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看我把谁找来帮你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肖晨光一个箭步,来到治疗车前,已经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空安瓶。

    80万单位的青霉素赫然在列。

    那股特有的青霉素味儿已经飘进了肖晨光的鼻腔。

    过敏性休克,几乎瞬间,肖晨光已经诊断出家属目前的状况。

    “把治疗车推出去,病房开窗通风,家属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氧气开大,调至10L\/分。”

    “0.1%盐酸肾上腺素1ml,皮下注射,情况不缓解,每半小时再注射0.5ml肾上腺素。”

    青霉素导致的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几乎刻在了肖晨光的脑子里。

    “青霉素过敏?!”

    当肖晨光把抢救措施讲出来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愣住了。

    他们明白青霉素过敏的危害,也知道该怎么抢救。

    这也是为什么,当医生开抗生素,护士去打针做皮试前,都会提前问一句,有没有过敏的情况。

    因为过敏严重的,真的会导致瞬间的死亡。

    可现在。

    做皮试的患者一丁点事儿没有,怎么陪床的家属却出现这么严重的青霉素过敏。

    这也太不常见了吧。

    虽然心里有百分疑惑,但医护人员在此刻依旧展示出抢救时,该有的果断。

    治疗车直接被责任护士推出去好远,推着抢救车的护士,从里面快速拿出肾上腺素,掰开、抽吸,给家属皮下注射。

    因为情况紧急,所有人执行的都是口头医嘱,但没有人在此刻犹豫,整个抢救工作快速、有效。

    “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改善呼吸抑制,给支地塞米松,激素治疗,盐酸异丙嗪25mg,抗过敏。”

    医嘱还在快速下达,肖晨光看着有些好转的家属,一直守在她身旁,不曾离开。

    像眼前这种情况,确实很罕见。

    一般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都是在做青霉素皮试后,穿刺点皮肤20分钟内,出现明显的红肿、硬结。

    稍微严重一点的,全身皮肤会出现红疹、荨麻疹。

    只有极少数过敏的患者,有呼吸、循环的改变,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但这都是直接接触青霉素后的不良反应。

    至于间接接触导致的过敏反应,可以说绝无仅有。

    甚至有的人,在医院临床干一辈子,也见不到一个这样的病历。

    但少,不代表没有。

    肖晨光在很早以前,就碰到过一例。

    那是他在急诊值班的时候,病人外伤,需要用抗生素。

    由于病人也不清楚过敏史,当时护士接到医嘱,正在治疗室内配皮试液。

    因为操作不慎,有一些皮试液不小心撒到了地上。

    那股气味儿顺着风,飘到了在门口等待做皮试的病人面前。

    一百六七十斤的壮汉,说倒就倒,当场就晕了过去。

    谁喊都不管用,安静的像个宝宝。

    这可把当时在治疗室配药的护士吓得魂都散了。

    所幸壮汉晕了一会,就醒了,自那以后,每当那个护士做皮试前,都要反反复复,刨根问底的要病人的过敏史,就是为了防止发生过敏性休克。

    这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家属逐渐清醒。

    虽然看上去还有些虚弱,嘴唇也有点白,但已经能遵嘱回答问题。

    随着危机解除,众人这才彻底的放下心。

    而刚刚已经吓傻眼的病人,这才反应过来。

    “我说她以前晕针,怎么越粗的针越没事儿,越细的针越容易晕,原来她晕的不是小针,而是做皮试用的青霉素。”

    一想到这,病人也有些心有余悸,感情家属这么多年陪他看病,都是在刀尖上行走啊。

    “大夫,谢谢你,我...也不知道,原来我青霉素过敏。”

    当家属得知刚才的情况后,立马对肖晨光表示了感谢。

    经过这个小插曲,普外科的众人,也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青霉素还能隔着味儿引起过敏。

    同时对肖晨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

    “刚刚多亏了有肖主任在,要不然我还以为家属是怎么了。”

    “对啊,像这种过敏性休克,如果当时没有明确的诊断,很有可能会出事的。”

    “真是太可怕了,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而且还不是直接接触的过敏,干咱们这行,还真是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毕竟什么样的病人都有,放不住啊。”

    刚忙完的小护士,聚在护士站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肖晨光见状,也没说什么,像刚才的事情,其实算偶然事件。

    但做医生的,即便面对这种偶然事件,也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

    因为一旦发生,就是必然事件,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每当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肖晨光都会记录下来,方便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