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紧急降温(1/2)
当林高阳听到护士没带气切包时,心里咯噔一下。
无法气管插管,又没有气切包,长时间不能开放气道,等待伤员的,只有无尽的绝望和死亡。
“救救…我。”
强烈的求生欲,让原本昏迷的伤员,突然被憋醒。
男人表情狰狞可怕,眼神依旧透着对生的渴望。
只要一息尚存,他都要拼了命的活下去。
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妻女,身为顶梁柱的他,绝对不能死。
这时,他耳边响起坚定的声音,隐约中,刺眼的阳光下,一道岿然不动的身影,屹立在他的眼前。
“不用慌,帮我准备注射器,盐水,导丝……”
肖晨光临危不乱,指挥随车护士,准备相关用物。
在看到肖晨光取出穿刺针的那一刻,身旁的林高阳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环甲膜穿刺术。
这是用于紧急上呼吸道梗阻时,为了尽快开放气道,选择的一种穿刺手段。
新版教科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困难。
定位、材料、操作缺一不可。
而这几项,在林高阳的认知中,似乎胜利医院还没有引进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对于外科医生,即使操作再厉害,如果没有趁手的工具,一切还是徒劳。
“老板,你是要做环甲膜穿刺术?”
林高阳不确定的问道。
“没错!”
肖晨光戴好手套,在伤员脖颈皮肤上快速消毒。
“既然没有切开包,就用环甲膜穿刺技术替代,只要能解除伤员的气道梗阻,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
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症之一,就是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不具备气管切开条件时,所采用的手段。
只不过这项技术,需要搭配环甲膜的穿刺专用套件才方便使用。
但这个年代,医院专用套件的普及率远远达不到要求。
所以肖晨光的想法也很简单。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所需物品就地取材,有什么用什么。
“肖主任,盐水抽好了。”
护士根据肖晨光的要求,将物品准备齐全。
虽然她不清楚环甲膜穿刺是什么,操作难度有多大。
但如果是肖晨光来做的话,一定没问题。
“行,这些物品你再用碘伏消一下,一会备用。”
肖晨光嘱咐完,侧身看向林高阳。
“高阳,给病人取平卧位,肩胛下垫枕,头尽量往后仰,充分暴露气管。”
“明白。”
林高阳不敢耽搁,他找来枕头,单手托住伤员颈后,用力一抬。
强劲的爆发力,差点把伤员的整个上半身都架了起来。
将近二百斤的身体,说抬就抬,还是单手,这可把肖晨光看的眼皮直跳。
“轻点,轻点,好好好,可以了,留点力气。”
肖晨光扶住伤员,跟林高阳一起摆体位。
不得不说,力气大真的管用。
原本按照伤员的情况,肩下垫枕这一个操作,起码需要两三个人协同操作。
但此刻的林高阳,一人搞定,不但速度快,垫枕的角度、位置也刚刚好。
这让肖晨光可以迅速展开接下来的操作。
食指按在伤员的喉结处,上下滑动,开始定位穿刺点。
“老板,他脖子这么肿,还能摸到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吗?”
林高阳作为胸心外科的医生,对于气道结构的认知,相比较其他医生,要扎实许多。
一般环甲膜穿刺,是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薄膜进行操作。
正常人摸向自己的喉咙,能按压向下,引起恶心、咳嗽的软组织,一般就是环甲膜。
但眼前的伤员,是个短脖子,加上皮肤灼伤肿胀,原本的生理构造被遮盖。
想要准确定位,显得非常困难。
面对林高阳的担忧,肖晨光没有说话,手指传来的触感,让他意识到寻常的定位方法,对眼前的伤员不起作用。
肖晨光立马将手掌竖立,手尖合拢,小指快速找到伤员的胸骨上窝。
及锁骨下缘与胸骨柄上方相连接的凹陷点。
随着轻轻下压,此刻相邻食指所指向的区域,就是环甲膜。
“这是什么定位法?”
