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但愿来生,能与君相识,相知,相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士廉听到长孙无忌的决定,神情无比复杂。

    他承认李世民是难得的圣明君主,可若是说他能抵抗世家大族,高士廉是不信的。

    他轻抚胡须,目光深邃,似乎在考量着长孙无忌话中的分量与决心。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里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辅机啊,你这份忠心与决绝,老夫既感佩又担忧。为臣之道,固在忠君,但亦需明哲保身,方能长久。”

    “你所说的,确是历代帝王之常情,然而,帝王之心,海底针也,难以捉摸。”

    “若真是陛下意图借此机会削弱世家,长孙家身为关陇集团之首,自当审时度势,既要顾全大局,也要为家族留有余地。”

    “况且,世家大族承袭千年之久,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面色凝重。

    “舅舅所言极是,只是,时局如此,我长孙一门早已与皇家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陛下真的要对世家动手,那我长孙一门,只能充当马前卒,以此博取一线生机。”

    高士廉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他犹豫一下,咬牙道:

    “你既有此觉悟,舅舅自当全力支持。”

    “日后有用到舅舅的地方,尽管开口。”

    长孙无忌闻言,神色稍显宽慰,对高士廉深深一揖,恭敬道:

    “多谢舅舅的理解与支持,外甥必不负所望,力求为家族找到最稳健的出路。”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具体应对措施,如何在不引起过多注意的情况下,联系关陇其余世家,暗中布局,以及如何在朝堂上巧妙周旋,平衡各方势力。

    夜色渐浓,高士廉早已告辞离去。

    书房重归寂静,长孙无忌独立于窗前,心中筹划着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长孙无忌深知,这场风波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更是对整个长孙氏在朝中地位的一次重大挑战。

    他必须步步为营,方能在波诡云谲的朝堂斗争中,守护家族的荣耀与安危。

    只要闯过这一关,长孙家必将开启崭新的篇章。

    念及此,长孙无忌的双手紧握成拳,眼神越发坚定。

    良久之后。

    长孙无忌推开书房的门,走了出去,朝门外的下人,说道:

    “备车,老夫要入宫面圣。”

    ......

    酉时初,兴道坊。

    夕阳斜照,余晖洒落在古色古香的兴道坊,为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辉。

    在坊间错落有致的宅邸中,一座颇具规模的府邸,静静伫立,朱红的大门紧闭,透出几分神秘。

    府内,奇石嶙峋,曲水流觞,花木扶疏,布局精巧,既有北方园林的大气,又不失江南园林的婉约。

    此时,府中已点亮了灯笼,暖黄的光影与逐渐沉寂的天色交织,更添几分温馨与祥和。

    正值晚膳将至,府内仆役往来穿梭,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

    此时,后院某间装饰朴素的厢房内,一名衣着华贵,身姿曼妙的美妇人,正双手合十,跪坐在一张蒲团上。

    在其身前,置放着一尊白玉观音像。

    面容慈悲,栩栩如生。

    香炉中轻烟袅袅升起,缭绕在房间,携带着淡淡的檀香味,为空间平添了几分超凡脱俗之感。

    美妇人双目微闭,唇边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似乎正沉浸在某种深远的冥想之中,外界的喧嚣仿佛都与她无关。

    厢房的窗外,几声清脆的鸟鸣穿透暮色,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市井声遥相呼应,构成一幅生动的傍晚图景。

    微风拂过,带动窗棂上的轻纱轻轻飘扬,带进一丝凉爽,也似乎吹动了室内那凝固的时间。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沉重的脚步声,旋即,响起两道声音,一道是清冷的女声,另外一道则是浑厚的男声。

    “奴婢见过萧郎君。”

    “娘娘,还在佛堂诵经吗?”

    少顷,

    佛堂的门被人推开,接着一道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的儒雅男子,缓步走到美妇人身侧的蒲团前,跪坐了下来。

    “来了?”

    美妇人缓缓睁开眼眸,轻启朱唇,轻声问道。

    儒雅男子闻言面露苦涩,轻嗯了一声。

    他侧过头,凝望着身侧的美妇人,嘴唇动了动,有些欲言又止。

    美妇人转过头,嘴角露出一抹浅笑,神色坦然,柔声问道:

    “今晚?”

    儒雅男子痛苦地闭上眼眸,轻轻点头。

    美妇人眨了眨狭长的凤眸,深深地看了身侧男子一眼,似乎要将他的相貌,刻入心底。

    她轻叹一声,语气中既有不舍,亦含坚定。

    “郎君不必为此介怀,一切都是奴婢自愿的。”

    “况且,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