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康王登基,也来示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乎在同一时间,又一封帝王亲笔。

    不出意外,乃是康王。

    这厮果然和历史上一个样,在国战之中成了一大赢家。

    由于狼族大肆屠杀豪门,以至于这个阶层纷纷南渡,不但挟裹大量百姓,而且携带大量财富,随即推举康王登基,号称要中兴云朝。

    国号依旧是云朝的云!

    对外宣称是中原正朔!

    这厮称帝之后,改为建炎元年。

    以临安作为国都,凭大江以为天堑。

    因为谋士武先生早有谋划的缘故,再加上康王的母族大本营就在江南,所以虽然才刚刚登基,但是政权已颇为稳固。

    最主要的是这厮提前开溜,临走之前带走了巨大财富,又有豪门阶层依附,派出精英进入朝堂,古代世家子弟的能力并不差,甚至远超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所以朝堂之中人才济济,短短时间便稳固了南方。

    有钱,有人,有大江天堑,坐拥繁华江南……

    于是大肆招兵买马,同时昭告天下四方,实力竟然飞速膨胀,颇有赶超曾经的云朝势头。

    【历史上的情况也如此,南宋刚建立时确实奋发向上,因为继承了北宋正朔的缘故,所以无论人才还是将领全都不缺。】

    又有大臣提出,应该建立铁骑……

    原因是这次国战之中有所感触,想要抵御狼族必须拥有铁骑才行,既然一个小小杨氏都能建立铁骑,那么不缺财富的南云肯定也能建立。

    不但要建立铁骑,而且数量要庞大。

    最起码要达到一万,甚至豁出去搞个三万,狼族号称有三万铁浮屠,那么南云就搞三万铁骑兵。

    只不过么,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口嗨……

    铁骑如果随手可以建立,杨一笑岂能那么劳心费力?耗费足足三年多的时间,到现在铁骑数量还不过万。

    这个兵种不但需要投入海量钱款,而且还需要时间进行操练与磨合。

    兵卒必须优中选优,人员要经过层层选拔。

    并且铁骑成型有个漫长的过程,并非穿上铁甲骑上战马就成为铁骑。

    比如杨一笑麾下的铁骑,最开始先是作为普通骑兵,也就是所谓的普骑,类似于狼族的牧民。

    等到普骑的马术精良之后,并且期间经过了几次战事,这时候才晋升为精锐,成为身穿皮甲的精骑。

    精骑继续锻炼,期间多次参战,进一步选拔之后,才会入选铁骑兵。

    当初杨一笑为了建立铁骑,麾下士卒全都经历过战斗,那还是偷偷贩盐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和密州的官兵打。

    时间,金钱,战事,磨合,最主要是第五点,士卒选拔极为苛刻。

    那时候的四万江淮流民,几乎一大半都是性格坚韧的青壮,能在大灾之后咬牙硬撑,一路从江淮撑到杨一笑的泾县,无论韧性还是坚毅,全都是远超常人的情况。

    要知道那可是二三十万灾民活下来的人,等于是老天爷用大灾进行了最严苛的筛选,然而即便经过大灾的筛选,其中绝大多数也没能成为铁骑。

    陷阵营第一批46人,是杨家村的嫡系核心,第二批68人,是四万流民中的最精锐,此后虽然又进行十多次选拔,然而最终入选铁骑的仅仅八百个。

    二三十万人,活下来四万,四万人中进行选拔,最终只入选了八百。

    虽然后来杨一笑大肆扩充了铁骑,现如今已经拥有了高达七千之数,但那是因为人口暴涨的缘故,是因为巨量百姓迁徙入住的缘故。

    而那些迁徙百姓的情况,几乎和江淮流民差不多,在这时代凡是能艰难跋涉并且成功到达迁徙之地的人,基本上都是心性坚毅并且体格和耐力也无比坚毅。

    如果性格不够坚毅,就撑不住艰难无比的迁徙。

    如果体格耐力不行,就无法护着家人走到最终。

    所以,杨一笑那边的百姓都是活下来的精英……

    第一波迁徙进入泾县的,人口数量大约是二十万,那时候恰是老皇帝刚去泾县,给了杨一笑五万民团的兵权,所以杨一笑趁机征兵,一次性征满了五人军卒。

    从那五万之中,只挑选了两千人成为铁骑。

    此后是第二次百姓大迁徙,也就是狼族发起第一次国战时,由于北地百姓疯狂涌入,杨氏再次迎来了大迁徙,人口数量暴涨至两百万,杨一笑再一次开始挑选铁骑。

    仍是优中选优,仍是严苛选拔。

    高达两百万的人口,并且经过艰难迁徙的筛选,然而最终成为铁骑者,数量仅仅也就四五千。

    现如今,杨一笑麾下有两支铁骑。

    其一是陷阵营的老牌铁骑,属于杨氏最核心的强大底蕴,人数有三千五百,足以对战一两万骑兵。

    其二是民团中的新建铁骑,人数同样也是三千五百,由于杨一笑舍得砸钱,再加上兵卒挑选的严苛,所以,民团铁骑的战斗力同样强大。

    最主要一点原因,其实是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