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吐蕃使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好听。在各国使团面前,更是难以服众!

    秦狄:“那就先留他一命,上元节之前,若不能寻找到吐蕃王子的踪迹,就让他在兖州择一处风水宝地,将自己埋了吧!”

    魏征:“陛下,此事过于蹊跷,臣以为出手之人,应该是当初塞北诸国组建的那支奇兵。他们本就是江湖败类,亦是朝廷的通缉要犯。胆敢公然袭击使团,臣猜测他们目的便是为了挑拨我朝与吐蕃的关系。”

    秦狄:“哼,想让朕出丑,没那么容易。怪不得朕派人四处搜索,那些江湖人踪迹全无,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兖州。锦衣卫何在!”

    话音落下,在殿外值守的乙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八百里加急,传旨司徒依昆,令其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兖州,追寻凶犯踪迹。”

    “诺!”

    乙领命离开,陈松言道:“陛下,朝廷都无法找到他们的踪迹,司徒家的人去了,恐怕也无济于事啊!”

    秦狄:“莫要小看江湖人,他们有他们的规矩,有些时候,江湖中的消息,比朝廷的消息还要可靠。用江湖人来对付江湖人,是最好的办法。但愿吐蕃王子命不该绝,能够存活下来。”

    “对了,稍后你修书一封,令冯天星严密关切吐蕃的动向。封锁边境,暂时不要让使团遇袭的消息传回吐蕃,以免引起两国争端。”

    陈松:“陛下暂且放心,使团案发生后,兖州刺史冯天星就已经下令封锁了消息,边关的守军已经彻底阻断了前往吐蕃道路。”

    秦狄:“还算他有点脑子!朕现在担心的是那些行刺使团的歹人,你说他们会不会将使团遇袭的消息,送到吐蕃?”

    陈松心中一惊,双目圆睁道:“陛下的意思是他们会从中作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可以断定,此举必是他们故意而为,其目的就是要挑拨吐蕃与我朝的争端。只是吐蕃一国近些年的国力衰退,与我朝开战的可能性极小,这一点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秦狄:“这世间总有一些喜好挑事看热闹的奸佞小人,也许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让我朝分兵。朕四面树敌,便是他们想看到的局面。”

    “罢了,不去想那么多,当务之急还是先将使团遇刺调查清楚吧!”

    陈松:“陛下,说来也巧,今日傍晚臣还收到了一份来自塞北的消息。叛臣秦浩,于几个月前离开突厥,率兵占据益州边境的北宁,招兵买马,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而今塞北诸国的使团前往京都,是不是寻找些合适的国家,让他们出兵,灭了北楚?”

    秦狄:“他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皇室的叛臣,让他国来灭,岂不是皇族的耻辱!朕听说秦浩占据的北宁,不过是一个小城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暂且看他胡闹。”

    陈松:“话虽如此,不过任由他胡闹,终究是个祸害。臣没记错的话,北宁距辽源不足千里,陛下或可下一道旨意给宸王,令其出兵。”

    他的话像是说完了,又像是只说了一半。至于后面的话,不说秦狄也心知肚明。

    短暂思索后,只听秦狄开口言道:“朕以为这道旨意即便下了,也无济于事,秦宸定然不会冒险前往北宁。”

    陈松:“陛下,若是不去,那便是抗旨啊,宸王还不至于如此鲁莽,公然抗旨吧!”

    秦狄嘴角泛起冷笑,眼眸中闪露不屑:“前去传旨,必定要经过益州或是交州,朕的旨意能不能抵达辽源,是个未知数。即便到了辽源,将传旨的兵士一杀,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他依旧无罪。”

    “就算他出兵北宁,你觉得能成功抵达吗?传到朕耳中的消息,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交州还是益州,有大军阻拦,无法突破敌军防线且损失惨重。”

    经过皇帝的点拨,陈松面露凝重,心中产生一个可怕的想法。

    那是皇家之事,身为臣子,他不便多说,故而避重就轻的言道:“陛下的顾虑不无道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叛臣秦浩壮大势力。”

    秦狄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轻言道:“秦浩成不了气候,上三州的藩王已经自立,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秦浩对自己产生威胁。至于与其相邻的契丹和天罗,更不会将自己的疆土拱手送与他人。暂且让他折腾折腾吧,说不定北边的局势,还会因他的胡闹而发生改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