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逃荒文里的懒婆婆九(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意。

    铁棍觉的挺不意思的,他都这么大了,可也舍不得摘,时不时的用手摸索一番。

    这时大花又小声告诉他们,昨夜里她帮奶奶包粽子了。

    那兄弟俩都说她怎么不叫醒他们。

    大花毫不客气的讲:“你们俩睡的跟猪一样,怎么摇都不起来。”

    三人的欢声笑语,让张氏和她女儿十分厌烦。

    谁家逃难还成日的说说笑笑,不成体统。

    可昨晚里,王家没叫他们值夜,也算欠人情了。

    张氏嘴上嘀咕着:“谁知她睡没睡?”

    方橙把王小猫叫到一边说话。

    “昨晚上,我包了粽子,想送与赵家几个。但见赵家老太太并不慈,要是送了,只怕都进了她一人嘴里了。”

    方橙的话打开了王小猫的话匣子,一会就把赵家的里里外外都讲了个清楚。

    无非就是张氏觉的自己当继室委曲了,当家的早死委曲了,小女失父委曲了。

    总之她委曲了,你们得看到听到,还得感受到。

    所以这母女两个不光折腾赵家人,也会波及王家。

    王小猫与赵寒梅二人有过命交情,暂时还甩不掉赵家。这时侯人比较讲义气,忠义当前。

    这干受气也不是方橙的性子。

    一行人出发了,一会儿大花就来到赵家这儿,拉赵兰一起走,走着走着就与方橙并排了,方橙从篓中拿出六个粽子放进赵兰的背筐里,又对她嘘了一声。

    赵兰看到是一串粽子,开心的点了点头,想着要给方奶奶做双鞋。

    中午时休息时,方橙打发曹氏给赵家老太太送了两粽子,过节也算是个讲究了。

    张氏点了点头,心想也算个知礼的。

    粽子只有两个,她与女儿一人一个,其他人也就看眼好了。

    小张氏回了六页地瓜干,曹氏也笑着接过了。

    回来拿给方橙,方橙让给三个孩当零嘴吃。

    王家这边,一人分得两个粽子,一个肉一个果仁枣子的。

    粽叶也没丢,留着熬米汤时放进去,另有一股清香。

    家中三个孩嘴像抹了蜜似的,一个比一个会说。

    铁棍说:“奶奶,到了中州后我找活计干,再过端午节时,我给您包一大缸粽子。”

    “奶奶,我给你包肉粽,枣粽,糖粽,给您包一大缸。”大花说出花样,比亲哥又上一层楼。

    铁栓讲:“还有我,还有我,我给您包一囤子!”

    那一兄妹一听这囤比缸大,还忙说,也给一囤子。

    王狗子夫妻都不善言,生的两个最近仿佛开了窍,能说会道不木纳,二人心底里骄傲着呢。

    曹氏与王小猫对望了一眼也没吱声,让那兄弟三人哄婆婆。

    原先怕婆婆搓磨,怕儿子遭嫌弃的事儿都没发生,心里感激着一定对婆婆好。

    方橙觉的自己真有七八十岁了,竟然很爱听孙子辈的奉承了。

    不远处的赵家如一谭死水。

    张氏刚得了两个粽子,堵住了嘴,要不然还真要骂骂咧咧。

    小张氏想方老太太为啥不是自己的婆婆?

    赵寒梅则想的更多了,要不要认王家婶子为义母?

    多个义母,这继母做妖能收敛一些吧?

    而赵松与赵兰更是羡慕王家三兄妹,他俩从小到大没从祖母手中得到过一文钱,一口吃的。

    只会让他俩孝敬她,孝敬小姑。

    …………

    下午出发后,走了近一个时辰路过一条干涸的河,这河岸两旁的树却干劈叉了。

    两岸的村庄里有个零星人家还没走,王狗子去打听水井的事儿,回来说:“村里剩四个年老的人,不想背井离乡,不想拖累儿女,就留下了。我打听了,往南走要爬山岗,往西拐能绕过去。有一口井,一天出半桶混水,走吧!”

    最后还是不绕路了,怕绕不回来。爬个山岗算什么,车一辆一辆推就是。

    上坡时最好在坡底带点冲劲,一晃就上去了。

    此岗叫铁嘴岗,坡度有三十五度了。

    第一辆车爬坡的还是老驴车,方橙来牵驴,让铁棍在后面跟跑,关键时侯推一把。

    老驴看着陡坡竟然兴奋的跺脚。在方橙牵它快奔时,立马就撒蹄子跑开了。吃了大力丹的老驴就是不同凡响,那蹄子蹬的土飞扬,那驴车在身后都差点颠飞,要不是方橙拿捏着它,估计早撒欢跑的没影了。

    本来准备要推车的铁棍被扬了一头泥不说,再也没跟上车。

    等到山岗上,老驴甩着尾巴,嘴里嚼着豆子,还对他露出大牙。

    老驴的表现,惊呆了王小猫一家跟赵家。

    赵寒梅对王小猫讲:“兄弟,给你家老驴买头母的!将来生了小驴驹,卖我一头。”

    王小猫也吃惊的问大哥:“这是咱家那老驴?这是神驴啊!”

    王狗子只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