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认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看每次买肉,只是限量2斤,可是依旧有很多人舍不得买这么多肉,几乎每次买肉就是半斤的量。

    半斤肉足以在星期天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吃的不错。

    哪怕就是家里人再多,也可以每人分到那么一两块,就足以让家里人高兴很久。

    而自己就趁着这个机会,根据天气情况,不是做坛子肉,就是咸肉,或者是腊肉。

    反正大家伙都在星期天吃肉,根本无需挑选其他的时间。

    哪怕肉炖的再香,也分辨不出来是哪一家在吃肉。

    而在这期间,还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那就是,粮食供应恢复到1955年的标准。

    也就是说自家三个孩子的口粮,终于不再是那么一点点了。

    按照规定,东东今年每个月口粮有17斤,双胞胎今年每个月的口粮也达到14斤。

    这样一来,一家人的口粮,在粗细搭配上那是完全够吃,无需再从空间里倒腾粮食出来。

    而且也可以多吃一点细粮,这不就因为能领到更多的细粮,无意间看到秦家人背着袋子进入那个地方,就跟郭怀安分析此事。

    “完全不用多想,他们家这是把多余的细粮,拿到黑市换钱了。”

    “这?”

    “你别看现在恢复了粮食标准,可是他们家的孩子,目前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就按照标准来吃,他们家的粮食也不够吃。

    在不够吃的情况下,要的最多的粮食肯定是粗粮。

    除此之外,以前他们家还可以拿肉去黑市上换钱。

    可是今年买肉不光不需要票,而且限制标准还在2斤,也就是说大家伙现在并不怎么缺肉吃。

    既然不缺肉吃,那就说明他们想通过,用肉换钱的办法并不可行。

    既然这个办法行不通,那就想其他的办法。”

    “也就是说,他们的办法就是用细粮换钱?”

    “没错,以秦家二老的意思来看,可不就是把细粮用来换钱。”

    “难道秦家其他人就愿意吗?”

    “愿不愿意,他们又能说着算吗?”

    “还真是,就像大家伙每个星期都炖肉吃一样,他们家的孩子在怎么闹,老秦家的当家人始终就是不松口。

    就光凭这一点,谁投胎到老秦家,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吧!”

    “可不就是倒霉吗!”

    其实这个猜想,不光自家人在那里说这事,住在同一家属院的人都知道。

    可是这种事还真无法对谁多说,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万一哪一天也要去那个地方,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在大家伙也不像以前那样,时不时的给他们家捐款捐物了。

    要不然,一个个的还不是得懊悔死。

    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的恢复,食油供应标准,也再一次做出新的调整,这不每人每月由2两调到4两。

    看似很多,可是真没有多少,也就幸亏能时不时的买点肉回来。

    特别是家里掌勺的妇女同志,为此还在那里说。

    “要不是能时不时买点肉回来熬猪肉,就这四两油,也吃不了多久。”

    “谁说不是呢?

    特别是家里人口少的人家,那一个月的量,恐怕连半个月都不够用。”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没看到老秦家,这个月领回来多少油吗?

    就他们家那么多的油,也怪不得不买肉吃,就光油都用不了。

    哪像咱们这些人,还得时不时割点肉回来填补一下。”

    “谁说不是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油和肉始终有差别,毕竟不管怎么样,还是吃肉比较香。

    要不然,他们家的孩子,何必被馋的在那里闹腾呢?”

    “也是,这老秦家以前家里一个工人的时候,日子过的紧巴巴,怎么这都有两个工人,再加上糊火柴盒,怎么日子过的还紧巴巴?”

    “这个谁知道?”

    “就是,他们家里的事,咱们这些外人上哪里清楚去?”

    “也是哦!”

    确实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没有人愿意多嘴,只要他们自己不怕被抓,谁也不会做那个坏人。

    反而大家伙跟老秦家的关系,几乎都是不远不近的处着,可没有像那种把他们一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即使有什么好消息,只要不是碰巧遇上,大家伙也不会跟他们家多说。

    实在是怕被他们家赖上,还别不信,就是这因为附近的人老乡都是菜农。

    他们那里有很多挑选下来的蔬菜,通过收购站在附近卖菜,虽说不怎么好,但是贵在便宜。

    这不夏令黄瓜2分钱一斤,西红柿一角钱可以买8斤。

    就因为秦家老太太听说了此事,正巧碰到同一家属院的人去买菜,她借口自己年纪比较大,就让对方帮忙带着。

    可是不光帮忙给她带菜的那位同志,就是所有人都没有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