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卖爆了(2/3)
一年的时间,一年后便可以跟突厥进行羊毛的贸易,到时候可以用食盐或者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跟突厥以物易物。”
“其实突厥的问题,还是需要军队去解决,草原广阔,贵族根本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所以此法对于突厥的贵族而言根本没用。加之大唐内有人与突厥勾结,断不断货对于突厥贵族丝毫不受影响。”
李世民闻言,也是认同这样的观点。
这么好的办法不能用在突厥人的身上,真是太可惜了。
看李世民有些失落,李承乾便说道:“父皇其实不必担忧,一旦大唐铁骑拿下突厥,把突厥贵族铲除,儿有信心让突厥人和大唐人融为一体。”
“此话当真?”李世民眼前一亮。
其实李世民对于突厥早已垂涎三尺,甚至也想过突厥百姓的安置,可一直都没有好的办法。
如果拿出来跟大臣们商议,人家恐怕以为他疯了。
强大的突厥还没拿下,就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李世民只能偃旗息鼓,自己默默琢磨。
现在李承乾竟然说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李世民当然是高兴。
“当然。”李承乾自信的回道。
李世民忽然发现自己想多了,连忙苦笑一番。
突厥如此强大,能不能打赢都不知道。
何况历朝历代对于蛮夷也是进行防御,并没有真正的统治过,难度何其之大。
“既然如此。”李世民又想到了粮食的问题,咬了咬牙道:“太子,朕命你必须在三月之内将粮食运抵长安,违令者军法从事。”
“是。”
听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眉飞色舞的拱手承诺道:“父皇放心,或许用不了三月时间。”
此时李承乾内心是想笑的。
因为又逃过了一劫,而且关于粮食他早就做好了应对。
空手套白狼可是他的拿手好戏。
先从江南道、岭南道弄些粮食来,然后再去真蜡、掸国、骠国这三国去谈交易的问题。
毕竟路途遥远,三月谈好是不可能的。
太子这个名头在大唐还好,到了其他地方可就不太好用了,哪怕再小的国家,那也是有脾气的。
就这样,李世民挥挥手,让李承乾离开了。
直到李承乾背影消失,李世民才语气沉重的对张阿难说道:“你也听见了,让房玄龄看看哪里还能调粮食来长安,告诉他最少也要有支撑三个月的粮食。”
“是。”
张阿难回应了一声,就要去办事。
不料被李世民再次叫住:“等等,招魏征来,朕有重要的事情与他商议。”
“是。”张阿难习惯性的回应一声。
等反应过来李世民说什么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魏征?
不是杜如晦?
不是房玄龄?
跟魏征商量重要的事情?
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
张阿难虽然疑惑,但还是去照做了。
当日,长安城便出现了大批的食盐、纸张和书籍。
而且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
百姓们一打听,听说是聚宝盆商行的货,纷纷都跑过去准备买点囤起来。
有一些外来的商户发现了商机,也是趁此机会跟马周套近乎。
上等的雪花食盐,价格卖得还比之前便宜,这些商户也不是眼瞎的。
本打算跟五姓七望进货的那些商户,碍于世家的威严,他们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有钱赚,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大不了偷偷的卖就是了。
甚至有些商户是组团来的,就是怕五姓七望责怪,只能选择拖人下水了。
马周哪见过如此阵仗,聚宝盆商行的铺子也不小,硬生生的被挤得满满当当。
“掌柜的,这盐多少钱。”
“二十文。”马周笑着回应。
“天哪,这么白的盐,只需要二十文?当真?”
