”

    “悲怨中一句我实无罪的争辩,刚说出口就被曹操用妻儿威胁噎回了肚子。”

    “一滴热泪淌下,王垕转身走出帐门,为了保全妻儿咽下委屈,拱手一句王垕告辞了,坦然赴死。”

    “弄潮儿曹操,被牺牲的王垕,被愚弄的军士,匡扶汉室的谎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

    “历史轮转,曹操,缺粮,小斛,王垕,军士,换皮不换骨,换汤不换药。”

    “时也,命也,运也,非普通人之所能也。”

    “虽然全篇写了这么多‘英雄’,但王垕这样的小人物,才最令我动容。”

    “感谢苏辰,在满是英雄的书卷里,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不易。“

    “这样的作品,称得上伟大。”

    直播间的观众们,被顾长庚一番话说得动容。

    ——“看到王垕就想起了我自己,苏辰笔下的那些英雄,自然波澜壮阔。但更多的,是像王垕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在单位,在公司,不就是一个个王垕吗?兢兢业业为领导办事,为公司付出,但领导要出卖你的时候,公司要开除你的时候,从来不会和你商量。”

    ——“苏辰在以‘英雄’为主题的赛场上,能写出王垕这样的小人物,这实在令人动容。他就不怕写偏题,被观众们给低分吗?”

    ——“就像陈亦迅那首歌里唱的那样,谁说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