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流言满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李承乾是因为李泰才受罚的,什么两个皇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将之前花满楼的事拉扯出来,说两人一直有龃龉是因为抢一个花魁。

    众说纷纭,且越说越扯,长孙皇后见此不得不出面旁敲侧击警告一番,众人的讨论声音才渐渐小了些。

    可即使如此,李泰与李承乾关系微妙的言论,却是已经从大营深处,插上翅膀飞到了街头巷尾。

    “四殿下年纪小小已经身负盛名,我觉得陛下应该要考虑一下重新立太子的事了。”

    “说的轻巧,你以为废除太子另立是小事?那太子又没犯什么大错,你们乱嚼什么舌根。”

    “听说太子嫉妒成性,心性不行。”

    “你亲眼看见了?说的煞有其事的。”

    “……”

    此种言论,在群众中愈演愈烈,最后传回了李世民的耳中。

    他没料到自己就是罚李承乾去宗正寺劳改三个月,磨砺心性这事,最后会演变成如此局面。

    长孙无忌站在桌案前,看着李世民一脸阴郁,道:“陛下,眼下之计,不如将太子为何受罚的风声放一点出去,也好堵住众人的猜忌。”

    李世民无语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说什么?

    太子对弟弟心生嫉妒,于是想动手打人?

    还是说自己教育他心胸开阔,反被误会一心偏爱李泰?

    李世民道:“辅机,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会不知道缘由?这话你怎么还说得出口。”

    闻言,长孙无忌沉默了。

    他确实在事情发生当天,就从自己的好大儿嘴里听说事情的始末,他一开始还只是担忧李承乾从此会跟李泰划分阵营,争个高低输赢。

    如此局面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

    如果跟李承乾争夺皇位的是其他皇子,他到愿意助李承乾一臂之力,巩固长孙家的地步。

    可那人若是李泰,事情就复杂了。

    二人一母同胞,都流淌着长孙家的血,若是真争斗起来,那可是真正的手足相残了,别说李世民,就是长孙无忌都不愿见此情景。

    是以,最近几日不止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为孩子的事头疼,就连长孙无忌也是日夜难安,想着该如何化解二人之间的矛盾。

    却不曾想,短短数日,事情竟然发酵到如此地步,说是人尽皆知都不为过了。

    是以长孙无忌刚得到消息,就立即进宫面见了李世民,结果二人此时也只有相顾无言的份。

    沉默良久,长孙无忌率先打破沉默,道:“那总得有点动静,不能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啊,万一有人趁人之危在中间搞阴谋,后果可不堪设想。”

    “你以为朕不知道吗?可这事这么急的来?”李世民双手抱臂,一脸无语的将那天早上的事说了。

    长孙无忌听完,一脸震惊:“高明已经憎恨青雀到如此地步了?!”

    “以前怎么从未发现?他们两个不是一直挺好的吗?”

    “上次花满楼的事,不是还互相打掩护了……”

    说着说着,长孙无忌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暴露了什么,立即住嘴了。

    李世民幽怨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道:“看来辅机什么都知道啊。”

    长孙无忌有些尴尬的抠了抠手,道:“那个……臣也是在事情过了之后才知道的。”

    李世民冷哼一声,却已经无力去纠结已经过去的事,眼下的事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万一传闻越演越烈,被虎视眈眈的吐蕃人和突厥人知道得知,以为皇宫出了内乱,借此机会攻打边境,那又得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命丧黄泉啊。

    这时,王德进了甘露殿。

    “陛下,房大人和杜大人前来求见。”

    李世民正想找二人来商量对策,闻言赶紧放人进来。

    房玄龄一进殿,看长孙无忌也在,猜到他估计也是为的太子之事来的,但还是开口问道:“长孙大人是为太子和魏王的事来的吗?”

    长孙无忌斜了他一眼,道:“你不是为这事来的?”

    “行了。”李世民现在已经毫无心情听没用的话,直接道:“玄龄,如晦,现在大街小巷上流言蜚语闹上天,你们快帮朕想想对策。”

    杜如晦道:“陛下,臣也是一脑袋雾水,可外界传闻铺天盖地,才跟玄龄一起进宫来询问的。”

    房玄龄也道:“是啊,臣等到现在都不知道太子为何受罚,陛下又为何将魏王提前带回宫中,就是想出主意也无从下手啊。”

    李世民:“……”

    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两个不像是来问事情的,反而像是来吃瓜的?

    但事已至此,纸是包不住火了,二人迟早也会知道,便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让他将事情简短说了。

    听完,房玄龄一脸意犹未尽,道:“李统领怎么能打晕太子呢,一桩事就这么悄无声息了。”

    李世民无语了。

    “房相,你确定你是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