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歼灭计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惩戒军火炮射程内,如果惩戒军在士兵过江时炮击……”

    “这你不用管,尽管去下令,把部队全部投送至北岸,速度一定要快!”

    看起来小野一木无视了惩戒军的炮火,可在发动这次行动前,他们就对惩戒军进行了一波操作。

    多门二郎的参谋分析认为,在拥有更大口径重炮之前,想打下惩戒军高地不太可能,而惩戒军高地位置又十分紧要,火炮能控制嫩江大桥,这会让进攻东北军的部队腹背受敌。

    多门二郎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他如果不想受到弹劾,就必须在战场获取足够分量的功绩,以掩盖丢失重炮的过错。

    在他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一个主管情报的参谋提出意见,认为可以对惩戒军用攻心之计。

    惩戒军自称来自民间,不受民国政府的管辖,民国政府那位对惩戒军是抱有恶意的。

    情报机关分析认为,惩戒军这样不属于任何政治势力的军队,在民国政府眼里相当危险,没有任何势力更容易成为任何势力,只要被某方军阀拉拢,惩戒军很可能成为军阀的走狗。

    更何况现在惩戒军在民国民间有了不小的名望,各种大小报社不停地印发有关惩戒军的消息,如此大的舆论,让民国政府感到不安,感觉又有新的军阀要崛起了。

    鬼子情报参谋还找出几份民国政府签发的命令,这些是隐藏在民国政府中的特工和汉奸提供的机密情报,其中一份是命令马占山部的东北军收缴惩戒军的武器装备,并将连以上军官收押,把惩戒军定义成了非法武装。

    情报军官建议,把这份文件的内容给惩戒军看看,或许能挑起惩戒军和东北军的矛盾,毕竟他们进攻惩戒军这么久了,东北军还一炮未发,这难道不是证明双方关系本就不融洽吗?

    多门二郎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人将民国政府的命令送给惩戒军。

    不过送信队伍刚出发没多久就有鬼子兵汇报,送信使者都还没上高地就被打死了,多门二郎那个气啊,没办法,又呼叫了轰炸机,用空投宣传单的方式把信件送到了高地。

    宣传单详细说了民国政府对惩戒军的态度,提到东北军要卸除他们的武装,如果惩戒军愿意,关东军愿意接收他们,并给士兵每人10个大洋,排以上军官每人500大洋,李剑锋5万大洋,李卫国10万大洋。

    小野一木不知道这些传单是否起了作用,但他的部队4000多人全部过桥了,并且快速抢占桥头阵地设立桥头堡,惩戒军依旧没开火。

    小野一木觉得妥了,惩戒军上当了,他立马让后勤部队赶着骡马过江,将补给和重机枪送过江继续攻击。

    那么惩戒军真的被鬼子挑拨离间了吗?当然不可能,鬼子用轰炸机丢传单的时候,李卫国就猜到鬼子是要进攻东北军阵地了,那时李卫国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鬼子进攻部队放到江对岸去,关门打狗,把他们全部吃掉!

    这个计划让李卫国狠狠的心动了,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能把鬼子的进攻部队歼灭,鬼子2万大军可能会直接崩溃!

    不过关门打狗的计划有两个要点,门关不关得起来?打狗的棒子硬不硬?

    门倒是肯定关得起来,惩戒军对准嫩江大桥的火炮有10多门,加上四门重炮,能将桥面炸成一片轰炸区!

    但问题就在于打狗的棒子到底能不能打死狗,还有挥舞棒子的人愿不愿意?

    东北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愿变数太大,虽然马占山上一世打出了满分战绩,可是现在他们提出把鬼子关门打狗,鬼子发现陷入死地,恐怕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打这种战,哪怕有提前准备都会损失惨重,古人都知道攻城时要围三缺一,就是不要让城内守军产生决死之心,东北军要是知道惩戒军搞了这么个大雷让自己来拆,会不会有意见?鬼子的挑拨离间会不会成真?

    李卫国觉得自己胡思乱想没用,他决定派出李剑锋,让他悄悄过江去找马占山商议,如果东北军不愿意就算了。

    李剑锋多次出现在记者的镜头里,还挂着惩戒军自己设计的少校衔,被外界猜测是惩戒军的二把手,派他去分量肯定是够的。

    等马占山听李剑锋说完计划,沉默了很久,鬼子战斗力本来就强,一但使其陷入死地,鬼子为了求活,怕是会爆发出数倍的战斗力,东北军恐怕会死伤惨重。

    李剑锋在一边小声说道:“这只是李团长的个人意见,东北军如果有其他部署可以无视,我们接着照原来的部署打,东北军也可以按照原有计划布防。”

    这话本是证明惩戒军并无逼迫之意,却让马占山牛眼一瞪,拍桌子起身骂道:“他奶奶滴!瞧不起人?这么大的生意我马占山能不做?干了!!”

    他立马开始部署,抽调嫩江大桥正对面阵地上的士兵,使其形成空虚假象,让鬼子能冲进这片预设屠杀圈,到时阵地上的东北军士兵向两侧阵地假意撤退,让鬼子后续部队能跟进。

    这个计划十分危险,现实情况错综复杂,假撤退很容易演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