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肘腋可成心腹大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盔弃甲,心生怯意,士气迅速崩溃。

    ‘大当家,投了吧!

    兄弟们实在挡不住了。

    他们的武器太犀利,我们根本没法近身!’一名喽啰惊慌失措地喊道。

    被称为大当家的人此刻正瑟缩在一块巨石之后,脸色惨白如纸,双手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对于手下人的哀求,充耳不闻,心中一片绝望。

    大当家的哪里不知道投降就会平安无事。

    可这事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平安无事。

    对他而言,投了就是死路一条。

    他现在投降,这些手下的确可以活命,顶多做个几年的劳役或者充军,到时候还可以沦为贱籍。

    可他是不一样的,他若是选择投降,等待他的结果就是菜市口的断头台。

    因此,他现在只能抱着一丝侥幸,期待着能有某种转机出现。

    或是期盼着其他地方的山匪能够得知消息,前来增援营救。

    尽管这希望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他依然不愿放弃,想要奋力挣扎,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期盼的营救与生机,其实早已被李君羡掐断。

    李君羡自从离开长安,踏出京兆府的那一刻,便与侯君集的军队分道而行。

    凭着陛下给配置的解放军卡的机动性。

    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从山南东道一直砍到至河南东路。

    紧接着,他又从河南东路一路以狂战士的姿态,直接冲杀到淮南道。

    所到之处,山匪们无不闻风丧胆,化为齑粉。

    可以说,现在的山匪,从长安到岭南交界的处,都已被李君羡杀得七零八落,几乎不复存在。

    对于莽牛山的大当家而言,若想活命,除非发现吐蕃突然发疯,出兵横跨三十州前来驰援。

    但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吐蕃与中原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绝不会轻易涉足中原的纷争。

    这是大唐所有人的普遍想法,包括李世民也是这么认为,吐蕃劫掠都不敢杀一个大唐的百姓。

    更不要说大举的对大唐用兵了。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从小勃律国的边界逃出去的突厥人。

    会暗中与吐蕃所有的势力合谋给大唐上了一课。

    视线回到莽牛山,李君羡看着那被炸得摇摇欲坠的山寨大门。

    在残垣断壁之间,一根挂着白布的简易小旗帜无助的从墙内耷拉下来,随风摇曳。

    同时,一个颤巍巍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声音带着几分恳求。

    ‘大唐的将士们,听我一言!我们不是什么匪徒,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唐子民啊!

    我们都是在淮南道有着自己田地和家业的普通百姓,求求你们不要打了。

    万事皆有解决的办法,你们要钱我们给钱,你们要粮,我派人给你们送下山去 。

    啊?可好?’

    李君羡勾起一抹唇角,拨弄着手指,面色倨傲的蔑视墙上之人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自己出来束手就擒,本将给你们一个痛快,冥顽不灵,生不如死。’

    大当家闻言,脸色变得苦涩无比,知道事情难以善了,但心中仍存有一丝不甘。

    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咬了咬牙,‘这位将军人,请您高抬贵手,给我们留一条活路!

    小人这里有一些重要的情报,只要您愿意网开一面。

    小的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所有知晓的消息双手奉上,以表诚意。’

    李君羡微微挑眉,进攻的手势缓缓放下,开始衡量对方口中情报的价值。

    突然,一道沉稳有力的声音自后方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消息就不必传递了,我掌握的情报远比这个山贼头子要多得多,李将军还是直接斩草除根吧!’

    声音的落下,段志玄走到李君羡身侧,对其拱了拱手,面带微笑,‘李将军别来无恙,段某事务繁忙,姗姗来迟,还请李将军多多包涵!’

    李君羡侧目看向来人,面色淡然,丝毫不感觉意外,微微颔首。

    ‘李某还以为,段大人会在对面的山崖上一直不下来呢!’

    段志玄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色,。

    ‘不愧是陛下新册封的护龙军统帅,行事果然精准严谨,令人敬佩。

    想必平日里,李将军也没少在他们身上花费心血吧。

    不过段某有些好奇,李将军是如何知道我的位置的。’

    李君羡淡然一笑,没有过多自谦,摘下了腰间的望远镜,递给了段志玄。

    ‘其中奥妙,段大人一试便知。

    不过,在下也很好奇,山匪所提及的情报究竟是什么?’

    段志玄接过望远镜,有些不得其解,李君羡耐心的示范了几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