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遗书(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近火。

    但是眼前就有水。

    浙省警察学院,向来都是处座培训特工的大本营。

    张庸之前带的警校生,都是出自这里。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徐恩曾的确是带来了不少人。还争取到了保安队的支持。但是,处座在杭州也有人啊!

    之前好像有人跟张庸介绍过,这个浙省警官学校,每年在校生,至少在500人以上。招收的多半都是浙省本地的子弟。其中,家在杭州附近的不少。临急临忙的通知回来,应该也有一百几十人吧!

    如果真的有一百几十人,他怕个卵的徐恩曾。

    直接正面冲突他都敢。

    打日谍,打党务调查处,他永远冲在第一线。真的。打人太过瘾了。

    “你现在马上过去。”

    “是。”

    “沈醉就在那里。他会配合你的。”

    “明白了。”

    张庸心头一动。

    沈醉?

    又一个大佬准备登场?

    好,好,人越多越好。

    “不过,沈醉不会亲自参加行动。你带的都是警校生。”

    “是。谢谢处座。谢谢科长。”

    张庸心知肚明。

    沈醉也是老资格。好像和余乐醒还有点亲戚关系。

    如果让沈醉接受他张庸的指挥,肯定有些别扭。除非是沈醉自己愿意。好像是之前的余乐醒那样。

    然而,这种事,可遇不可求。

    处座和毛人凤充分考虑到他的资历,于是只调给他警校生。

    在那些初出茅庐的警校生面前,他张庸也算是“老资格”。完全指挥得动。不会有人故意阳奉阴违什么的。

    坦白说,处座这样安排,的确是煞费苦心。

    须知道,这样做,如果张庸有野心的话,很容易尾大不掉的。

    处座的基本班底,就是这样形成的。

    自己带出来的人,当然是听自己的。

    这是果党特色。

    军队也是如此。

    私人关系非常紧密。比其他什么都强。

    不过,考虑到他张庸实在太年轻,就算也野心,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事。何况,他张庸风评一向不好……

    唔,想多了。

    再次感谢。然后急匆匆的带着队伍来到警察学校。

    浙省警官学校在上杭江,说远也不算远。说近也不算近。即使开车,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

    之所以选择这么偏僻的地方,主要是里面有个特务培训班。

    在当时,特务还不算是贬义词。是特别任务的简称。当时红军里面也是有特务团的。

    特别任务,顾名思义,就是得掌握拳脚、射击、爆破、刺杀、下毒、伪装等特殊的课程。也就是间谍的雏形。

    来到学校门口。发现这里寒风呼啸,有点荒凉。

    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曾经的特务处人员主要培训基地。特务处很多骨干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通报。说明来意。

    很快,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出现。自我介绍,他就是沈醉。目前是学校训导主任。

    “你好,沈主任。打扰你了。”

    “张队长果然一表人才。鼎鼎大名,如雷贯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过奖,过奖!”

    客套一番。张庸跟着沈醉进入学校内部。

    发现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操场上,在主席台的前面,肃然站立着一百多个青年人。

    都穿着军装。还没换中山装。也没有武器。

    明白了。他们就是被临时紧急召唤回来的。是警官学校在杭的所有人员。也是他张庸马上就要带走的生力军。

    北风很大。

    气温很低。

    <div  class="contentadv">        所有人的眼口鼻都冻得通红。

    或许外人觉得这样傻乎乎的站着,是很傻的行为。完全没必要。

    以前,张庸也是这么觉得的。

    觉得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在温室里面呆着。

    然而,在经历过生死存亡之后,张庸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想法。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考验。

    因为以后执行任务,他们要面临的困难,比现在要艰苦得多。

    他们不是普通人。

    他们是复兴社特务处培训出来的。

    也是以后军统的骨干。

    从现在开始算起,到38年军统正式成立,还有两年时间。

    然后从38年到45年,足足八年。

    这十年的时间,是他们人生当中最美好的十年。但是,他们的美好人生,都将在残酷的战斗中慢慢的消耗掉。

    尤其是淞沪会战失败以后。可能每天都会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