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邯郸(2/2)
2年各类公路又增至600多条,总长接近5000公里。日寇在主观上企图通过加强交通建设来保证其对冀南地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但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强了邯郸的交通中心地位,促进了冀南地区的经济流通。
冀南商业中心的形成
在日伪统治时期,邯郸一带的煤、铁、棉、粮等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遭到掠夺,而且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摧残,使邯郸的经济完全趋于殖民地化。所谓的“建设大邯郸计划”,目的是掠夺邯郸一带的战略资源,所以把峰峰、武安一带的自然资源区直接纳入到以邯郸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之内。
倭寇武装占领了峰峰煤矿,并以“受托运营”为名,对这一带的煤炭资源实施大规模的掠夺性开采,每年掠夺煤炭不下30万吨,并对这一带的民间小煤窑也严加控制,实行“军管理”经营。与此同时,倭寇对武安一带的铁矿也进行勘探与开采,掠走大量富矿石。同时开始兴办电力,在城西侧沁河边安装了一台320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成立了“邯郸县电灯公司”,这也是邯郸城首次兴办电力。同时,日伪还在峰峰的纸坊村安装了一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以保证煤炭的大规模开采用电。
倭寇在占领邯郸期间,邯郸的民族工业备受摧残。倭寇将邯郸面粉厂收归军用,改称“邯郸县军管理制粉厂”,后又改名“倭华制粉株式会社”,所产面粉全供军用。在邯郸城内,还开办有1家酒精厂和1家电锯厂,酒厂由原来的7家增至10家,木工业由3户增至11户,铁工厂也增加到了5家,还有7家制镜作坊,6家螺丝作坊和7家酱菜厂以及分布在乡村的一些手工作坊,主要是染坊、榨油、柳编、石器等传统式的手工业。据不完全统计,在1931年,邯郸的工业、手工业共146户(市区有98户),到1938年又增到271户。但是,由于倭寇对棉花的掠夺和倾销“洋布”,使邯郸的纺织业和榨油业很快便走向破产,皮革业也因敌伪的“组合”垄断统治而垮台。由于许多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不仅得不到发展,邯郸城内每年工业的总产值仅徘徊在200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倭寇的侵略与掠夺,是导致邯郸经济畸形发展的根本原因。
倭寇通过操纵邯郸市场而大量掠夺战略物资,在建立棉花、煤炭、粮食、油业等各种组合机构垄断市场的同时,对金融业也实行了“军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统治。倭寇设立了朝鲜银行邯郸分行,代理倭寇银行业务职能,支持各洋行的流通资金。同时,允许河北银行继续开业,只接受华夏联合准备银行的管理,为商业开办少量放款业务。除此之外,倭寇政权还批准盛源、裕丰、天昌、华兴、万昌等5户私营银号经营汇兑,这对稳定市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冀南商业中心的形成
在日伪统治时期,邯郸一带的煤、铁、棉、粮等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遭到掠夺,而且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摧残,使邯郸的经济完全趋于殖民地化。所谓的“建设大邯郸计划”,目的是掠夺邯郸一带的战略资源,所以把峰峰、武安一带的自然资源区直接纳入到以邯郸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之内。
倭寇武装占领了峰峰煤矿,并以“受托运营”为名,对这一带的煤炭资源实施大规模的掠夺性开采,每年掠夺煤炭不下30万吨,并对这一带的民间小煤窑也严加控制,实行“军管理”经营。与此同时,倭寇对武安一带的铁矿也进行勘探与开采,掠走大量富矿石。同时开始兴办电力,在城西侧沁河边安装了一台320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成立了“邯郸县电灯公司”,这也是邯郸城首次兴办电力。同时,日伪还在峰峰的纸坊村安装了一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以保证煤炭的大规模开采用电。
倭寇在占领邯郸期间,邯郸的民族工业备受摧残。倭寇将邯郸面粉厂收归军用,改称“邯郸县军管理制粉厂”,后又改名“倭华制粉株式会社”,所产面粉全供军用。在邯郸城内,还开办有1家酒精厂和1家电锯厂,酒厂由原来的7家增至10家,木工业由3户增至11户,铁工厂也增加到了5家,还有7家制镜作坊,6家螺丝作坊和7家酱菜厂以及分布在乡村的一些手工作坊,主要是染坊、榨油、柳编、石器等传统式的手工业。据不完全统计,在1931年,邯郸的工业、手工业共146户(市区有98户),到1938年又增到271户。但是,由于倭寇对棉花的掠夺和倾销“洋布”,使邯郸的纺织业和榨油业很快便走向破产,皮革业也因敌伪的“组合”垄断统治而垮台。由于许多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不仅得不到发展,邯郸城内每年工业的总产值仅徘徊在200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倭寇的侵略与掠夺,是导致邯郸经济畸形发展的根本原因。
倭寇通过操纵邯郸市场而大量掠夺战略物资,在建立棉花、煤炭、粮食、油业等各种组合机构垄断市场的同时,对金融业也实行了“军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统治。倭寇设立了朝鲜银行邯郸分行,代理倭寇银行业务职能,支持各洋行的流通资金。同时,允许河北银行继续开业,只接受华夏联合准备银行的管理,为商业开办少量放款业务。除此之外,倭寇政权还批准盛源、裕丰、天昌、华兴、万昌等5户私营银号经营汇兑,这对稳定市场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