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面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了解完京城的商业司发展情况后,刘博源便返回了客栈之中。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刘博源又去了一趟鸿胪寺,想要看望张伯鲸等人。

    可是,当刘博源到了鸿胪寺时,才知道延绥镇的许多官员,都已经完成了由吏部与都察院主持的朝觐考核,皆在陆陆续续的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延绥镇。

    只有巡抚张伯鲸还留在鸿胪寺,与刘博源一样,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召见。

    值得一说的是,这次的朝觐考核,延绥镇的大多数官员,都得到了优良的评价。

    估计在年后或不久,这些官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迁。

    其实,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得到优良的评价,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刘博源。

    自刘博源担任威武堡的千户之后,便开始大力开垦荒田,治理屯田,操练兵马,围剿山匪流贼,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

    之后,刘博源又频繁的派兵出关,对长城外的鞑子进行搜套,这就有效的震慑住了关外的鞑子,使鞑子不敢再随意寇关劫掠。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边地百姓,自然是社会稳定,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这与在大明其他动荡的地方相比,延绥镇的政绩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因此,延绥镇的众官员们,在这次的朝觐考核中得到优良的评价,还真是托了刘博源的福气。

    ......

    十二月二十六日。

    距离新年越来越近,京师城内也越发热闹起来。

    外城的大街上满是叫卖的小贩,平日里省吃俭用的持家妇人,也难得买了一斤肉食,准备喜迎新年。

    穿着新衣新鞋的孩童们,也在大街上欢快的玩耍。

    大街上来往的行人,也难得露出一丝笑容。

    若非不是在各处的小巷间,时常能看到躺着坐着的流民及乞丐,还真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繁华热闹且安定的京师。

    此时,还在客栈内休息的刘博源,心情逐渐变得烦闷起来。

    从抵达京师到现在,已是过去了近十天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

    这也让同行的萧华等人,也同样感到烦闷得很。

    十二月二十八日。

    这一日,刘博源正想出门走动走动,却突然听到客栈的一楼处,传来一阵惊呼之声。

    随后,一个略带尖锐的嗓音响起。

    “请问延绥镇榆林中路参将刘将军可住在此处?”

    刘博源一愣,这人找我做什么?

    “请问延绥镇榆林中路参将刘将军可住在此处?”

    过了一会,那道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

    刘博源听后,连忙打开房门,从客栈二楼走下。

    客栈的一楼大厅处。

    一名身穿青袍的小太监正昂首站在厅中。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

    “这位公公,请问寻下官有何要事?”

    刘博源快步来到这名小太监身前,抱拳行礼问道。

    “阁下就是延绥镇榆林中路参将吧刘将军?”

    小太监好奇的打量了一番刘博源,这才开口问道。

    “正是下官!这是下官的腰牌与印鉴!”

    说着,刘博源解下腰间悬挂的银质腰牌,又将随身携带的印鉴,一并递到了小太监的身前。

    小太监双手接过,细细的辨别一番。

    随后,小太监又将腰牌与印鉴递给身后的一名锦衣卫。

    那名锦衣卫接过,细看了一会后,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小太监这才轻轻一笑,将腰牌与印鉴递还给了刘博源。

    “刘将军,随咱家走一趟吧!皇上要召见你!”

    刘博源心下一喜,终于等到了崇祯皇帝的召见,这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急忙点头道:“请公公稍等片刻,下官去换身衣服!”

    随即,刘博源转身回到房间,快速的换好官服,并稍稍收拾了一番。

    不一会的功夫,刘博源便已收拾完毕。

    “公公,久等了!”

    “这些银钱,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天寒地冻的,请公公与诸位大人拿去喝喝茶,暖暖身子!”

    刘博源从怀中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塞到了小太监的身前。

    小太监与身后的几名锦衣卫脸色一喜,都不由的点了点头。

    这刘参将果然很会来事,看来这一趟来的很值。

    瞧着这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最少也有上百两银子了。

    小太监不动声色的将钱袋子收下,随后笑着道:“早就听闻刘将军为人豪爽,今日亲见本人,其名更甚啊!”

    “公公过奖了!”刘博源笑着回道。

    或许是银钱起了很大作用,小太监的态度变得十分亲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