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顶级谋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朝末日,百万大军兵临城下。

    攻破北京城,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

    走一步,看十步。

    李岩是大顺军第一谋臣,深通兵法、熟知谋略、更知王朝兴替。他忧虑的,比攻城,深远得多!

    俗话说,取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江山,谁都想坐。

    若坐上去,坐不稳,下场比谁都悲惨。

    所以,进城之后,所作所为,干系极大。

    大顺军从商洛山18骑一路走来,杀朱家藩王,杀贪官污吏,追赃助饷,开仓济民......一路走,一路吃,深得人心,由弱变强,冲上巅峰,直至坐拥百万大军,问鼎天下。

    可进了北京城,那是要坐天下的。

    崇祯皇帝......能杀吗?

    文武百官......能杀吗?

    豪族富强......能杀吗?

    黎明百姓......能杀吗?

    北京城的金银财宝,粮食女人,真的能抢吗?

    ......

    那样的话,史书该怎么写?

    人心,会不会向背?

    李岩所虑深远,并不像一众武将那么乐观。

    所以,他得给大家浇一盆冷水,透心凉的那种。

    “顺王,汝侯,京师百姓,苦大明皇帝暴政久矣!”

    “京师百姓盼大王,犹如春苗盼甘露。额大军一到,必定所向披靡,无可阻挡!”

    “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臣忧虑的是,额大军进城之前,一定要约束将士,严明军纪。”

    “大军进城之后,务必要放榜安民,秋毫无犯。善待官绅士卒,收买四海人心,则天下易得也!”

    “到时候,派一小兵,天下传檄可定!”

    众将兴奋的心,突然就冷了下来。

    他们看着李岩,像是看着怪物。

    天下都到手了,大明都灭了,还收买个屁的人心?

    “李将军缪也!”牛金星起身,他代表着最广大将士的利益。

    “事实证明,额大顺军能有百万之众,完全是因为杀贪官,赈灾民,均田免赋,尽收天下百姓之心。”

    “大明官员,上下贪腐,巧取豪夺,腐朽不堪,人人得而杀之。”

    “额敢打包票,京师六品以上官员,个个都是贪官。随便拉出来一个,一刀砍喽,绝没有杀错的。”

    “额大顺的口号是:开门迎闯王,三年不纳粮。可不纳粮,百万大军粮饷何来?”

    “如今之势,唯有开仓济民,广收贪官赃银以为军资,才能长久。”

    “所以,额大军进城之后,第一步,应当拘押百官,勒令让其捐资助饷,以钱赎罪,以钱赎命。”

    “第二步,要尽收百官家财、房舍、土地,用以犒赏将士、救济百姓。”

    一听要拘押百官,没收房子、土地,升官发财。一帮从泥腿子成长起来的大顺骄兵悍将,顿时兴奋不已,欢呼雀跃!

    “丞相说的好咧,没收房子,弟兄们才有住处咧......”

    “丞相说的对咧,明朝贪官污吏,有一个说一个,都没一个好东西咧......”

    “丞相大人好样的,贪官污吏作威作福多了,该让他们受点苦、遭点罪咧......”

    ......

    一时,群情激奋!

    这帮泥腿子将军想得很朴实简单,毕竟,打下了天下,皇帝让他们大哥李自成做,紫禁城连同后宫嫔妃也归大哥李自成。

    那么,他们搜刮点金银珠宝,抢一点香车美女、良田美宅,不过分吧?

    当兵的,打仗攻城,把脑袋别裤腰带上。

    刀头舔血,以命相搏,谁不是为了城破之后,大索三日?

    历朝历代,谁不是为了抢钱、抢粮、抢女人?

    往上说,大唐皇帝唐肃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请回纥出兵,打下长安城后,也是坐地分钱:土地,士庶归唐;钱帛,子女皆归回纥。

    大家都不是圣人,辛辛苦苦打下的京师,秋毫无犯,谁特么忍得住?

    李岩大急,直摇头:“顺王、丞相,诸位将军,大明风雨飘摇,天灾不断。”

    “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方今天下,水深火热,并不太平。”

    “祖泽润说的没错,山海关还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不可小觑。”

    “关外,还有皇太极的建奴八旗,虎视眈眈。”

    “南京,还有六部,运转正常。”

    “一步错,步步错,我大顺不比大唐,得天下,还需万分谨慎。”

    “我大顺,必得先收人心,再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才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闻听李岩之言,众将继续心冷。

    “哈哈......李将军大错!”军师宋献策哈哈一笑,走上前来。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