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杨氏还没造反,有人先反杨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族叔您不用担心后果,此时侄儿已经筹备妥当,我在暗中早已联系了京师那边,有一位皇族王爵愿意给我们撑腰。”

    “所以哪怕反叛了杨氏,咱们也不用惧怕被秋后算账……”

    “到时候咱们八万精兵仗着幽州城防之利,再加上朝廷那边的皇族王爵依为靠山,您老人家从此坐拥一地,进而掌控幽州下辖的所有县。”

    “京师那位王爵承诺,会帮您谋取节度使之职,而您老人家成了佣兵一方的节度使之后,我们这些嫡系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此才是天大利益也。”

    “那杨一笑不愿意拿出金银给我们,那么我们就背后狠狠的捅他一刀,让他从此失去幽州,让他杨氏瞬间失去一半兵马。”

    “他有十六万大军的时候,朝廷和皇族把他当回事,但他失去我们雁门八万精兵,朝廷和皇帝可以随意揉搓他。”

    “族叔,您认为侄儿的谋划如何?”

    这家伙一番滔滔不绝的言辞,老人听完之后久久陷入沉默。

    足有盏茶时间过去,老人才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侄儿道:“宗项啊,老夫以前看走眼了,我一直以为你能成为不错的武将,现在才发现你适合的是做文官。”

    “计策很不错,毒辣且缜密,倘若真按照你的谋划,杨氏确实要被背后捅上一刀。”

    “老夫不得不称赞一句,你真是我宗氏的一个人才。”

    听到老人的称赞,宗项顿时兴奋,由于一时兴奋,以至于他根本没察觉老人眼中的失望。

    他只顾着兴致勃勃道:“这么说您是同意了?您愿意登高一呼召集士卒哗变?”

    老人饱含深意看他一眼,似乎是出于欣赏的再次称赞:“既然贤侄已经谋划妥当,老夫顺着你的谋划便可……”

    宗项和几个将领大喜。

    老人忽然又道:“既是要做大事,便要一鼓作气,同时也要齐心协力,方才有一蹴而成的可能。”

    说着一停,继续又道:“尔等几人有没有多方联系,有没有在暗中鼓动其余将领?若是仅凭尔等几人,老夫担心事情难以成功。”

    宗项和几个将领毫不怀疑,甚至感觉老人深谋远虑,连忙道:“您老放心,早就筹备妥当,我们暗中联合了十七个将领,大家心里都对杨一笑有怨气。”

    老人语气饱含深意道:“也就是说,加上你们总共二十二个人,对不对?”

    几人颇为自得,丝毫不做掩饰,承认道:“没错,二十二个人,吾等已经暗中盟约,反叛杨氏共取富贵。”

    老人微微吐出一口气,似乎极为欣赏道:“宗项啊,你这份能力真是让老夫出乎意料,当初雁门关的将领们,加上老夫这位主帅总共也就三十人,然而你竟能暗中鼓动二十二人,这份人望恐怕只在老夫之下吧。”

    宗项嘿嘿两声,故意装作腼腆,实则眉飞色舞,颇为傲然自得。

    老人深深看了他一眼,终于点头道:“既然已经谋划齐备,那么,尔等便去放手大干吧。老夫按你们的谋划,届时会登高一呼。”

    几人大喜过望。

    由于迫切想要做成大事,几人火急火燎的告辞,显然是准备去鼓动哗变,今夜就准备反叛幽州城。

    夜色深沉之中,老人坐于屋内,他没有关门,而是目光遥遥看着门外。

    盯着几人远去的背影,发出一声失望的叹息。

    随即,老人眼中赫然闪烁锐利的杀意。

    他宗泽堂堂一代名将,当初弃雁门关而走,心怀愧疚之下,因杨氏而重建功勋,打下幽州,打下顺州,收复汉家失地,将来会名垂青史,这让他的愧疚削减,感觉此生无愧民族。

    杨一笑对他恭敬有加,甚至暗中拜他为师傅。

    最主要的是,太上皇对杨一笑寄予厚望,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太上皇昏庸,一辈子喜好文雅而耽误治国,但是在宗泽这位老帅心中,太上皇对他有知遇之恩。

    当初他只是个军中小将,是太上皇不断将他拔擢,委以重任,寄予厚望,让他镇守雁门关,成为名震天下的大帅。

    他失了雁门,对不起太上皇,害了中原百姓,但他在杨氏这边重建功勋,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最重要的幽顺二州,半年前太上皇来此出游散心时,曾经亲口赞许他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他宗泽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汉家的脊梁挺起来,为了这个志向,他已熬到白发苍苍……

    现如今,他终于看到了曙光,杨一笑的出现,让他有了梦想达成的机会……

    他怎么可能会反叛?

    身为一代大帅,他不在意名垂青史,但他也不愿意背上骂名,最主要的是绝不愿坑害百姓。

    而反叛杨氏,背后捅刀,这恰恰就是坑害百姓,将来没人能抵抗狼族。

    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老帅心中已有决断。

    族侄,该死!

    那些心怀私欲的将领,也该死!

    趁此机会,正好清除,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