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贞观大朝会(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最近愈发不正常的行为来看,此中必有蹊跷。

    ‘心中暗忖,自己这事来活了呀!’

    ‘陛下,臣有话要讲’。

    李世民见到魏征出列,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向魏征做了一个(你懂我)敲胸口的动作,指像魏征,示意对方可以发言了。

    魏征:陛下,宇文都督在凉州任职期间,多次抵御突厥小股势力的侵扰。

    又盛陈兵卫,壮我军威,威惠并施,深得民心。

    实为难得之将才。

    臣以为,贸然罢免其凉州都督之职,恐伤将士之心,亦不利于边疆稳定。

    虎亦有打盹之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望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李世民满意的看向魏怼怼,果真不愧人镜,对待不公之事,从不假以颜色。

    “爱卿所言极是,朕亦有此考量。”

    “宇文士及虽有失误,但其功不可没,且其忠诚与能力,朕素来知晓。”

    假意思索片刻。

    “下旨。”

    “宇文士及自效命于朝,屡建奇勋,实为朕之股肱,国家之栋梁。

    ”特授宇文士右卫及大将军。

    “再命宇文士及兼任殿中监之职,掌尚辇局六局,”

    “加封金紫光禄大夫之衔,以彰显其之卓越功勋”

    中书舍人岑文本愤张急走,随后交给李世民查验。

    “恩,按照这个规格下旨吧!”

    诏书既定,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尤其是以箫瑀,裴寂为首李渊旧部,面色阴郁。

    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不再是轻视,而是忌惮。

    纷纷意识到,李世民是准备对他们这些老臣动手了。

    也都明白此事早晚会发生,今天只不过是一个讯号而已。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相互对视挑眉,尽皆不明李世民这是何意。

    宇文士及为人相当谨慎,又有安邦之才。

    你把它搞回来照顾你的衣食住行,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一些。

    众人一时各怀心思,揣测圣意。

    下完旨李世民再度看向百官之内。

    眼睛在魏征跟唐二人身上跳来跳去。

    老练的魏征顿时明白李世民的心中所想。

    心知这圣旨下完肯定有宣旨的,宣完旨估计还要顺便安抚个民心。

    遂微垂眼帘,刻意避李世民的目光,他现在不想离开长安,一点都不想。

    ‘绝不是因为他去拜访太上皇的时候,见到了年轻了二十岁的李渊,绝对不是。’

    读懂了魏征意思的李世民看向唐俭。

    ‘恩?你这鼻孔朝天,直视于朕的不羁之态是什么意思?。

    朕最近貌似没有跟他有什么意见相左的事情,这一副‘何惧君威?’的神情是怎么个事?’

    “唐俭!”

    臣在。

    唐俭立刻拿着笏板出列,对李世民躬身行礼。

    “命你为民心安抚特使,率领五百巡防精锐,携万贯前往剑南道安抚百姓。”

    “你与大亮一同出发吧 !路上相互有一个照应。”

    唐俭闻言,躬身领命。

    ‘陛下所托,臣自当全力以赴,不负圣望。’

    再一行礼,退回队列。

    然后继续一脸老子很吊的表情仰着鼻孔。

    陛下微臣户部尚书戴胄有急事禀报。

    李世民听见这个声音右眼皮就是一跳,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这个灾舅子。

    “说吧!你是没钱了还是没粮了,灾民的事情朕已经帮你解决了,莫不是你还想跟朕要钱。”

    戴胄:‘陛下慧眼,洞悉臣的窘迫。’

    ‘近日,各地官府急报频传,蝗灾肆虐,赤地千里,田间作物惨遭吞噬,百姓收成无望,生计堪忧。’

    ‘望陛下圣裁。’

    李世民听到戴胄的禀报面沉似水,未及发言。

    裴寂立即敲击笏板。

    ‘陛下,微臣听闻蝗灾乃上天之惩罚。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如今蝗灾四起,百姓受灾,实乃我等治国有失,未能体恤下情,致使上天降此灾祸。’

    ‘陛下乃天下共主,当以苍生为念,行罪己之礼,以感天地,化灾解难。’

    李世民听到罪己二字就知道裴寂打的什么心思,冷哼一声,眼里一片冰寒。

    长孙无忌等人,作为李世民的近臣,自然不能让李世民背负这么大的黑锅。

    他们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并肩而出,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

    长孙无忌:裴大人,陛下仁德广被,心系百姓。

    蝗灾虽来势汹汹,但自古天灾人祸,实乃世间常态。

    ’天有不测,人有旦夕。’左传早已告诉我们人生无常,自然无常,莫不是你的书都读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