马周看说话的是一名农夫,想起自己寒门的身份,说话也是热情了些:“自然是真的,聚宝盆商行向来都是说一是一,绝不会随意的哄抬物价。”
含义便是,聚宝盆商行不是五姓七望那些铺子,动不动就涨价之类的。
农夫看马周这么客气,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连忙笑着道:“我要二十文的。”
说着,他便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钱袋子。
数了又数,才将钱递给马周。
沉甸甸的二十个铜板,马周也是小心翼翼接过来。
知道农户买一次盐不容易,恐怕也是看雪花食盐便宜,不然的话农户家里一般都是用的醋布。
“好嘞,收您二十文。”马周说了一声,立马将盐准备好,递给农夫。
看第一笔生意成了,后面立马成群结队的人涌了上来。
“掌柜的,我也要二十文。”
“其实突厥的问题,还是需要军队去解决,草原广阔,贵族根本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所以此法对于突厥的贵族而言根本没用。加之大唐内有人与突厥勾结,断不断货对于突厥贵族丝毫不受影响。”
李世民闻言,也是认同这样的观点。
这么好的办法不能用在突厥人的身上,真是太可惜了。
看李世民有些失落,李承乾便说道:“父皇其实不必担忧,一旦大唐铁骑拿下突厥,把突厥贵族铲除,儿有信心让突厥人和大唐人融为一体。”
“此话当真?”李世民眼前一亮。
其实李世民对于突厥早已垂涎三尺,甚至也想过突厥百姓的安置,可一直都没有好的办法。
如果拿出来跟大臣们商议,人家恐怕以为他疯了。
强大的突厥还没拿下,就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李世民只能偃旗息鼓,自己默默琢磨。
现在李承乾竟然说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李世民当然是高兴。
“当然。”李承乾自信的回道。
李世民忽然发现自己想多了,连忙苦笑一番。
突厥如此强大,能不能打赢都不知道。
何况历朝历代对于蛮夷也是进行防御,并没有真正的统治过,难度何其之大。
“既然如此。”李世民又想到了粮食的问题,咬了咬牙道:“太子,朕命你必须在三月之内将粮食运抵长安,违令者军法从事。”
“是。”
听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眉飞色舞的拱手承诺道:“父皇放心,或许用不了三月时间。”
此时李承乾内心是想笑的。
因为又逃过了一劫,而且关于粮食他早就做好了应对。
空手套白狼可是他的拿手好戏。
先从江南道、岭南道弄些粮食来,然后再去真蜡、掸国、骠国这三国去谈交易的问题。
毕竟路途遥远,三月谈好是不可能的。
太子这个名头在大唐还好,到了其他地方可就不太好用了,哪怕再小的国家,那也是有脾气的。
就这样,李世民挥挥手,让李承乾离开了。
直到李承乾背影消失,李世民才语气沉重的对张阿难说道:“你也听见了,让房玄龄看看哪里还能调粮食来长安,告诉他最少也要有支撑三个月的粮食。”
“是。”
张阿难回应了一声,就要去办事。
不料被李世民再次叫住:“等等,招魏征来,朕有重要的事情与他商议。”
“是。”张阿难习惯性的回应一声。
等反应过来李世民说什么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魏征?
不是杜如晦?
不是房玄龄?
跟魏征商量重要的事情?
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
张阿难虽然疑惑,但还是去照做了。
当日,长安城便出现了大批的食盐、纸张和书籍。
而且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
百姓们一打听,听说是聚宝盆商行的货,纷纷都跑过去准备买点囤起来。
有一些外来的商户发现了商机,也是趁此机会跟马周套近乎。
上等的雪花食盐,价格卖得还比之前便宜,这些商户也不是眼瞎的。
本打算跟五姓七望进货的那些商户,碍于世家的威严,他们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有钱赚,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大不了偷偷的卖就是了。
甚至有些商户是组团来的,就是怕五姓七望责怪,只能选择拖人下水了。
马周哪见过如此阵仗,聚宝盆商行的铺子也不小,硬生生的被挤得满满当当。
“掌柜的,这盐多少钱。”
“二十文。”马周笑着回应。
“天哪,这么白的盐,只需要二十文?当真?”
马周看说话的是一名农夫,想起自己寒门的身份,说话也是热情了些:“自然是真的,聚宝盆商行向来都是说一是一,绝不会随意的哄抬物价。”
含义便是,聚宝盆商行不是五姓七望那些铺子,动不动就涨价之类的。
农夫看马周这么客气,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连忙笑着道:“我要二十文的。”
说着,他便从兜里掏出了一个钱袋子。
数了又数,才将钱递给马周。
沉甸甸的二十个铜板,马周也是小心翼翼接过来。
知道农户买一次盐不容易,恐怕也是看雪花食盐便宜,不然的话农户家里一般都是用的醋布。
“好嘞,收您二十文。”马周说了一声,立马将盐准备好,递给农夫。
看第一笔生意成了,后面立马成群结队的人涌了上来。
“掌柜的,我也要二十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