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重返梁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运河上航行十几日,一行人终于抵达到行峪关附近。

    运河距离行峪关仅有五里之遥,他们抵达时,行峪关的守将已经派兵将这里保护了起来,十几辆马车在旁等候。

    皇帝乘坐的龙舟缓缓停留在渡口,守将带着麾下部分将士快步迎上前去。

    “末将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十几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口中洪亮的呐喊传来,身后前来迎接皇帝的两千兵士,全都跪倒在地。

    “平身,你不驻守在隘口,怎么会在这里。”

    秦狄从船上走下,止步于守将面前。

    “回禀陛下,五日前末将接到南疆刺史百里大人的书信,信中言明陛下不日将抵达行峪关,特叮嘱末将备好车马,前来恭迎圣驾。”

    对于百里桢的安排,秦狄不知情,同样也没有任何惊讶。自己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果下面的人连皇帝行程都安排不好,要他们又有何用。

    “距离行峪关隘口还有多远。”

    “回陛下,沿此路向北,五里便可抵达隘口。末将已经在隘口内备好行营,请陛下与娘娘下榻。”

    “走吧,运河航行多日,今日就在隘口歇息一日,明日清早继续起程。”

    皇帝旨意下达,天子卫队弃船登岸。

    他们抵达渡口时,已经是下午,再有一个多时辰太阳便会落山,在行峪关歇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五里路,算不上多远,没多长时间就到了。

    行峪关的城门打开,驻守在隘口的兵士看到皇帝抵达,全都跪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

    透过车帘的缝隙,看到隘口上的行峪关三个字,秦狄倍感亲切。时隔一年多,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

    “陛下,进了这道关隘,就算是彻底与南疆告别了吧,在南疆生活了一年有余,真有些留恋。”

    车内的公孙蓝瑶沿着秦狄的目光向外看去,看到巍峨耸立的关隘时,心中多少也有些不好受。

    南疆这个地方虽然艰苦,对她而言,却充满了酸甜苦辣,同时也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这段时间里,秦狄陪伴的时间最为长久,这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在南疆,她成为了一个母亲。人妻到人母的蜕变,对每一个女人而言,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所以她对这片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呵呵,待到北方战事平定,花儿稍大一些,朕再带着你们母女故地重游,让花儿看看她曾经出生的地方。”

    “好呀,陛下今日的话,臣妾会牢牢的记在心间。花儿开不开心呀,等你长大了,父皇和母后带你来到你出生的地方游玩。”

    随着公孙蓝瑶的话音落下,襁褓中的婴儿咯吱咯吱的笑着。

    望着面前的这对母女,秦狄嘴角泛起幸福笑意,这一幕正是自己前世所期待的场景。前世无缘,没想到在另一个空间实现了曾经的愿望。

    车马缓缓停下,秦狄亲自抱着襁褓中的繁花从车内下来。在锦衣卫的簇拥中,直奔早已准备好的行营。

    短暂的歇息后,秦狄派人将行峪关的守将叫了过来。来都来了,总要对这里的情况做些了解。进入南疆,行峪关是目前最近也最为方便的路。不久前往南疆的汉人以及往来商贾,全都是由此而入。

    看了看他们统计的入疆的人数,截止到今日,已经高达十一万人。由南疆进入内陆的登记册,只有商贾的记录,并无一名普通百姓进入的记录。

    看到这里,秦狄眉头皱了一下,暗暗叹了口气,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心中清楚,十一万人涌入南疆,说一个想回去的人都没有,显然不切实际。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并未放行。对此秦狄并未多问,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这肯定是百里桢的主意,他初到南疆时,就曾有过这样的提议。

    而今百里桢已经成为了南疆刺史,有些事情可以他决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管的太多。或许正如百里桢说的那样,南疆想要发展,想要被汉化,就必须有一部分人做出牺牲。故此对这件事,秦狄选择闭口不提。

    翌日,晨曦微露,天子卫队便再次集结,护送着秦狄等人乘坐的车马,一路北上,直奔梁都。

    这里曾经是越国疆域,于两年前被纳入大汉疆域。经过两年时间的沉淀,不敢说百姓百分百的拥护朝廷吧,至少不会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心中偶尔偏颇,也不敢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

    一路相对都很安全,更何况数千天子卫队随行。各州府大小官吏相互迎接相送,秦狄也不再拒绝,欣然接受。

    在南疆时可以低调,返回内陆,那就没有低调的意义了。征战一年有余,凯旋而归,自然要大张旗鼓。一是为了彰显朝廷的强盛,二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越国遗民,让他们明白,今日的大汉,绝非单凭他们的能力就能兴风作浪。

    皇帝的銮驾每到各州府,都会有所停留,顺便查看一下各府的政绩。返程的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