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以工代赈,这才是赈灾的王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嗡!

    随着武曌这一番话,整个金銮殿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这轻飘飘的声音,清晰的响彻在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

    “临江城粮价跌至七十文一斗?”

    短暂的震惊后,百官的议论声差点掀翻了整个金銮殿。

    崔星河也愣住了,随即断然否定。

    “临江城粮价低至七十文一斗?这怎么可能!”

    按照这样来看,临江城的粮价比清水城的粮价还要低。

    但这绝无可能!

    他测算过,临江城灾情更重,粮商更团结,除非动用暴力手段,不然九十文一斗,就算很合理的粮价区间。

    那就更别说七十文一斗!

    高峰也骤然瞪大了眼睛,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七十文一斗?两天前的消息不是还突破了两百文一斗了了吗?”

    哪怕是高天龙也微微震惊,眸子一变。

    瞧见百官的反应,尤其是御史台这帮谏官的哑口无言,武曌心里一阵暗爽。

    这段时间心中累积的郁郁之气,全部一扫而空。

    她拿出一本奏折,看向百官,“这是临江城府衙杜江昨夜加急送来的奏折!”

    “上面清楚的写着,两日之前,临江城粮价一日暴降至七十文一斗,并且还在下降。”

    “定国公之孙高阳下令张贴榜文,要求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出售,乃是利用商贾的贪婪,骗外地粮商纷纷赶赴临江城!”

    “至于其他手段,上面全都一一写着,尔等自己去看!”

    “一个栋梁之才,却被尔等心胸狭隘之人疯狂弹劾,真是令朕痛心!”

    武曌将奏折重重一扔,声音响彻金銮殿。

    闫征立刻捡起奏折,当快速扫完奏折后,他脸色一阵发白。

    哐当!

    奏折掉在地上。

    百官见到闫征的表情,不禁更加骇然。

    更多官员将奏折抢去,甚至是崔星河都拿过来一看。

    闫征满脸不可思议的道,“抬高粮价,吸引外地粮商,待到外地粮商入城后,开仓放粮,冲击粮价!”

    “这些外地粮商因为成本和损耗,便会纷纷抛售,以此带动临江城本地粮商卖粮……”

    “天下,竟有这等手段!”

    闫征内心震撼。

    百官也全都面带震惊。

    宋礼和王忠心口一跳,呆若木鸡。

    利用商贾贪婪的本性,将其诱骗而来,再开仓放粮,这不知多少外地粮商将倾家荡产。

    而这一切,全都是七日之前便注定的。

    他们脑海中仿佛出现了高阳的身影,他光是站在那,运筹帷幄之下,粮价骤降。

    无数百姓因他新生,无数粮商因他破产哀嚎!

    此子,恐怖如斯!

    宋礼眼神一变再变,脸色难看至极。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寂静一片。

    百官全都心神震撼。

    他们从未想过,大灾年间竟还有这种降粮价手段。

    高峰抢过奏折,也满脸吃惊。

    阳儿,真在藏拙?

    临江城粮价低至七十文一斗,这可比崔星河还要厉害。

    高峰脑海中闪过高阳出门前的话。

    雏鹰,当振翅高飞,鹰击长空!

    崔星河不甘的道,“可他下令重修县衙,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大灾年间如此行事,那不是鱼肉百姓吗?”

    “这作何解释?”

    今日,本该他是整个金銮殿的中心,本该他名扬天下,受女帝高看!

    但这一切,全都没了。

    在高阳的降粮价手段下,他崔星河就像是个笑话!

    随着崔星河开口,一个小太监也来到女帝旁边低声言语。

    武曌淡淡道,“这个问题,不光崔爱卿好奇,朕也好奇!”

    “传临江城监察御史高阳觐见!”

    一时间,百官全都愕然的回头,看向金銮殿大门的地方。

    很快,高阳大踏步的走了进来,穿着一身长袍,腰间带着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

    “臣高阳,拜见女帝陛下!”

    刷刷刷。

    一时间,众多目光齐聚高阳身上,带着复杂。

    王忠和宋礼更是脸色铁青。

    这些天,他们一度以为自己赢了。

    谁知道高阳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临江城粮价一日之内骤降。

    高峰满意的目光看向高阳。

    今日这孽子,竟顺眼了不少,英俊了不少。

    倒是有他高峰年轻时的三分风采!

    武曌出声道,“临江城粮价骤降,朕已知晓,高阳,你的手段倒是高超。”

    “但杜县令在奏折中说你要重修府衙,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拔得头筹者,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