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销量猛增(1/2)
有了李励居中牵线,宋清风顺利见到了市日报的总编鲍高阳。
“这个事情,我们日报还没有先例,所以具体怎么收费我需要回去跟大家商讨一下才能答复你。”
宋清风举起酒杯,“应该的,鲍总编肯帮忙我已经感激不尽。”
“既然是李励开口,我总要给他一个面子,嗯,我会尽量给你争取一个合适的价格。”
鲍高阳还是给力的,最后给宋清风争取到的价格是一次两百块,占据五分之一的版面,当然,不是第一版,而是在第二版的左下角给他留五分之一的位置。
这个价格,这个位置,确实是一个大人情了。
宋清风想想自己上辈子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广告费用,真心觉得两百一次跟白捡的一样。
吴建华则是有些咋舌,一次两百,那宋清风想要七次岂不是要一千四?一千四啊,抵得上他将近三年的工资了,这可真是大手笔。
宋清风自然不可能是钱多烧的,市日报是除了省日报和人民日报之外,在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了,很多工薪家庭和机关单位都会订阅一份,看到的人很多,而这些人也是他们食品厂主要的消费群体。
他们在市日报上打广告,那相当于是有了官方背书啊,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宋清风很痛快地付了钱,又买了东西感谢了吴建华陪他跑了这一趟,这才打道回府。
常山和江海听说宋清风打个广告就花了一千四,心疼得直抽抽。
“厂长,咱们能把这钱赚回来吗?”
宋清风很笃定地说道:“肯定能,而且物超所值。”
广告是从5月7日开始打的,第一次是连续三天,也就是三次,剩下的四次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分四周用完,一周一次,这样就能保证起码一个月内,大家都对狼山豆腐这个品牌耳熟能详。
宋清风则是让人在这几天抓紧时间去开拓销路,他自己也带人四处奔走。
但好在忙碌是有收获的,食品厂成功增加了好几家工厂食堂的订单,宋清风也因为辛元白搭上了市里其他供销社的线,跟其中两家签订了采购合同。
5月8号,大队部的电话响了起来,林队长接的。
一开始以为是公社领导打的,谁知道竟然是自称是隔壁县城供销社的主任打的电话,来订购豆制品的。
林队长激动得手都在哆嗦,幸好人还稳得住,仔细登记了对方的信息,还问了对方需要的品类和数量。
“听说你们能送货上门是吧?”
“对,可以送货上门,但需要先打定金,定金是总货款的一成。”
这个规矩是宋清风定下的。
隔着两地,对方一听要先付定金就有些犹豫。
林队长说道:“你应该是在报纸上知道的我们吧?”
“是,我看了市日报,在报纸上看到了你们的消息。”
“所以如果你是在担心我们是骗子,那大可放心,日报都报道了我们的豆腐,我们的厂子怎么也不可能是骗子。这样,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你要是收到货不满意,不影响售卖的部分,我们可以全部拉回来,钱退给你们。或者你亲自上门订货也可以,我们的地址报纸上也写了,咱们两地距离不远,你过来也不费事,你不相信可以亲自过来看看我们食品厂。”
对方一听还愿意退钱,愿意让人上门,其实已经相信了几分,所以最后还是答应汇定金过来。
挂了电话,林队长舒口气,激动地看着宋清风:“厂长,没想到真的有人看到了报纸来订货了。”
宋清风笑了,“这是肯定的,不然我花那么多钱做什么。大队长,淡定,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这果然只是一个开始,接下去的每一天都有人打电话要求订货,还有离得近的,就亲自上门了。
订单陆陆续续,每天都有,积少成多,林队长这段时间因为还要抓大队的种植任务,不是特别清楚,但江海是十分清楚的,这段时间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孙长河则是问宋清风是不是要招人了。
宋清风:“再等等,现在人手两班倒忙得过来,再招人就有些冗余了,而且我们的原料也不够,等他们买原料回来再说扩招的事情。”
孙长河:“行,听你的,不过咱们现在的生意是真好啊,早知道打广告这么有用,咱们去年就该打广告的。”
宋清风失笑,提醒他:“去年咱们就是一个小作坊,就是再招人也没那么多设备,产量跟不上来,订单多了反而是负担。”
“也是,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么一步步来确实更符合实际,厂长,多亏了你啊,不然我哪儿敢想我们竟然还能有厂。”
宋清风淡淡一笑,再次看了看后面的荒地,快了,最迟下半年,酱鸭车间一定会建好。
他在各个车间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他特别注重的卫生问题也没人犯,于是就放心地回家了。
