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不要总统府了?(3/4)
门20毫米机关炮?”
“九门。”
“好。我再给你们补充一部分。”
张庸查看系统。
安排系统送货。
结果发现只能送十五门20毫米机关炮。
能量不足。
可能是没打仗?
好像需要打仗才能补充能量。
仗打得越激烈,补充能量越多。能安排的武器越多。
今天一个白天,日寇都没有发动攻击。所以,系统吸收到的能量不够多。有心无力。
看来,还是要主动出击。
主动出去灭杀日寇。哪怕消灭一个大队也是好的。
不知道日寇的前锋,距离金陵还有多远?自己要不要带着67军主动出击,杀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谢谢!”
吴克仁抖擞精神。
张庸没再说什么,挂掉电话。
想了想。
自己在金陵,还有什么熟人?
王耀武?
他的51师在金陵附近吗?
摇头。51师不是他张庸负责督察的部队,还是算了。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其他大佬都没插手67军。
他也得守规矩。不能轻易插手其他部队。
除非是统帅部有明确的指令,要求自己去临时接管某个部队。
注意,是临时的。
比如说接管朱绍良的中央兵团。
一旦完成任务,立刻离开。指挥权也重新回到统帅部的手上。
转头看着刘真真。
“我能发布什么命令吗?”
“当然可以。”
“那我想要从67军调一个连过来,需要什么操作?”
“您直接下令即可。参谋会通知67军执行命令,并且通知宪兵司令部放行。但是需要书面命令。”
“好。来人。”
张庸提高语调。
一个参谋立刻来到他面前。
拿着文件夹,随时做记录。
“命令67军立刻抽调一个连到来总统府。”
“是。”
参谋迅速记录在案。
然后将文件夹递给张庸。
命令已经写好。
张庸将白纸上面的空白区域划掉。
在命令后面加上一个“完”字。以免被人钻空子。
战争时代,有些事情,不好说。
是他发布的命令,他当然会承担责任。老蒋的黑锅,他都能扛得住。
但是,如果不是他的命令,他才不管。
签字。
参谋转身去传令。
张庸想了想,注意力来到外面的高炮上。
三十门20毫米速射炮,十几门37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摆在这里似乎有点浪费啊!
不如分散到其他部队去?
“刘真真。”
“专员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外面的高炮,属于谁指挥?”
“当然是归属总统府指挥。现在您就是指挥官。”
“确定吗?”
“专员大人,总统府的防空系统是单独的。其他任何人不许抽调这里的高射炮。”
“那我如果要将高射炮调给其他部队呢?”
“书面命令。”
“我明白了。”
张庸若有所思。
特别强调书面命令。本身就是拦路虎。
有很多事情,只能说,或者意会,不能宣之于口。更加不能公开记录在案。
否则,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倒查回来,就是妥妥的证据。
如果各派相争,这些书面命令也会成为互相攻讦的借口。
所以,一般的大人物,都很少用个人名义下命令的。都是用集体名义。比如说用统帅部的名义。
其实,大家都知道,统帅部就是老蒋自己专权。其他人都是陪衬。根本没有决定权。就是个傀儡。但是,他用这个名义,以后别人要攻讦,也很难攻讦到他本人的身上。
但是!
他张庸无所谓!
我就用个人的名义下命令!
只要是我下的命令,统统书面!统统签名!
谁要不爽,可以攻讦。
不在乎。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八路不要我,我去做首富。
就凭自己目前的各种辅助手段,去做个首富,不难吧?
等在外面赚够钱了,暗中帮助一下新中国。等改革开放以后,再回来看看。哈哈。说不定可以走VIP通道哦……
爽死!
大笔一挥,签署命令。
下令将所有的20毫米机关炮,全部调给67军。
“九门。”
“好。我再给你们补充一部分。”
张庸查看系统。
安排系统送货。
结果发现只能送十五门20毫米机关炮。
能量不足。
可能是没打仗?
好像需要打仗才能补充能量。
仗打得越激烈,补充能量越多。能安排的武器越多。
今天一个白天,日寇都没有发动攻击。所以,系统吸收到的能量不够多。有心无力。
看来,还是要主动出击。
主动出去灭杀日寇。哪怕消灭一个大队也是好的。
不知道日寇的前锋,距离金陵还有多远?自己要不要带着67军主动出击,杀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谢谢!”
吴克仁抖擞精神。
张庸没再说什么,挂掉电话。
想了想。
自己在金陵,还有什么熟人?
王耀武?
他的51师在金陵附近吗?
摇头。51师不是他张庸负责督察的部队,还是算了。
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
其他大佬都没插手67军。
他也得守规矩。不能轻易插手其他部队。
除非是统帅部有明确的指令,要求自己去临时接管某个部队。
注意,是临时的。
比如说接管朱绍良的中央兵团。
一旦完成任务,立刻离开。指挥权也重新回到统帅部的手上。
转头看着刘真真。
“我能发布什么命令吗?”
“当然可以。”
“那我想要从67军调一个连过来,需要什么操作?”
“您直接下令即可。参谋会通知67军执行命令,并且通知宪兵司令部放行。但是需要书面命令。”
“好。来人。”
张庸提高语调。
一个参谋立刻来到他面前。
拿着文件夹,随时做记录。
“命令67军立刻抽调一个连到来总统府。”
“是。”
参谋迅速记录在案。
然后将文件夹递给张庸。
命令已经写好。
张庸将白纸上面的空白区域划掉。
在命令后面加上一个“完”字。以免被人钻空子。
战争时代,有些事情,不好说。
是他发布的命令,他当然会承担责任。老蒋的黑锅,他都能扛得住。
但是,如果不是他的命令,他才不管。
签字。
参谋转身去传令。
张庸想了想,注意力来到外面的高炮上。
三十门20毫米速射炮,十几门37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摆在这里似乎有点浪费啊!
不如分散到其他部队去?
“刘真真。”
“专员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外面的高炮,属于谁指挥?”
“当然是归属总统府指挥。现在您就是指挥官。”
“确定吗?”
“专员大人,总统府的防空系统是单独的。其他任何人不许抽调这里的高射炮。”
“那我如果要将高射炮调给其他部队呢?”
“书面命令。”
“我明白了。”
张庸若有所思。
特别强调书面命令。本身就是拦路虎。
有很多事情,只能说,或者意会,不能宣之于口。更加不能公开记录在案。
否则,以后如果有什么事,倒查回来,就是妥妥的证据。
如果各派相争,这些书面命令也会成为互相攻讦的借口。
所以,一般的大人物,都很少用个人名义下命令的。都是用集体名义。比如说用统帅部的名义。
其实,大家都知道,统帅部就是老蒋自己专权。其他人都是陪衬。根本没有决定权。就是个傀儡。但是,他用这个名义,以后别人要攻讦,也很难攻讦到他本人的身上。
但是!
他张庸无所谓!
我就用个人的名义下命令!
只要是我下的命令,统统书面!统统签名!
谁要不爽,可以攻讦。
不在乎。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八路不要我,我去做首富。
就凭自己目前的各种辅助手段,去做个首富,不难吧?
等在外面赚够钱了,暗中帮助一下新中国。等改革开放以后,再回来看看。哈哈。说不定可以走VIP通道哦……
爽死!
大笔一挥,签署命令。
下令将所有的20毫米机关炮,全部调给67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