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各方战损之惨烈,令人头皮直发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大唐洪武二年。

    南云历,建炎三年。

    金国历,天会五年。

    此时已是春末,三月二十八日,大江以南遍地飘绿,春雨淅淅沥沥喜人,即便是中原北部,田地也开始泛青。

    唯有更北方的草原,大地还是枯黄的颜色,而在草原之北的漠北,却仍然还能见到积雪。

    天下真的很大!

    大到同一时节气候不同!

    历时长达三个月的国际战争,已经有点打不下去的迹象。

    不是不想打,也不是底气不足,而是这一战的参战各方全都打的太猛,一旦投入战争就玩命一般往死里干……

    既把敌人干的很惨,也把自己消耗的很惨。

    短短三个月,死伤几十万,无论是中原势力还是草原那边,彼此都有种扛不住的架势。

    真的都很惨!

    比如大唐一方,原本有二十万兵马,比杨一笑尚未立国之前多了四万,从当初的十六万好不容易增长四万,然而这一战之后,战损恰好高达四万。

    其中有一万多人战死,接近三万属于重伤,至于那些轻伤的情况,压根就没进行统计,原因是轻伤能够治好,以后还可以继续当兵。

    凡是能被列入战损统计的情况,意味着要么沙场战死要么变成重残,别说是治好之后重新当兵,恐怕归家之后连地都种不成。

    三万多个缺胳膊少腿的重残,对于刚刚立国的大唐而言乃是沉重负担,然而这个负担却绝对不能抛弃,反而要消耗巨大的财力去供养。原因很简单,这都是拥有战功的英雄。

    对比各方情况而言,大唐的损失算是最轻的。

    虽然大唐扛下了这次国战的最大压力,但是大唐拥有着超过这个时代的火器,正是由于借助了火器之力,勉强才抵抗了金国的大军。

    否则几十万狼族铁骑南下,必然打的整个中原再次残破,无论南云还是各方势力,都要被狼族打的再无翻身可能。

    幸好,有大唐扼守了边境。

    以二十万兵力,力抗金国五十万大军。

    甚至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完颜璟又从草原征召二十万牧民成为骑兵,然而这股新的兵力投入战争之后,依旧还是难以突破大唐扼守的边境。

    大唐就像是一个护卫中原的巨人,面对惊涛骇浪但却始终屹立不倒,大唐张开雄壮无比的双手,始终庇护着身后的中原战场。

    所以,各方势力才能打的那么顺。

    但是,各方的战损依旧高的吓人。

    比如正式缔结同盟的南云,仅仅汴京一战就战损五万,赵构辛辛苦苦组建的背嵬军,一战之下几乎全员战损,连主帅都身负重伤卧床不起,猛将岳云甚至到现在都还处于昏迷中。

    ……

    除了汴京那一处最大战场之外,云朝还攻打了高达三十个州。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很明显的拐点!

    随着战争的不断激烈,赵构竟然打出了血性,并未像历史上那般软弱,反而豁出去一般死战不退。

    短短三个月之后,南云发出三次号召,连续三次征召兵员,源源不断的补充战场,无数百姓昨天还是黎民,第二天就变成了拿武器的兵卒……

    这种情况即使在古代也很鲜见。

    刚刚征召的新兵,尚未进行任何操练,但是南云朝廷立马发给武器,并且当场给出一份安家费的粮食,摆明就是告诉这些新兵,朝廷拿粮食和兵饷买你们去卖命。

    如果能活着回来,必然有大量战功奖赏……

    如果死在战场上,朝廷也会补发高额的抚恤……

    甚至赵构亲自登上高台向天发誓,保证朝廷各方不出现克扣战功的情况,一旦战后有人敢克扣士卒战功,那么不管家室多么庞大的豪门也得死。

    很明显,赵构看到了希望,历史上的他之所以胆怯,是因为他深知打不过金国,但现在有大唐在边境顶着,赵构岂能不趁机多收复一些国土。

    江南的豪门门阀也看到了这一战之后的大利益。

    因此,几乎所有的豪门这一次都没有拖后腿,反而展现出踊跃参与之势,足足有二十余家豪门直接参与战争。

    另外……

    南云诸多豪门的齐心协力,调集高达上万艘的舟船,每天运送军队渡江北上,每天补充中原战场的兵员。

    由于赵构打出了血性,江南豪门又踊跃参与,所以南云战果极为辉煌,此战之中赫然打下三十个州,外加曾经的云朝京师,号称天下第一的汴京巨城。

    战果辉煌,战损也大!

    仅仅三个月时间,南云军队死伤高达三十万。

    其中五万乃是精锐至极的背嵬军,另有七万也是朝廷常备的兵马。

    至于额外死伤的十八万兵卒,则是连续三次征召的普通新兵,由于这些新兵从未参加过战争,因此战死的情况极为严重,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仅抚恤一项就能让南云头皮发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