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后生可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词也没客气,在实验室里转了一圈,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接下来就开始做实验了。

    说实话,这个实验她为了能确保万无一失,在系统空间练习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这个保证度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的,随着她的经验慢慢提高,准确度也就慢慢提高了。

    秦词在这边安安心心的做实验,夏立文把东西都给潘院士发过去后,又找不到孙院士的实验室在哪,他没人带着可能也进不去。。

    然后就回门口车上等着了,给秦词发了个消息让她搞完后到门口找他。

    潘院士还在开会,收到了来自夏立文的消息,本来以为是考核出结果了,看完那一大段消息后眉头紧锁。

    点开发过来的图片,上面的信息再结合着夏立文说的数据,手都开始颤抖了。

    猛地抬头看着台上轮到那个领导讲话了,怎么才到这位啊!

    偏头问了问自己的助理,“这个会一定要开完吗?”

    “院士啊,还没轮到你发言呢,你这会儿要是跑了怎么办呀。。”助理一听潘院士这话就知道老头不想待在这了,但是没办法啊。。

    潘院士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还得发言,这不是走都走不了,他总不能放这么多人鸽子吧。。

    随后拿起手机给孙院士发消息,老孙啊,你可别把我心爱的学生给撬走了啊!!

    孙院士这边正满眼热切地盯着秦词的动作,心里盘算着,这孩子家里条件估计不错,不然练不出这么熟练的动作。

    要知道他们这种实验材料,绝对是不便宜的。

    不说材料了,这些设备哪个普通家庭能给孩子准备啊?就算是租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家里要是条件不好,不支持的话,很难一个高中生能练出这样的熟练度。

    等后来了解过秦词的家庭条件之后,孙院士都一直觉得是家里给的条件才会这么熟悉实验操作,直到后来换了新的实验内容,操作依旧熟练。

    孙院士才点点头承认,有些人就是吃这碗饭的,被老天追着喂饭。

    秦词:是被统子追着喂饭。。

    “这里是利用多路径信息加载的方式吗?”孙院士看着她的操作在旁边不打扰的情况下提着问题。

    “嗯嗯,这里可以实现一个高达15x15的高维量子纠缠态。”秦词手里动作不停。

    孙院士赞叹地看了她一眼。

    相干且精确地控制复杂量子器件和多维纠缠系统,是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一项难点。

    光看到这,这实验的准确度其实保证一大半了。

    “孙院士,那个芯片的时间可能得需要一点时间。。您要是忙的话……”

    “我不忙,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孙院士看着她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待在这的。

    秦词心虚地眨了眨眼睛,背过身去,她也不是因为芯片花费时间长要孙院士离开。

    相反是因为太过熟悉,她闭着眼都能光刻出来,但是这会把人家吓死吧。。

    人家一枚芯片从设计到制造要花费数月时间,但是大部分都是花在设计和调整上面。

    她这芯片早就设计出来了,现在只是光刻出来,快一点应该也没事吧。。

    孙院士回答完小同学的话,一拍头想起来了,这芯片没个一个礼拜都难搞出来,他怎么还把人往架子上赶呢。

    “要不……”孙院士话还没说完,突然被秦词直接开始制造芯片的举动震惊到了。

    虽然人家这个芯片定是早早地就设计出来了,但是也不是这么直接就操作了吧!不用再思考一下吗!

    接下来孙院士在旁边呼吸都不敢太重,生怕打扰到人家精细的工作。

    两个多小时之后,孙院士再次震惊的看着那枚芯片,再看看确实是高中生的秦词,现在小孩都厉害成这样啦?

    他们院是不是该搞一个少年班寻觅天才了?他们院已经这么闭塞了吗?!

    哪里知道这是秦词故意放水了才拖了两个多小时,按照在系统实验室的情况,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出来。

    “我先测试一下稳定性,然后再去那边用上。”秦词准备去测试芯片的稳定性。

    “我来!”孙院士伸手接过芯片,迫不及待地去测试了。

    一般来说一枚芯片需要在24小时内观察到波动低于±2.5%,表明多维芯片-光纤-芯片量子系统稳定良好。

    但是现在很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来测试这个稳定性,所以直接粗暴的用Fluxonium量子比特技术了。

    秦词看着孙院士的操作,突然脑子里又蹦出来一个新的idea。

    孙院士这边看着极其稳定的芯片情况,感觉到自己捡到宝了。

    潘院士从会场匆匆忙忙地赶到研究院,根本来不及去自己的实验室,先把那个小同学抓过来再说。

    按照夏立文的消息,这件事要是是真的,这个小同学绝对不能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