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组复仇军团,建朵颜三卫,崇祯派人出使龙井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被崇祯要求回京读书,李廷硕坚决摇头:“陛下,鳌拜未死,小的绝不入学。小的决定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杀光旗人,收复辽东。”

    李廷锴、李廷锷两兄弟也一起请命,誓要征战沙场,杀光旗人,收复辽东。

    崇祯看三人意志坚决,也就只得点点头。

    “李廷硕,那你就带着李廷锴、李廷锷,留在三千营。跟着李性忠,当一名校尉,好好历练历练。待日后有功,朕再行封赏。”

    “谢陛下圣恩......”李廷硕急忙带着李廷锴和李廷锷,叩谢崇祯皇帝。

    崇祯突然抬头,看向陈之礼。

    “陈之礼。”

    “末将在。”

    “杨将军壮烈了,但三千营不灭。你就做三千营副将吧,当然,左哨军主将,你也兼着。”

    “谢陛下圣恩......”陈之礼更进一步,责任更大了。

    “你当副将,朕给你安排一个任务。三千营中,所有武将之后,全部挑选出来,组成一军,由李廷硕统领,组成复仇军团,归于中军统领。”

    陈之礼眼睛大亮,惊叹道:“陛下,那这支复仇军团,岂不是要天下无敌?”

    李廷硕也惊大了眼睛,这么一来,他杀鳌拜的机会,岂不是大大增加?

    崇祯哈哈一笑:“想当年,汉武帝让骠骑将军霍去病统兵,给800勇士,杀穿匈奴上千里。”

    “朕也要让旗人尝尝,我大明霍去病的厉害。”

    李廷硕狂喜,崇祯居然把霍去病的名号,加到他的身上。霍去病可是汉武帝的外甥、卫青大将军的侄子,真正的皇亲国戚。

    他李廷硕,吹破大天,也不过是一个遵化总兵之子,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何敢比?

    “李廷硕。”

    “末将在。”

    刚刚受封校尉的李廷硕,还被复仇军团和霍去病震惊着。

    “你是秀才之身,行军打战学兵法,应不拘泥于兵法。朕希望,从今日起,你为朕之霍去病。”

    “哈哈......去吧,带着你的兄弟,去挑选800复仇勇士,无论是归顺的明军、还是蒙古人,只要你看中的,优先挑选。”

    “所有武器、装备,也任由挑选。”

    “现在,朕一手组建朵颜三卫,一手组建复仇军团。你们两支军团,都要成为朕手下,不输旗人、不输关宁军、不输吴三桂夷丁突骑的强悍部队。”

    “末将遵令......”

    李廷硕热血沸腾,立马带着李廷锴、挺廷锷去挑选战马。他恨不得立马成军,立马率军杀出关外,纵横辽东。

    “方正化。”

    “内臣在。”

    “朕估摸着,鳌拜和罗洛浑战败后,定会向豪格和多尔衮求援,山海关,暂时无战事。”

    “火速传旨山海关副总兵戚元弼,朕授其为遵化总兵,率一万戚家军,入卫遵化。”

    “同时,授山海关总兵高第为辽东总兵,命其在入关辽民中,精选4万壮勇,编练辽东军。所有军饷,朕派抚军教谕,按月足额发放。”

    “内臣遵旨。”

    “另外,传旨朱国治,朕念他协助朕守卫蓟州有功,又是遵化人,特授其遵化代理知府一职。”

    “待其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再实授。”

    “内臣遵旨。”

    崇祯安排好一切,突然,一名东厂兄弟入报:“禀报陛下,兵部尚书李邦华,门外求见。”

    “李邦华?”崇祯一惊,急忙带人,走出遵化府衙。

    李邦华看见崇祯,急忙跪地请罪。

    “陛下,陛下在外征战,亲冒箭矢。臣支援迟缓,还请陛下责罚。”

    崇祯一把扶起李邦华:“李尚书,快快请起。你帮朕打理好京师,就够了,无须挂念朕。”

    “陛下,臣听闻陛下破两黄旗、两红旗大军,收复遵化,此倚天之功,功盖秦皇汉武啊。”

    崇祯摇摇头:“李尚书,你竟然也会拍朕的马屁。朕离秦皇汉武,还差得远呢。”

    “朕虽然重创并打退两黄旗、两红旗,但建奴此次叩关,是举国而来。不超十日,多尔衮必定率军前来。”

    “这十日之期,必须把遵化打造为一座兵强马壮、粮草满仓的金城汤池。”

    崇祯说出此话,李邦华赶紧说出他来的目的。

    “陛下,臣此次前来,受范首辅、方尚书之托,送来食盐一千石、粮食一万石、银元100万枚、铜钱10万贯。”

    “啊......崇祯大喜!”

    “李尚书,你真是朕的天使啊。”

    “朕还估摸着,要传旨户部,尽快运钱粮来遵化,供朕赏赐功臣呢。”

    “陛下,只是粮草,还显不足。陈双将军正连夜不停运粮,有五万石粮草,已运入蓟州。”

    “下一趟,必定运五万石粮草入遵化。”

    崇祯摇摇头:“不行,方正化,迅速传旨蓟州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