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杨氏的谋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古成大业者,必须心硬如铁。

    虽然杨一笑是个心性柔软的人,但是他也在慢慢学习和成长。

    关于唐青云的谋略和提议,他深知肯定会伤害到百姓,然而他心里同时也明白,长痛确实不如短痛的道理。

    所以……

    他沉吟良久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诸位,请听令!”

    在他的肃然声音中,在场众人全都起身。

    这时候可不能讲究岳父与女婿关系,也不能讲究师兄和师弟情谊,而是要遵守上令下奉的规矩,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故而哪怕唐青云是岳父,宋老生是师兄,刘伯瘟日常喊杨一笑兄弟,顾老大等人是杨氏正妻的亲兄长,但是当杨一笑准备下达命令时,所有人全都以下属的姿态恭听。

    众目睽睽之中,杨一笑轻轻吐出一口气,他声音颇为迟缓,语气则显得凝重。

    命令终于发出……

    “我已决定,采纳唐大人谋略,凡是杨氏核心之人,皆要为这份谋略出力。”

    “为天下计,为苍生计,为了百姓长痛不如短痛,为了让昏聩的朝廷加速灭亡,我杨氏,将施展手段促使朝廷议和。”

    “现在,我命令如下!”

    听到命令两个字,在场众人越发严肃,每个人都屏气凝息,细听关于自己的那份任务。

    只听杨一笑语速不紧不慢,显然是边下达命令边思考,开口第一个任务,先下达其中一个。

    “我命令,负责掌管京师消息打探者,王乐相,由你即刻发出飞禽传书,告知京师之地的杨氏学子……”

    “让他们运用各种手段,游走于高门大阀之中,或是送礼,或是游说,或是动用心理暗示技巧,或是采用旁敲侧击言论……”

    “总之不管什么办法,达成的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那些朝廷权贵继续议和。”

    “在这个谋略的实施过程中,朝廷很可能会出现忠臣义士,那种人为了家国民族的未来,肯定会以死相谏并且极力主战,从私人角度而论,这种人值得我们尊敬,但是,这与我们杨氏的谋略不符。”

    “更何况,朝廷的议和派和投降派也不会放过他们。”

    “我猜测,这些忠臣义士的结局会很惨。”

    “他们或者被下狱,或者被罢官,甚至云朝皇族为了尽快议和,有可能拿他们的人头向狼族示好。”

    “我在想,忠臣义士的结局不该如此。虽然彼此不在同一阵营,但是他们的忠贞值得敬佩。”

    “古语有云,为众人负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固然眼下我们为了让百姓长痛不如短痛,所以不得不用阴谋策略去坑害当朝权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顺带着害死一批忠义之士。”

    “在我杨一笑看来,哪怕他们将来成为我的敌人,然而由于他们的胸怀胸襟,所以我当尽力保留他们一命。”

    “故而,我再下一命令,让京师杨氏弟子在施展谋略同时,对此等忠义之士多加关注和保护,若能救其一命,那便尽力救之……”

    “此令,如上,王乐相,你可愿意领之否?”

    不得不说,杨一笑的思维确实和很多上位者不一样。

    他哪怕是下达命令,也不会用强令口吻,而是在下达命令的同时,把这个命令的缘由说清楚。

    而杨氏核心层之所以不断的加入,各种能人志士纷纷押注在他身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杨一笑的这份特殊。

    比如在唐青云的眼中,杨一笑有着隐忍负重之坚毅,所以早在三年半以前,这位曾经的泾县县令便投注了杨一笑。

    在宋老生的眼中,杨一笑又是另一种情况,宋老生看重的是杨一笑仁义,欣赏的是杨一笑善待穷苦。

    宋老生这种精研典策的智者,深知逐鹿之人必须拥有一个首要前提,若是不得民心,终究走不到最终一步。杨一笑心怀仁义善待穷苦,恰恰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美德。

    至于其他杨氏核心层,对于杨一笑的认知也各有不同。

    比如刘伯瘟,这货纯粹是因为知遇之感。

    如果说刘伯瘟是注定要生活在阴暗中的毒蛇,一辈子都是人人躲避人人厌恶的恶鬼瘟,那么,杨一笑就是这世上唯一的白月光。

    三年半前在泾县城门口的那一幕,宛如一缕柔和月光照射在刘伯瘟心中,于是让这个恶鬼瘟感受到温暖,让他知道这世上还有不厌恶他的人。

    除此之外,顾氏兄弟,这是最亲近的姻亲,顾小妹的亲兄长,他们对于杨一笑的力挺,更多是因为落魄时已经定下的亲情。

    总之,杨氏这些核心层的心思各不相同。

    虽然他们不姓杨,但是他们都属于杨氏,这个杨氏已经不是杨一笑独自的杨氏,而是他们这一批人为着共同目标奋斗的团伙。

    没错,暂时只能称之为团伙。

    抱团努力,搭伙创业,称之为,团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