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皇帝远虑(2/3)
一路无话,半个时辰后,天光大亮,秦狄一行终于抵达回梁城。
平定沙云傲,秦狄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床上,却无心睡眠。
脑子里极力回忆着前世各朝各代的发展,想寻求出一条治国的万全之策。
思来想去,困意全无。
命人找来一份地图,平铺在桌上,秦狄仔细端详起来。
“陛下,张大人以及三位将军回城了,是否召见。”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将自己关在屋内,仔细研究着两地之间的地形地势。直到午时过后,范老缓缓推门而入。
“让他们进来吧!”
口中低语一声,目光看向门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
“参见陛下。”
四人迈步来到屋内,行君臣之礼。
“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大军已经返回梁城,三万战俘暂时扎营在城外十里之处,如何安置,等待陛下圣裁。”
张琛上前一步,嘴里的话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对于三万战俘的处置,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说话间,秦狄看向三位主将。
三人对视一眼,就见何奎上前一步,直言道:“末将以为,可将这些人拆分,分别安插在各营内。”
“末将附议,此举可有效避免这些战俘再次聚集,防患于未然。”
听着两人的回答,秦狄的目光看向莫厝,眉头轻挑。
“莫厝,你可有不同意见?”
见皇帝询问自己,莫厝上前一步。
“陛下说如何处置,末将照做就是。若是末将能做主,将他们全都宰了最好。”
“既然已经招降,就不必再说这种话。”
秦狄冷眼在三人脸上扫过,继续言道:“梁城虽然归于大汉,但越国境内依旧有诸多不稳定因素。故此,朕决定兵分三路,”
闻言,三人一愣。
杨世荣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虽说沙哲旧部会有负隅顽抗之辈,但越国溃败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兵分三路对付他们,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之意。”
杨世荣的意思,秦狄自然知道,他是想说劳师动众,浪费资源。皇帝面前,这种话自然不能直说,只能委婉的表达其中意思。
“区区一个越国,自然不值得朕劳师动众。”
秦狄话音刚落,就见莫厝双眼微微圆睁,惊呼道:“陛下是要征讨荆州?”
秦狄:“莫爱卿说的没错,朕正有此意。不仅是荆州秦浩,滨州丰炎的封地,朕也要一并收回。滨州王丰炎依附秦浩,出兵幽州,已是谋逆之罪。朕,要灭他满门。”
莫厝:“启奏陛下,臣莫厝请命,率军北上,平息叛乱。”
他的话一出口,杨世荣与何奎两人也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不甘落后,纷纷上前请命。
“何奎,朕命你统帅十万大军,南下征讨沙云傲旧部,梁城以内,无论城池大小,要么纳入大汉版图,要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末将领命。”
何奎领旨,闪退一旁。
“杨世荣,朕命你率领十万大军。由梁城出发,一路北上,入滨州,收复失地。途经之地,拒降大汉者,杀无赦。”
“末将领命。”
杨世荣领旨后,闪退一旁。
“莫厝,命你统十五万大军,由梁城出发,直入荆州,配合狄青,先行剿灭李庆所率大军。而后再挥师南下,清剿荆州的乱臣贼子。”
“大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按照朕的部署,分头行动。”
“末将领命。”
说完这些,秦狄看向张琛。
“朕决定将梁城改为梁都,将其设立为我大汉的第二国都,你以为为何?”
“国...国都...第二国都?”
皇帝的话,属实令张琛大吃一惊。不仅是他,三位将军以及服侍在侧的范老也是满脸错愕。
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只有一个国都。除非这个国家遭遇战乱,君主逃亡,才可能设立第二个国都。再有一种可能,便是经历某种天灾,形势所迫,迁都他处。
“朕今日仔细研究了越国的地势以及疆域分布,梁城与京都之间的距离太远。我大汉多以山川地势为主,越国却以平原为主。”
“可利用地势的优势,将这片区域重点发展农业。最多两年,这里便会成为我大汉最大的粮仓。”
“吾皇圣明,臣以为此举确实可行,且沿途所见之土地肥沃。不过第二国都的事情,是不是再细细斟酌一番?”
