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晋党首领党崇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等这一刻,好久了!

    可待到近前,刘宗敏看见,马上那人,居然头顶一顶范阳毡笠。

    “卧槽......这不是自己人吗?”刘宗敏空欢喜一场,更加恼怒。

    马上那人,滚鞍下马,单膝跪倒刘宗敏身前,禀报道:“汝侯,大王有令,全军入通州城,埋锅造饭,开宴劳军!”

    “啊......明军不来啦?”

    那人呵呵一笑,“大王说了,明军挖开东便门,刚过吊桥,就又龟缩回去,不敢出城。”

    “大王还说,李过将军缴获大批火炮和攻城器械,自己大批粮草物资,美酒腌肉。让大军进城,吃饱喝足,再带上火炮和攻城器械,围攻东便门,一举破京师。”

    “妈蛋......一群缩头乌龟。”刘宗敏依旧骂骂咧咧。

    “等本侯打进去,把他们的乌龟头,全砍喽!”

    刘宗敏一挥手,带着心腹大将党守素、辛思忠、谷可成、李友、吴汝义,统领中军,兵入通州城。

    通州城内,制将军李过率领果毅将军张能、威武将军马重僖两员大将,极尽地主之谊。

    把搜刮的好酒、好肉全都拿出来,招待大顺朝的一干文武重臣。

    有米有菜,有酒有肉,大家都很高兴,并没有因为埋伏落空而沮丧。

    京师还有刘芳亮、张鼐、任继荣、陈永福、姜镶五路大军围困。

    蓟州、通州已是囊中之物。

    遵化、天津已经摆在桌上。

    大明的天下、明军的人头,那就是砧板上的鱼肉、煮熟了的鸭子,跑不了,也飞不了!

    这顿饭,也是大顺军,自打出山西以来,吃得最丰盛的一顿。

    席间,随同李过作战、负责督运粮草的大顺户政府尚书杨玉林,带来一员身穿红袍的正三品明朝大官。

    “大王、丞相、汝侯,这位是大明户部督饷侍郎党崇雅大人。”

    “党大人是咱陕西老乡,文学大家,着有多本诗集。他还是晋党领袖,为人正直,有大才,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一呼百应。”

    “党大人的才学,胜过臣十倍不止!”

    李自成一向敬重读书人,听说党崇雅是陕西老乡,又是文学大学,还出过诗集,立马喜出望外。

    雀跃起身,走上前来,伸出大手,紧紧握住党崇雅的双手。

    “先生……受苦咧!”

    “本人不辛苦,辛苦的是百姓!”党崇雅一点不客气。

    李自成一怔,居然向党崇雅深鞠一躬。

    这一鞠躬,把党崇雅搞懵了。

    党崇雅作为户部侍郎,早早就被派到通州,负责督办粮饷。也就是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向北京输送粮草物资。

    对于新穿越而来的崇祯帝,他自然是没有见识过。

    在他印象里,崇祯还是那个刻薄寡恩、猜忌多疑、性情不稳定、爱好面子的小气君王。

    李自成这么一拜,大有天下雄主、一代君王礼贤下士的气魄啊!

    “本王起兵以来,多有叨扰百姓、涂炭苍生,本王诚惶诚恐,还望先生教我。”李自成态度特别诚恳。

    党崇雅感动了:“大王,罪臣才疏学浅,不敢言教!”

    李自成哈哈一笑,“今日起,本王拜先生户政府左侍郎,先生依然官任原旨,为大顺出力。”

    “谢大王。”党崇雅对李自成的感动,更进一步。

    感慨道:“罪臣观大王之兵入通州,军纪严明,军容威武,对百姓、商家秋毫无犯,有王者之师的风采。”

    “比之大明东厂、锦衣卫、三大营那些擅于敲诈勒索的兵痞、兵油子,不知要强多少倍!”

    “多谢先生夸奖!”李自成大喜!

    夸耀道:“我大顺士兵、将领,大多是穷苦百姓。”

    “本王一路征讨,杀朱家藩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也深有体会。”

    “天下百姓,都被朱家的哪些王爷吃穷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朱家每天山珍海味,吃得巨肥,还要欺男霸女,霸占百姓良田,让百姓没有活路。”

    “我大顺国策,只要开门投降,一律免征三年税赋。本王就是要给天下百姓找一条活路,打造一个人人吃饱饭的太平世界。”

    ......

    听着李自成的远大理想,党崇雅泪目了。

    这太平世界,又何尝不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大王之功,千秋鼎盛,救济斯民,帝王之象。”

    “罪臣无以为报,罪臣有一计,可助大王早日夺取天下。”

    李自成大喜,再拜:“愿听先生教诲!”

    党崇雅点点头:“罪臣负责督饷,深知京师粮草情况。”

    “现如今,京师最多只有十日军粮。十日以后,如果不能有效补充,军粮耗罄,军心必定大乱。”

    “崇祯要想搞到粮食,只能向粮商购买。但大明国库空虚,拢共只有存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