一旁的林高阳看的目瞪口呆,他在教科书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此时肖晨光用的定位法。
“注射器,刀片,准备穿刺。”
肖晨光提醒了一句,护士递上来的空针,此刻管腔内注满了无菌盐水。
拔开针帽,根据定位点,斜角45°进针。
钢针刺开皮肤,穿过组织,一路向下,直到针头没入颈部一半的时候,呈有无菌盐水的管腔里突然开始泛起水泡。
无法气管插管,又没有气切包,长时间不能开放气道,等待伤员的,只有无尽的绝望和死亡。
“救救…我。”
强烈的求生欲,让原本昏迷的伤员,突然被憋醒。
男人表情狰狞可怕,眼神依旧透着对生的渴望。
只要一息尚存,他都要拼了命的活下去。
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妻女,身为顶梁柱的他,绝对不能死。
这时,他耳边响起坚定的声音,隐约中,刺眼的阳光下,一道岿然不动的身影,屹立在他的眼前。
“不用慌,帮我准备注射器,盐水,导丝……”
肖晨光临危不乱,指挥随车护士,准备相关用物。
在看到肖晨光取出穿刺针的那一刻,身旁的林高阳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环甲膜穿刺术。
这是用于紧急上呼吸道梗阻时,为了尽快开放气道,选择的一种穿刺手段。
新版教科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困难。
定位、材料、操作缺一不可。
而这几项,在林高阳的认知中,似乎胜利医院还没有引进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对于外科医生,即使操作再厉害,如果没有趁手的工具,一切还是徒劳。
“老板,你是要做环甲膜穿刺术?”
林高阳不确定的问道。
“没错!”
肖晨光戴好手套,在伤员脖颈皮肤上快速消毒。
“既然没有切开包,就用环甲膜穿刺技术替代,只要能解除伤员的气道梗阻,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
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症之一,就是在紧急情况下,现场不具备气管切开条件时,所采用的手段。
只不过这项技术,需要搭配环甲膜的穿刺专用套件才方便使用。
但这个年代,医院专用套件的普及率远远达不到要求。
所以肖晨光的想法也很简单。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所需物品就地取材,有什么用什么。
“肖主任,盐水抽好了。”
护士根据肖晨光的要求,将物品准备齐全。
虽然她不清楚环甲膜穿刺是什么,操作难度有多大。
但如果是肖晨光来做的话,一定没问题。
“行,这些物品你再用碘伏消一下,一会备用。”
肖晨光嘱咐完,侧身看向林高阳。
“高阳,给病人取平卧位,肩胛下垫枕,头尽量往后仰,充分暴露气管。”
“明白。”
林高阳不敢耽搁,他找来枕头,单手托住伤员颈后,用力一抬。
强劲的爆发力,差点把伤员的整个上半身都架了起来。
将近二百斤的身体,说抬就抬,还是单手,这可把肖晨光看的眼皮直跳。
“轻点,轻点,好好好,可以了,留点力气。”
肖晨光扶住伤员,跟林高阳一起摆体位。
不得不说,力气大真的管用。
原本按照伤员的情况,肩下垫枕这一个操作,起码需要两三个人协同操作。
但此刻的林高阳,一人搞定,不但速度快,垫枕的角度、位置也刚刚好。
这让肖晨光可以迅速展开接下来的操作。
食指按在伤员的喉结处,上下滑动,开始定位穿刺点。
“老板,他脖子这么肿,还能摸到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吗?”
林高阳作为胸心外科的医生,对于气道结构的认知,相比较其他医生,要扎实许多。
一般环甲膜穿刺,是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薄膜进行操作。
正常人摸向自己的喉咙,能按压向下,引起恶心、咳嗽的软组织,一般就是环甲膜。
但眼前的伤员,是个短脖子,加上皮肤灼伤肿胀,原本的生理构造被遮盖。
想要准确定位,显得非常困难。
面对林高阳的担忧,肖晨光没有说话,手指传来的触感,让他意识到寻常的定位方法,对眼前的伤员不起作用。
肖晨光立马将手掌竖立,手尖合拢,小指快速找到伤员的胸骨上窝。
及锁骨下缘与胸骨柄上方相连接的凹陷点。
随着轻轻下压,此刻相邻食指所指向的区域,就是环甲膜。
“这是什么定位法?”
一旁的林高阳看的目瞪口呆,他在教科书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此时肖晨光用的定位法。
“注射器,刀片,准备穿刺。”
肖晨光提醒了一句,护士递上来的空针,此刻管腔内注满了无菌盐水。
拔开针帽,根据定位点,斜角45°进针。
钢针刺开皮肤,穿过组织,一路向下,直到针头没入颈部一半的时候,呈有无菌盐水的管腔里突然开始泛起水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