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和过去和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论农村还是城里,结婚标配:城里的房子、代步小轿车。

    乐乐三叔,儿子结婚,叔叔给买了房,本来是两居室。

    但弟弟装修的时候,只装了一间卧室,另一间装成大书房。

    不知道年轻人怎么想。

    但外人都说,没打算让父母住。

    本来付完首付,月供也是叔叔出的。

    后来装修完,闹得有点僵,放狠话说不给还了。

    最后怎么样了,乐乐好久没过问。

    乐乐小舅舅,儿子大学毕业后,考公。

    考了三年,总算考上了。

    一样的买房买车还月供。

    一屁股债,都是舅舅还。

    借了乐乐五万块,两三年了,乐乐也没要过。

    五十多岁的舅舅,黑的跟烧炭的一样。

    夏天种地,冬天开大车拉货。

    现在张罗着相亲给找媳妇儿......

    养儿防老,但先得有付出。

    父母们为了不落下口实,让儿子被小看,卯足了劲比拼。

    几家辛劳几家愁,又有几家,真的得了儿子的孝顺

    ......

    阿姨似乎只是倾诉,乐乐不回应。

    阿姨也默默看屋檐、看树叶、看暴雨后湛蓝湛蓝的天……

    一直到乐乐头发都干了,乐乐拉伸一下手臂。

    站了起来,跟阿姨说道:

    “财布施,得财富;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

    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这三种布施的果报,都会受报。

    阿姨,你做善事有福报。

    至于孩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用想那么多。”

    阿姨笑开了,露出满口牙。

    晃着头说道:“嗯,我想开了,他们都那么大了,我也管不了。”

    乐乐和阿姨回了房间。

    乐乐坐在床沿上,想儿子。

    现在出了门,最牵挂的是儿子。

    软乎乎的小东西,萌死了。

    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感觉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有小惊喜。

    但,正如阿姨所说,养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爱给多了,容易变溺爱;

    爱给少了,孩子容易缺爱,学不会爱。

    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的爱,谁能把握的好,都是第一次当父母。

    世界上没有一本工具书,教人怎么当父母。

    她还记得她小时候,父母没时间管,三岁的她被锁在院子里。

    三岁本该是没什么记忆的吧,但是她却记得很清楚。

    她记得她都干了什么。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400多平的四合院里,静悄悄。

    从大通铺的炕上爬起来,她也就比炕高一点。

    滑下炕,去厨房找吃的。

    一般会有干的馍馍,就着水,吃几口。

    然后搬个小凳子,坐在大门口。

    大门是双开门,搭扣锁住,两扇门之间会有一道缝隙。

    她就趴在缝隙口,用一只眼睛,看外面。

    小小的她,视角,只有脚。

    偶尔会有一双脚,匆匆忙忙从门口路过。

    等很久很久,奶奶会来,她认识奶奶的脚。

    因为奶奶的脚被裹过小脚,有些畸形。

    穿布鞋,鞋头突出。

    奶奶蹲下来,她能看见奶奶的脸。

    奶奶会给她带一些好吃的。

    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期待。

    可能是一个苹果,可能是一块发糕,可能是一小碟葡萄干......

    从门槛和门之间的缝隙,放进去,乐乐的小胳膊可以够到......

    六岁开始上学,学校离家有两公里。

    西北冬天的早上,很黑很黑,因为八点多才天亮。

    她六点多要走,和四年级的姐姐。

    两个小女孩,手牵着手,沿着石子路,沿着一条长长的水渠,走去学校。

    地广人稀的地方,路上几乎遇不到同学。

    有一次两个人走着走着,有一个黑影冲她们摇晃过来。

    两个人吓的抱在一起,不敢呼吸。

    等黑影走近,发出“哼哼哼”的声音,两个人的心才开始跳动。

    是一头猪......

    她的记忆里,姐姐对她的照顾,远多于父母。

    但他们——村里其他的父母们,都这样。

    因为穷,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父母们从早到晚辛劳着,他们把一切的辛劳,归因于孩子。

    “都是为了你们!”

    “你们以后要孝顺!”

    ......

    孩子们有一点自我意识,有一点叛逆,就被挂上不孝的标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