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数学能力,在生活中的真正应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楼梯拐角处。

    苏阳对周霄和胡浩霖说:

    “首先,数学就是物理和化学的基础。”

    “比如物理中,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速度v*时间t,这种公式就是利用数学的抽象概念推导出来的。”

    “如果你数学学得很差,那么物理、化学这两样理科,大概率很难学得好。”

    “第二,依据运算法则解决问题,是我们平时在数学中积累的能力。”

    “你们会问,连运算法则都需要积累吗?”

    “我们不是从上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运算法则了吗?”

    “对,我们从一上学就开始接触运算法则,就是为了能够应用到其他学科。”

    “物理、化学就不用说了。”

    “在生物中,研究遗传病,需要概率计算。”

    “政治中,有经济计算的问题,地理也要计算时差。”

    “这些计算,不只需要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清晰的计算思路。”

    周霄和胡浩霖点头。

    周霄又问:

    “可是苏老师,这些不就是数学在各个学科上的应用吗?我们毕业以后,到了社会上,还能用到数学吗?”

    苏阳弯弯眼睛:

    “以后生活中当然能用的上了。”

    “数学培养你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周霄,假如你已经毕业了,上班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漫画家。”

    “为了赶交漫画稿子,你连续一个月都没好好休息。”

    “一个月之后,你交完稿,一站起来差点晕倒。”

    “你发现这段时间一直在工作,体质太差了,该怎么办呢?”

    “为了增加身体素质,你立刻想起来要去健身房运动。”

    “然后,你就在最近的健身房办了一张健身卡。”

    “健身教练向你推荐:单次运动80块钱,现在办一年的会员卡,需要2000块钱,办两年的会员卡需要3000块钱。”

    “周霄你要选哪种?”

    周霄想了想:

    “那我肯定是要办两年的啊!这样一年的会员卡,才合1500块钱,是最便宜的。”

    苏阳朝他摆摆手:

    “不,你选择了最费钱的。”

    周霄:

    “不可能啊!”

    “我就算数学再差,也会算这道题!”

    “去健身房一次80块钱,80*25=2000块钱。如果办了一年的会员卡,我只要去25次,就可以把这个钱赚回来了。”

    “两年的会员就更合适了,一年会员费才合到1500块钱,一年中我只要去19次,就可以回本了。”

    苏阳弯弯眼睛:

    “你这只是单从数字上来计算价格罢了。”

    “但是逻辑分析,是让你考虑到符合各种实际情况的办法。”

    “因为你想要身体健康,所以想到了健身,所以选择了办卡。因为看上去办两年的卡更合适,你就花了3000块钱办了这个健身卡。”

    “这是没有逻辑的思考方式。”

    “但正常有逻辑的思考方式是:”

    “你想要健康的身体,就要罗列出几条方案出来,横向比对,不能只想到去健身房啊?”

    “第一种方法,去健身房。”

    “第二种方法,可以跑步运动。”

    “第三种方法,可以保持健康饮食。”

    “第四种方法,平时工作忙,在上班期间,用手机定个闹铃,定时做个健身操。”

    “在这些方案列出来之后,你要考虑哪一种方案比较适合你,哪个方法更省钱,那个方法更容易让你有效地坚持下去。”

    “也可以选择多个方法同时进行。比如可以早上跑步,上班时做个健身操,晚上保持健康饮食,周末去健身房。”

    “一般只办健身卡的人,都是前几次去的时候想迅速达到效果,拼命运动,结果因为过度运动导致身体酸痛,很难坚持下去。”

    “再加上工作忙,一有时间还需要回家看望父母,或者跟女朋友约会,或者跟朋友聚餐。”

    “健身房去过几次都不会再去了,甚至可能一年连十次都不会超过,平白浪费钱。”

    周霄皱皱眉:

    “苏老师,你说的这个我理解了。”

    “可是,你说的这些,真的是学数学锻炼出来的能力吗?”

    苏阳:

    “当然了!”

    “每次做复杂的数学应用题,你是不是得先想到,这道题给的这几个条件,可能需要用到哪些公式。”

    “然后再横向比对,哪几个公式更适合这道题。这个公式下一步,可以衔接哪个公式,再衔接什么算法,最终一步一步解出正确的答案。”

    “你看,解一道题的步骤,是不是跟你选择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