刚踏进家门,一个小身影就迎了上
“这个事情,我们日报还没有先例,所以具体怎么收费我需要回去跟大家商讨一下才能答复你。”
宋清风举起酒杯,“应该的,鲍总编肯帮忙我已经感激不尽。”
“既然是李励开口,我总要给他一个面子,嗯,我会尽量给你争取一个合适的价格。”
鲍高阳还是给力的,最后给宋清风争取到的价格是一次两百块,占据五分之一的版面,当然,不是第一版,而是在第二版的左下角给他留五分之一的位置。
这个价格,这个位置,确实是一个大人情了。
宋清风想想自己上辈子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广告费用,真心觉得两百一次跟白捡的一样。
吴建华则是有些咋舌,一次两百,那宋清风想要七次岂不是要一千四?一千四啊,抵得上他将近三年的工资了,这可真是大手笔。
宋清风自然不可能是钱多烧的,市日报是除了省日报和人民日报之外,在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了,很多工薪家庭和机关单位都会订阅一份,看到的人很多,而这些人也是他们食品厂主要的消费群体。
他们在市日报上打广告,那相当于是有了官方背书啊,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宋清风很痛快地付了钱,又买了东西感谢了吴建华陪他跑了这一趟,这才打道回府。
常山和江海听说宋清风打个广告就花了一千四,心疼得直抽抽。
“厂长,咱们能把这钱赚回来吗?”
宋清风很笃定地说道:“肯定能,而且物超所值。”
广告是从5月7日开始打的,第一次是连续三天,也就是三次,剩下的四次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分四周用完,一周一次,这样就能保证起码一个月内,大家都对狼山豆腐这个品牌耳熟能详。
宋清风则是让人在这几天抓紧时间去开拓销路,他自己也带人四处奔走。
但好在忙碌是有收获的,食品厂成功增加了好几家工厂食堂的订单,宋清风也因为辛元白搭上了市里其他供销社的线,跟其中两家签订了采购合同。
5月8号,大队部的电话响了起来,林队长接的。
一开始以为是公社领导打的,谁知道竟然是自称是隔壁县城供销社的主任打的电话,来订购豆制品的。
林队长激动得手都在哆嗦,幸好人还稳得住,仔细登记了对方的信息,还问了对方需要的品类和数量。
“听说你们能送货上门是吧?”
“对,可以送货上门,但需要先打定金,定金是总货款的一成。”
这个规矩是宋清风定下的。
隔着两地,对方一听要先付定金就有些犹豫。
林队长说道:“你应该是在报纸上知道的我们吧?”
“是,我看了市日报,在报纸上看到了你们的消息。”
“所以如果你是在担心我们是骗子,那大可放心,日报都报道了我们的豆腐,我们的厂子怎么也不可能是骗子。这样,我可以给你一个承诺,你要是收到货不满意,不影响售卖的部分,我们可以全部拉回来,钱退给你们。或者你亲自上门订货也可以,我们的地址报纸上也写了,咱们两地距离不远,你过来也不费事,你不相信可以亲自过来看看我们食品厂。”
对方一听还愿意退钱,愿意让人上门,其实已经相信了几分,所以最后还是答应汇定金过来。
挂了电话,林队长舒口气,激动地看着宋清风:“厂长,没想到真的有人看到了报纸来订货了。”
宋清风笑了,“这是肯定的,不然我花那么多钱做什么。大队长,淡定,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这果然只是一个开始,接下去的每一天都有人打电话要求订货,还有离得近的,就亲自上门了。
订单陆陆续续,每天都有,积少成多,林队长这段时间因为还要抓大队的种植任务,不是特别清楚,但江海是十分清楚的,这段时间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孙长河则是问宋清风是不是要招人了。
宋清风:“再等等,现在人手两班倒忙得过来,再招人就有些冗余了,而且我们的原料也不够,等他们买原料回来再说扩招的事情。”
孙长河:“行,听你的,不过咱们现在的生意是真好啊,早知道打广告这么有用,咱们去年就该打广告的。”
宋清风失笑,提醒他:“去年咱们就是一个小作坊,就是再招人也没那么多设备,产量跟不上来,订单多了反而是负担。”
“也是,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么一步步来确实更符合实际,厂长,多亏了你啊,不然我哪儿敢想我们竟然还能有厂。”
宋清风淡淡一笑,再次看了看后面的荒地,快了,最迟下半年,酱鸭车间一定会建好。
他在各个车间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他特别注重的卫生问题也没人犯,于是就放心地回家了。
刚踏进家门,一个小身影就迎了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