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卧槽,中原九鼎也舍得往外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此次动兵的第二个意图,则是向外展示杨氏的肌肉。

    最主要的是向朝廷展示。

    十万大军分兵五路,沿途清扫三州匪患,如此一路不断南下,慢慢又重新汇聚一军,终于像一头下山的猛虎般,从三州之地的自家地盘冲了出来。

    兵锋赫赫,直指京师!

    偏偏却又在距离五百里的地方停下,对外宣称是要帮助朝廷清扫当地匪患,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杨氏在展示自己的武力。

    与此配合的便是索要盐引之权,通过里应外合的手段让皇帝不得不同意。

    所谓里应,就是康王,那厮一门心思要搞垮云朝,以便达到他南渡建国之目的,故而十分卖力,在御书房里不断替杨氏诡辩。

    所谓外合,便是大军,十万兵马虽然距离京师五百里,然而陈兵赫赫的架势瞒不住人,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杨氏这是有索求啊,所以直接展现武力。

    这第二个意图果然得偿所望。

    十万大军的威胁,再加上康王卖家,盐引之权顺利到手,皇帝做出了长痛短痛的选择。

    而当利益到手的时候,就需要稍微展现温良,毕竟现在杨氏并未造反,对外的姿态一直是忠于云朝,故而,得哄哄京师里那位满心憋屈的皇帝……

    怎么哄呢?

    给甜枣啊!

    十万大军的威胁,属于大棒子打人的行径,现在大棒子打完了,必须要给个甜枣吃吃才行。

    不得不说,杨一笑真是个有大气魄的人,同时,他也是个能够断然割舍眼前诱惑的聪明人。最大的利益已经到手,杨氏已经拥有了盐引权,所以这时候他付出了一样宝物,不但哄好了皇帝而且让天下人惊叹。

    是什么宝物呢?

    正是那口青州鼎!

    此物一经出世,立刻引发天下哗然,无数有心之人怦然心动,都在心中生出觊觎的念头。

    老天爷,青州鼎啊,这可是传说中的中原九鼎之一,谁能得到就意味着有夺鼎的气运。

    然而令人不可置信的是,杨一笑竟然舍得这种瑰宝,就在皇帝颁布盐引之权赐予杨氏的圣旨当日,代表着国运的青州鼎赫然运进了京师。

    据说,那一日满城轰动。

    据说,皇帝在皇宫中狂喜。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此前多么敌视杨一笑,然而当青州鼎运进京师的那一刻,所有人不得不在明面上称赞一句杨一笑忠君。

    能不忠君么?

    毕竟连青州鼎这种瑰宝都愿意进贡。

    而杨一笑这一奇招用出之后,市面上关于杨氏狼子野心的流言不攻自破,任何人不管多么精通口舌之能,都无法再散播杨氏可能会谋反的言论。

    原因很简单,散播这种言论等于打自己的脸。人家杨一笑连青州鼎都愿意进贡给皇帝,岂能是一个狼子野心意图谋反的奸臣。

    不但不是奸臣,简直天下第一忠君爱国啊。

    配合这一奇招,京师中的杨氏弟子趁机操纵舆论,于是很快涌现一股言论风潮,几乎人人交口称赞杨一笑的贤德。

    “泾县杨一笑,云朝诗仙矣。”

    “其人忠君爱国,品行温良谦恭,你们知道么,太上皇在他那里养老呢,是这位在承担太上皇的晚年赡养。”

    “他明明得到了青州鼎,然而却主动进贡给陛下,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这是晚辈在孝敬长辈。”

    “啥?你说陛下不是他的长辈!妈的,你有没有脑子啊。杨一笑娶了济王的郡主,济王是陛下的兄弟辈,所以从辈分上讲,杨一笑要喊陛下一声伯父。”

    “啥?你怀疑陛下不愿意认这种晚辈。我呸,原来你真是个没脑子的货。”

    “你也不想想,这种懂事又忠诚的晚辈去哪里找?”

    “麾下十几万大军,连狼族都能被他打退,然而明明手握重兵,却对陛下谦恭尊敬,这种晚辈如果有十个八个,恐怕咱们陛下睡觉都要笑醒。”

    “喂喂喂,快看快看,有布告贴出来了,似乎说的正是杨一笑。”

    “哗,竟然又是一份圣旨。”

    “竟然,又是嘉奖杨一笑的圣旨。”

    “我刚才咋说来着,陛下肯定喜欢这种晚辈,看到没有,布告上写的很清楚。因杨一笑知礼懂节、尊敬君长,故而陛下龙颜大悦,再次拔擢杨一笑爵位。”

    “啧啧,这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吧,前阵子皇后亲自北上的时候,陛下刚刚拔擢了杨一笑爵位,然而现在,又是拔擢。”

    “县侯啊!”

    “从县男成了县侯。”

    “将军百战死,尚不能封侯,开疆拓土之功,才有可能封侯,侯是啥,万户侯啊,这可是实打实的爵位,不像之前县男那种虚的。”

    “看看布告上说的,食实邑一万户整,老天爷,羡慕死人啊,这竟然真是万户侯,陛下封了杨一笑万户候。”

    “咦,对对对,听你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