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成对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日,容衍还是照常上朝下朝,就是格外留意祝筝的起居,最常问的一个问题便是,“热不热?”

    祝筝知他为什么问这个,因丢了逼真的行骗道具后,未免露出破绽,这几日揣着个枕头不说,衣裳都不敢穿薄了。

    只能满头冒汗地摇头,答一句,“不热,我体寒。”

    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完,祝筝决意不能坐以待毙,计划在容衍不在听箫苑的空档偷回一趟主城去,找黄掌柜补买一个新的。

    本来这项计划早就在祝筝的日程里了,姐姐的肚子已经比她的大了一圈了,换肚子迫在眉睫。

    只是因为容衍似乎对她有身子的事并不是很上心,也许是因为缺女眷,太傅大人对这样的事没概念也没经验,总是时而忘记这个虚假的事实。

    这出戏本就是唱给他看的,听戏的人不较真,是以连带着祝筝也时而糊弄。

    但再糊弄,也不可能用个枕头糊弄过去。

    祝筝觉出事态紧急,趁容衍上朝的功夫,赶早偷溜出去过几回,没想到都撞见了在门口练剑的安逢雪。

    一来二去,就听见容衍在用膳时问了一句,“为什么想出去?”

    祝筝顾左右而言他,只说,“这儿太冷清了,想去热闹的地方逛逛。”

    容衍只“嗯”了一声,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本以为此事没边了,没成想没几日,居然等来了峰回路转。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祝筝坐在凉亭里喂鱼,容衍在她身旁看书,忽然毫无征兆地提了一句,“相思河有花船夜会,想不想去看看?”

    祝筝求之不得,点头如捣蒜地答应了。

    虽然计划里没准备带上容衍,但是没回城区,仍需要解决时机借口马车等等问题,眼下去那个什么什么夜会,就只需解决一个支开容衍的问题就好了。

    有太傅大人经手,什么都不须祝筝操心了,用过晚膳后,两人坐着马车顺顺利利回了城区。

    越是靠近相思河,车窗外的声音就越是热闹。

    相思河是东流江的一条支流,两条分流途径高山低谷,在进入盛京前交汇,横贯主城,离开盛京时又分成了两流。

    一程聚,一程散,像极了人生离合,所以被称为相思河。

    此河寓意深刻,又因水质清澈,流向平和,所以河两岸最常举办集会庆典。

    从前祝府宵禁森严,祝筝只见过白天的相思河,从未见过夜会的热闹,趴在车上应接不暇地看了一路。

    当然,她还记得自己应当还在太妃宫里抄经,万不可招摇过市。

    所以下车前,她拿出特意准备的一个长到脚踝的幕篱带上,粉橙十字花的布料厚实的很,从上到下遮的严严实实,几乎透不出人影。

    祝筝顶着这样一个开口麻袋似的幕篱重新坐好时,对面的容衍静了好一会儿,“你准备这样下去?”

    祝筝点头,又反应过来在罩子里点头他看不见,连忙扒开一道口子,“对啊大人,我可不能给大人添麻烦。”

    没想到这么体恤的想法却没得到容衍认同,他直接伸手欲摘,“不用遮,闷坏了。”

    祝筝却死活不依,“如果不这样,我就不下车了。”

    话出口祝筝便觉出这是一句蠢话,她应该求着容衍带着她去,怎么反倒威胁起他来了。

    容衍果然沉默了会儿,沉默的祝筝心里打鼓时,幕篱挑开一条缝,一只手伸了进来。

    祝筝一愣,“做什么?”

    容衍沉声道,“不牵着,怎么看路?”

    这真是一个顶顶严谨的好问题。

    祝筝拍了一下脑袋,她怎么没想到,这东西遮住了别人的眼,也遮住了自己的眼。

    于是只能让容衍牵着下了车。

    还没站稳,嘈杂的人声便立时间包围了二人。

    马车停在相思河东头,长长的河畔街上全是鳞次栉比的摊位和盛装打扮的人群,祝筝在罩子里头看不清外面,只听出无数人声嗡嗡靠近又走远,像掉进了蜂巢一般。

    手里握着的手变成了她唯一的信标,祝筝无措地抓了抓,容衍似是意会,换了个十指紧扣的姿势抓牢了她。

    天上月明风清,繁星点点,地下玉壶光转,长街漫漫。

    街边到处是舞狮舞龙舞大刀的杂耍,河畔青年男女相携放灯,时有孩童提溜着瓜皮灯乱跑。

    祝筝和容衍本可淹没在这样的人群里,但她这个遮天盖地的长幕篱却有些惹眼。

    惹眼的祝筝并不知道自己惹眼,她小部分时间会撩起一条缝儿偷看几眼外面,大部分时间,就盯着幕篱里牢牢牵着她的这只手。

    容衍步履徐徐,见祝筝好久不说话,温声问道,“不喜欢这儿?还是说这样还不够热闹?”

    祝筝反应过来他在问什么,原来真是因为她那日说想凑热闹才特意安排的这个行程,顿觉出几分心暖和愧疚。

    心暖当然是暖的太傅大人如此心细,连她搪塞的理由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