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毒计连连,看崇祯如何应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自成点点头,郑重道:“务必帮本王请封关中之地和山西之地,世袭罔替,不入朝、不跪拜。”

    “且三日内,赏赐我军粮十万石,军饷一百万两。”

    “啊……大王......这......”

    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更懵了,深感不可思议。

    这位崇祯元年进士,扬州府推官,也是寒窗苦读、金榜题目的才子,大抵还不是傻子。

    “大王......这......崇祯会答应吗?”宋企郊谨慎着问。

    李自成轻轻一笑:“呵呵……宋尚书,告诉崇祯小儿,他不白给。”

    “本王收到粮饷,立马撤围北京城。“、”

    “同时,本王愿亲率大顺军,出山海关,替大明绞杀建奴,收复关外之地。”

    看李自成坚决的表情,宋企郊依然觉得怪诞。

    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领命。

    “大王,臣......遵命。”

    是生是死,他宋企郊都得去京师走一趟。

    “喻上猷。”

    “臣在。”

    一名大臣,走上前来,他就是大顺兵政府尚书。

    也是大明前都察院二品御史,在襄阳陷落之后投降李自成。后在山海关大战中,又被清军俘虏。不屈、不降而死,终究没入贰臣传。

    “喻尚书,本王令你,速率太监杜之秩,即刻潜出山海关,面见多尔衮。”

    “告诉他,本王猛攻京师,把吴三桂的关宁军,从山海关都给调走了。”

    “请其立即出兵,攻打山海关。或者走中协(喜峰口一线)、西协(密云)。”

    “入关之后,关内土地人口,任其自取。”

    “大王......这......”

    “建奴野蛮......恐怕引狼入室,为我大患。”

    喻上猷一开口,彰显兵政府尚书的实力。

    “喻尚书勿忧,与建奴合作,只是权宜之计。”

    “等夺了大明天下,本王一定荡平辽东。建奴,亦将不复存在。”

    “这......臣遵令。”

    喻上猷只得领命,他的任务难度,比起宋企郊,要小很多。

    朝阳,在燕京大地慢慢升起。

    大顺中军大营,两队快马狂飙冲出。

    一队冲向山海关,一队冲向北京城。

    李宝嘉驻守德胜门城头,看见一队兵马冲来,精神立马紧张。

    大喊:“弟兄们,火枪,弓箭,大炮,警戒......”

    待马队冲到关前,李宝嘉定睛一看,马队之中,居然还有一名穿飞鱼服的大太监。

    “来者何人?”李宝嘉向城下大喊。

    “将军,别放箭,我是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

    “今有要事,要面见皇帝陛下。”

    杜勋疯狂在下面招手,红色飞鱼服,尤其显眼。

    李宝嘉看远处没有跟来任何流贼,心稍安,急忙命人放下吊桥。

    杜勋带着宋企郊、徐缺、刘洪及一众随从,立马策马冲过吊桥。

    李宝嘉急忙拉起吊桥,打开德胜门,把杜勋、宋企郊、徐缺、刘洪一干人等,全部放进德胜门。

    随后,又将德胜门紧紧关闭。

    杜勋进城的时候,崇祯正带着首辅范景文、次辅邱瑜、礼部尚书李遇知、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方岳贡五大阁臣,以及左中允李明睿、顺天府尹王庭梅,在工部兵器局议事呢。

    “方尚书、李邦华、王府尹,京师这几日,一共收上来多少铜?”

    “陛下,户部的铜,主要是抄没赃官奸臣,抄家抄来的,一共有一万余斤。”方岳贡率先开口。

    “陛下,五城兵马司一共收缴铜器、铜具800余件,合三万余斤。”兵部尚书李邦华,紧接着道。

    “陛下,顺天府查收商家送来的铜器、铜具,一共两万余斤。”顺天府尹王廷梅汇报道。

    ......

    崇祯越听越皱眉,冷冷道:“诸位爱卿,百姓交铜,似乎不太积极?”

    王庭梅开口道:“陛下,百姓手里,铜本就不多。”

    “本官还探查到一个消息,有商人私底下,在抢购铜。”

    “比官府给的价格,还高一倍。”

    崇祯一怔,面露杀气:“此奸商,意欲何为?”

    王廷梅继续道:“陛下,高价收铜,除了铸私钱,别无他途。”

    “铸私钱。”崇祯一愣:“何人如此大胆?”

    范景文、邱瑜、李遇知、李邦华、方岳贡、李明睿面面相觑。

    因为,大明铸私钱,不是一人大胆,而是众人大胆。

    方岳贡站出来,硬着头皮道:“陛下,铸私钱多利,官府虽课以重刑,获罪者虽多,但奸铸者弥众。”

    “特别是闯贼爆发以来,州府失陷较多,私铸铜钱,也就更加泛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