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荆棘之路(2/3)
官道的修建中。虽然每日劳作辛苦,但他却充满了干劲,因为他知道,这条官道修成后,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更能为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带来新的生机。
“周大哥,你说这官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啊?”李乞丐望着远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快了,快了。”周工匠是一位老石匠,经验丰富,手艺精湛,他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新砌的石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咱们这条官道可是用最好的石料铺的,比以前的那些土路强多了。等路修好了,咱们就能去更远的地方做工,赚更多的钱了。”
“是啊,到时候我就能攒够钱,把老娘接到城里享福了。”李乞丐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很快便发现,修路的材料越来越少,工程进度也越来越慢。
“怎么回事?怎么又没石头了?”李乞丐看着空荡荡的材料堆放处,眉头紧锁。
“别提了,听说是从邻县调拨的石料被扣下了。”周工匠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缺这缺那的,这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李乞丐和周工匠的遭遇并非个例,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地方官员的消极怠工,向丁的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
消息传回皇宫,向丁立刻召集大臣召开紧急会议。
“诸位爱卿,新政推行受阻,各地问题层出不穷,你们有何良策?”向丁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问道。
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严惩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一位御史出列,义愤填膺地说道。
“不可!地方官员责任重大,若是一味打压,恐寒了他们的心,不利于新政的推行。”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是好?”
“微臣以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新政的好处,让他们自发地支持新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向丁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乱糟糟的争吵声,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新政推行遇到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他绝不会轻言放弃。
会议结束后,向丁一脸疲惫地回到寝宫。丁瑶见他脸色不好,关切地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唉……”向丁叹了口气,“新政推行受阻,各地问题不断,朕……”
“陛下莫要心急,慢慢来,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丁瑶柔声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向丁握着丁瑶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疲惫。
夜色深沉,皇宫的花园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虫鸣偶尔打破寂静。向丁和丁瑶并肩走在花园的小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彼此感受着对方的温度和心跳。
“瑶儿……”良久,向丁终于打破了沉默,“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丁瑶停下了脚步,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一抹担忧。她明白向丁此刻内心的煎熬,新政的推行比他们预想的要艰难得多,阻力来自四面八方,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紧紧束缚。
“陛下,”丁瑶轻轻握住向丁的手,她的手温暖而坚定,“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这个国家能够早日摆脱困境。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我们不能退缩,也不能怀疑自己。”
向丁看着丁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丁瑶都会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我只是……”向丁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烦躁,“我只是担心,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最终却无法改变什么。”
“陛下,您还记得我们当初来这里的初衷吗?”丁瑶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却怀着同样的理想,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我记得。”向丁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我记得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也记得我们肩负的责任。”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坚持下去,”丁瑶指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你看,即使是微弱的星光,也能照亮夜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像这星光一样,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改变这个时代。”
向丁沉默了,他望着漫天的繁星,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知道,丁瑶的话语并非空洞的安慰,而是发自内心的信念。
“瑶儿,你说得对,”向丁握紧了丁瑶的手,“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会尽快想出解决办法,让新政顺利推行下去。”
两人继续在花园中漫步,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向丁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日朝堂上的争论,以及各地官员汇报上来的种种问题。他知道,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
“周大哥,你说这官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啊?”李乞丐望着远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快了,快了。”周工匠是一位老石匠,经验丰富,手艺精湛,他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新砌的石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咱们这条官道可是用最好的石料铺的,比以前的那些土路强多了。等路修好了,咱们就能去更远的地方做工,赚更多的钱了。”
“是啊,到时候我就能攒够钱,把老娘接到城里享福了。”李乞丐说着,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很快便发现,修路的材料越来越少,工程进度也越来越慢。
“怎么回事?怎么又没石头了?”李乞丐看着空荡荡的材料堆放处,眉头紧锁。
“别提了,听说是从邻县调拨的石料被扣下了。”周工匠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这段时间,总是缺这缺那的,这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好。”
李乞丐和周工匠的遭遇并非个例,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地方官员的消极怠工,向丁的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力。
消息传回皇宫,向丁立刻召集大臣召开紧急会议。
“诸位爱卿,新政推行受阻,各地问题层出不穷,你们有何良策?”向丁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问道。
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严惩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杀鸡儆猴,以儆效尤!”一位御史出列,义愤填膺地说道。
“不可!地方官员责任重大,若是一味打压,恐寒了他们的心,不利于新政的推行。”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那依大人之见,该如何是好?”
“微臣以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了解新政的好处,让他们自发地支持新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向丁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乱糟糟的争吵声,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新政推行遇到的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他绝不会轻言放弃。
会议结束后,向丁一脸疲惫地回到寝宫。丁瑶见他脸色不好,关切地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唉……”向丁叹了口气,“新政推行受阻,各地问题不断,朕……”
“陛下莫要心急,慢慢来,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的。”丁瑶柔声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向丁握着丁瑶的手,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疲惫。
夜色深沉,皇宫的花园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虫鸣偶尔打破寂静。向丁和丁瑶并肩走在花园的小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彼此感受着对方的温度和心跳。
“瑶儿……”良久,向丁终于打破了沉默,“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
丁瑶停下了脚步,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一抹担忧。她明白向丁此刻内心的煎熬,新政的推行比他们预想的要艰难得多,阻力来自四面八方,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紧紧束缚。
“陛下,”丁瑶轻轻握住向丁的手,她的手温暖而坚定,“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这个国家能够早日摆脱困境。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我们不能退缩,也不能怀疑自己。”
向丁看着丁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丁瑶都会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我只是……”向丁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内心的烦躁,“我只是担心,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最终却无法改变什么。”
“陛下,您还记得我们当初来这里的初衷吗?”丁瑶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却怀着同样的理想,我们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我记得。”向丁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我记得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也记得我们肩负的责任。”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坚持下去,”丁瑶指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你看,即使是微弱的星光,也能照亮夜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像这星光一样,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改变这个时代。”
向丁沉默了,他望着漫天的繁星,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知道,丁瑶的话语并非空洞的安慰,而是发自内心的信念。
“瑶儿,你说得对,”向丁握紧了丁瑶的手,“我们不能放弃,也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会尽快想出解决办法,让新政顺利推行下去。”
两人继续在花园中漫步,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向丁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日朝堂上的争论,以及各地官员汇报上来的种种问题。他知道,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