张琛试探性的语气,心中也很清楚,面前的皇帝虽然年轻,却极有主见。
果然,他的提议,被秦狄直接否决。
“斟酌?哼,大汉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本应为列国之首,如今连偏安一隅的小国都敢觊觎。百姓食不
平定沙云傲,秦狄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床上,却无心睡眠。
脑子里极力回忆着前世各朝各代的发展,想寻求出一条治国的万全之策。
思来想去,困意全无。
命人找来一份地图,平铺在桌上,秦狄仔细端详起来。
“陛下,张大人以及三位将军回城了,是否召见。”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将自己关在屋内,仔细研究着两地之间的地形地势。直到午时过后,范老缓缓推门而入。
“让他们进来吧!”
口中低语一声,目光看向门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
“参见陛下。”
四人迈步来到屋内,行君臣之礼。
“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大军已经返回梁城,三万战俘暂时扎营在城外十里之处,如何安置,等待陛下圣裁。”
张琛上前一步,嘴里的话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对于三万战俘的处置,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说话间,秦狄看向三位主将。
三人对视一眼,就见何奎上前一步,直言道:“末将以为,可将这些人拆分,分别安插在各营内。”
“末将附议,此举可有效避免这些战俘再次聚集,防患于未然。”
听着两人的回答,秦狄的目光看向莫厝,眉头轻挑。
“莫厝,你可有不同意见?”
见皇帝询问自己,莫厝上前一步。
“陛下说如何处置,末将照做就是。若是末将能做主,将他们全都宰了最好。”
“既然已经招降,就不必再说这种话。”
秦狄冷眼在三人脸上扫过,继续言道:“梁城虽然归于大汉,但越国境内依旧有诸多不稳定因素。故此,朕决定兵分三路,”
闻言,三人一愣。
杨世荣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虽说沙哲旧部会有负隅顽抗之辈,但越国溃败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兵分三路对付他们,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之意。”
杨世荣的意思,秦狄自然知道,他是想说劳师动众,浪费资源。皇帝面前,这种话自然不能直说,只能委婉的表达其中意思。
“区区一个越国,自然不值得朕劳师动众。”
秦狄话音刚落,就见莫厝双眼微微圆睁,惊呼道:“陛下是要征讨荆州?”
秦狄:“莫爱卿说的没错,朕正有此意。不仅是荆州秦浩,滨州丰炎的封地,朕也要一并收回。滨州王丰炎依附秦浩,出兵幽州,已是谋逆之罪。朕,要灭他满门。”
莫厝:“启奏陛下,臣莫厝请命,率军北上,平息叛乱。”
他的话一出口,杨世荣与何奎两人也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不甘落后,纷纷上前请命。
“何奎,朕命你统帅十万大军,南下征讨沙云傲旧部,梁城以内,无论城池大小,要么纳入大汉版图,要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末将领命。”
何奎领旨,闪退一旁。
“杨世荣,朕命你率领十万大军。由梁城出发,一路北上,入滨州,收复失地。途经之地,拒降大汉者,杀无赦。”
“末将领命。”
杨世荣领旨后,闪退一旁。
“莫厝,命你统十五万大军,由梁城出发,直入荆州,配合狄青,先行剿灭李庆所率大军。而后再挥师南下,清剿荆州的乱臣贼子。”
“大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按照朕的部署,分头行动。”
“末将领命。”
说完这些,秦狄看向张琛。
“朕决定将梁城改为梁都,将其设立为我大汉的第二国都,你以为为何?”
“国...国都...第二国都?”
皇帝的话,属实令张琛大吃一惊。不仅是他,三位将军以及服侍在侧的范老也是满脸错愕。
自古以来,每个国家都只有一个国都。除非这个国家遭遇战乱,君主逃亡,才可能设立第二个国都。再有一种可能,便是经历某种天灾,形势所迫,迁都他处。
“朕今日仔细研究了越国的地势以及疆域分布,梁城与京都之间的距离太远。我大汉多以山川地势为主,越国却以平原为主。”
“可利用地势的优势,将这片区域重点发展农业。最多两年,这里便会成为我大汉最大的粮仓。”
“吾皇圣明,臣以为此举确实可行,且沿途所见之土地肥沃。不过第二国都的事情,是不是再细细斟酌一番?”
张琛试探性的语气,心中也很清楚,面前的皇帝虽然年轻,却极有主见。
果然,他的提议,被秦狄直接否决。
“斟酌?哼,大汉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本应为列国之首,如今连偏安一隅的小国都敢觊觎。百姓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