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是要分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结果沈元宝,沈鹿鸣,沈囡囡一人从自己怀里摸出一块金饼子,艾玛!

    上面带着明显的小牙印,咋看着这么眼熟?

    沈呦呦眼睛瞪大:“这是山寨里那三块?你们没放回去?”

    沈鹿鸣小手手递给沈知秋,皱着眉头表示:

    “当时太着急忘记了,后来就随手揣怀里,元宝哥哥说等人少的时候在告诉家里人。”

    唉哟!这三个孩子咋这么能存住事儿?

    如果今天没有这回事儿是不是这金饼子得彻底安家落户了,关起门来才拿出来?

    不过就是加上这三个金饼子也不够,沈知秋也是给惊呆了,甚至有些感觉搞笑。

    他们一村子人剿匪,结果到最后,全村子人搜刮的碎银子,都没这三个小豆丁一个疏忽之下带出来的多。

    你们就说这事儿咋就透露这一股子奇怪呢?

    “爹,还不够吗?”

    沈知秋蹲下身,挨个摸了摸三个小豆丁的头顶:“没事,爹会想办法。”

    不过金饼子是真不能放三个小娃子身上了,万一时间久了再丢了。

    也是通过这件事,让沈呦呦明白,真不能小看这群小娃子,

    咋就那么能憋事儿,别说沈元宝和沈鹿鸣这十来天没透露这件事儿。

    就是小姑娘沈囡囡都没和家里说。

    不过这三个金饼子还真不能私下分配,更不能三个小娃子的家长收着,毕竟他们打土匪,是全村子一起进行的,之前搜刮的银子也是一样。

    大家都让沈太爷保管,算是公家钱,本来打算安顿了过日子用的。

    现在看来,都要买名额了。

    这边几人的密谈还没有结束,沈太爷和老猎户,大海爷,以及其他家的老爷子们又找了过来。

    “小三子,你是秀才,肯定能酌情,咱们这么多户加起来的钱,就这些了,到时候,你就带着你爹娘兄弟,顺便把村里年龄小的娃子弄成酌情就行。”

    说完还从怀里摸出一个破包袱,里面铜板,碎银子,小银锭子五花八门。

    甚至还有十几串铜钱是用红绳绑着的。

    沈知秋懂了他们的意思,立刻出声:“阿爷,我在想想办法,先别着急。”

    沈太爷叹息一声:

    “咱们都是普通农户,家家户户加起来,也就这二百来两银子,

    还有咱们搜刮来的那些,到时候也别管谁家的娃娃了,只需要带走最小的就行。

    刚刚大伙都合计了,最小的娃娃们生存能力差。”

    看沈知秋又要说什么,太爷紧接着劝道:

    “没办法了,刚刚排队我们也听说了,不能找人家活络,会出大事儿,

    到时候万一连你们一家都不能酌情了,咱们才是亏到家了。

    你就听阿爷的,你是读书人,一旦有个万一成为军户或者那个徭役,咱们沈家村才是真没了希望。

    再说,咱本身就是种地的,在哪里种地不是种?都一样的。只要带着几个小娃子走就行。”

    高猎户也跟着劝解:“是啊,先给你保住喽,只要你有那个本事,以后站稳脚了或许还能帮忙走动走动,将来也好拉剩下的娃子们一把。

    就是不能安排到你落脚的好地方去,起码你还能想着看看俺们。”

    沈知秋心里不舒服,难受推脱说:

    “阿爷,我有银子,这些你们先拿着,就是人家想当边塞农户,也是要收一些银钱的,啥也不给就成军户了。”

    李静舒也跟着劝:

    “是啊,大伙本来一家也没几个银子,你们这都拿出来以后日子咋过,别管是农户还是军户,都少不了用银子的地方。”

    结果各位老爷子一致较劲:“军户和边塞农户有啥不一样的,刚刚把脉的时候俺们早打听过了,

    收边塞农户,说的好听是农户,等和南边打起来了,还是一样得第一个挨打,比军户也强不了多少。

    而且成了边塞农户,也得上交很大一部分粮食,做镇守边关军队的口粮,说难听点和军户没太大的差距。也就是个名声上好听。”

    沈知秋听到解释,也彻底搞清楚了,这个边塞农户的由来,

    其实估计是上面怕都分成军户,难民们发难反抗,才整出了这么个边塞农户的叫法,

    其实真强不了多少,当然是可以考科举,

    但是在边塞这个地界,生产都有问题,尤其是这个济州,那就是丘陵地带,山多地少,

    吃喝都犯愁,那有多余的银钱给孩子们科举,当然这说的也是大多数的农人。

    沈家村的人们是相信沈知秋的科举能力,却不知道他是一个穿越来的,赚钱的能力更强。

    所以只想让沈知秋先分配和安稳的地方,好好科举,到时候在想办法捞他们。

    但如果实在做不到,捞不出来,那就起码能照顾下小辈。

    这一路走来,对别人他们是一个也信不住,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