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组建奇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百里桢失神,韩墨补充道:

    “以望月山为界,汉帝设立了渝州。贾值贾大人已经成为了渝州刺史,掌管渝州大小十六城的军政大权。”

    百里桢:“这怎么可能?贾大人乃贤明之臣,怎么会效力于汉室!”

    韩墨:“临渝百姓民心所向,先生很快就知道了。”

    说话间,两人来到太守府外。韩墨抬手,指向了贴在墙壁上的告示。

    “先生请看,这便是汉朝政令。至于贾大人为何效忠汉帝的原因,想必先生会在告示中找到缘由。”

    韩墨说出的话,听在百里桢耳中,多少有些嘲讽之意。

    不过此时他并没有心思计较这些,眼皮翻起,双眼看向墙上张贴的告示。

    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百里桢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先生?”

    在韩墨的呼唤声中,只听他口中幽幽叹出口气。

    “唉!老夫错了!”

    短短几个字,在韩墨耳中,却是极其复杂的一句话。语气中透露着一股忧伤,惆怅,甚至还有些许欣慰。

    面前张贴的告示,寥寥数百字,一字一句,宛如一根针,深深刺入百里桢内心深处。

    他所想到的,所憧憬的,甚至连他想都不敢想的,都在这一纸告示上。落款处的朱红玉玺印章,更是给他当头一棒!

    此刻在百里桢眼中,看到的并不止一纸告示,而是一幅太平盛世。

    现在想想秦狄的那番怒斥,真可谓是字字诛心,可杀人于无形。

    “明君诛心,亦杀人!”

    百里桢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整个人的精神,也开始变得萎靡。

    一炷香后,在卫士的陪同下,两人再次回到屋内,出现在秦狄面前。

    进入屋内的百里桢,见到秦狄后,当即跪倒在地,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面对百里桢的情绪变化,秦狄视而不见。

    “府外张贴的告示,可曾看清?”

    “启奏陛下,看的清清楚楚。”

    见百里桢发愣,韩墨上前,代替百里桢做出了回答。

    “百里先生以为大汉的政令如何?与越国政令相比,可有那些不足之处?”

    皇帝口中一句百里先生,令百里桢脸上闪过苦涩,他又岂能不知,这是大汉皇帝故意在刁难自己。

    毕竟是自己失礼在先,现在让人挖苦几句,也算人之常情。

    “大汉君主圣明,越国现有政令,自是无法与汉朝政令相比。草民口出狂言,冒犯君主,甘愿领罪。”

    见百里桢的开始服软,秦狄倒也没想继续为难于他。端起面前茶杯,轻抿一口。

    “你还是越国人,对朕抱有成见,不足为奇。放心吧,朕不会因此就怪罪于你。”

    皇帝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百里桢叩首道:“若君主不弃,草民愿为君主分忧,协助君主治理宛城。”

    秦狄眼神在他身上扫过,缓言道:

    “你能够想通,朕很欣慰,不过想要造福宛城百姓,你还需改入汉籍。朕的身边,不可能会留有越国人。”

    时至此刻,百里桢终于明白了贾值为何会效忠汉室皇权。贾值确实是一位心怀百姓的好官,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现在百里桢的处境,与贾值如出一辙。想要有所建树,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已经无路可退。

    短暂沉吟后,只听他开口言道:“为求宛城百姓稳固,草民愿归顺大汉。”

    见他这样说,秦狄也知道,面前之人,只是想在人前挽回些颜面。既然如此,成全他便是。

    “百里先生快快请起。朕断言,有先生相助,宛城百姓,定可无恙。”

    说话间,秦狄甚至亲自附身,将他搀扶起来。

    “朕到宛城这几日,已经堆积了不少政务。今夜百里先生就辛苦些,替朕处理,如何?”

    “承蒙陛下不弃,百里桢自当全力应对。”

    “韩墨,你可先回家安顿一番,尔后便回到太守府,协同百里先生处理城内琐事。”

    “草民遵旨。”

    安排好这些,在秦狄的示意下,有卫士将两人带离。

    “朕倒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大能耐。”

    听到皇帝低语,范老缓缓开口。

    “陛下,为何如此谦逊对待百里桢,老奴见他心高气傲,也不过是一腐朽之人。”

    面对范老的疑惑,秦狄嘴角闪露笑意。

    “这样的人,要么是大才,要么是废物。朕倒是希望百里桢是大才,沙哲大军将至,宛城现在急缺主政官员。”

    今日之举,秦狄实属无奈。百里桢的言谈举止,确实展露着某些才能。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固执己见。一旦将这种人驯服,其忠心毋庸置疑,就像魏征一样。

    正是因为这一点,秦狄才会耐着心性,与他辩论一番。

    想到魏征,秦狄的思绪不由的飞向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