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齐聚宁远,接风洗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远城,南城门。

    下午酉时四刻。

    当洪承畴收到了入援兵马即将抵达的消息时,当即停下了正在商议的军事,急忙率领着辽东巡抚邱民仰、兵备张斗、姚恭、援剿总兵左光先、山西总兵李辅明、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等将官,来到城门口迎接。

    在城门口等待了不到半刻钟后,南面方向就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洪承畴等人面色大喜,急忙向着远处的官道望去。

    只见在南边的平原之上,出现了一队队的明军骑兵。

    随着马蹄声越发的响亮,出现的明军骑兵也越来越多,逐渐汇聚成一波波的浪潮。

    在这骑兵浪潮之中,旗帜如海洋般的随风飘荡。

    旗帜海洋中,有几杆大纛尤为的醒目。

    其中一杆大纛上,有着一个明黄色的‘符’字。

    敢用明黄之色书写的大字,一看就知道是京营中的神机营。

    另外一杆大纛上,则是绣着一个织金‘刘’字。

    这是只有爵位的将领,才能用的大旗。

    “是永昌伯来了!”

    “看这旗帜,绝对错不了的!”

    “终于又有援军来了!”

    “太好了!永昌伯领兵到来,那松锦之战绝对有胜利的把握!”

    “不错!有永昌伯到来,东虏蹦跶不了多久了!”

    “不止如此,还有神机营的兵马也来了!”

    “看这兵马数量,至少不会少于两万人吧!”

    “......”

    不少将官见到如此威势的兵马到来,皆是面色欣喜的大声议论。

    洪承畴也是脸露微笑之色,左手抚须,颔首点头。

    一些城内的军民百姓在知晓又有援军到来,且还是永昌伯领军到来,更是激动的欢呼雀跃。

    军民百姓们虽然处在辽东关外,但是对于永昌伯大败东虏的事迹,可是知晓的一点也不少。

    特别是奴酋杜度与岳拖,皆是被永昌伯阵斩。

    有这样的强军到来,东虏岂能还有好日子过。

    ......

    随着大军越来越接近宁远城,刘博源这才有空眺望着前方的这座城池。

    宁远城,始建于大明宣德年间。

    其周长五里,城墙高三丈,城门四座,皆筑有瓮城。

    但随着奴酋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新任蓟辽总督袁崇焕便不断修缮城池,将城池增加到三丈八尺,并在城头筑有角楼与炮台,增加了城池的防御与攻击能力。

    大明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伤奴酋努尔哈赤,使得努尔哈赤不久后重伤而死。

    在清国的所有王公贵族中,都对宁远城有着非常深的怨念,想要领兵攻破宁远城。

    但是,清国上下又对宁远城头上的十数门红衣大炮,有着非常深的恐惧,不敢贸然攻击。

    可以说,清国上下对于宁远城,有着又惧又怒的心理。

    ......

    城门口下。

    洪承畴一脸热情的与刘博源、符应崇、王承恩等人行礼问好,欢迎入援大军的到来。

    而后,在一场盛大的迎接仪式中,洪承畴将刘博源等人迎进了城内。

    至于入援的兵马,则是安排在了城外驻扎。

    毕竟,现在的宁远城内外,已经有了十多万大军汇聚,城内的军营与民房,早已被其他兵马所占尽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地方所驻扎。

    幸好这个时候还是炎热六月天,不至于说会在野外受冷挨冻。

    待进入了城内之后,洪承畴将刘博源等人迎进了总督府,为刘博源等人接风洗尘。

    宽阔的大厅之中,已是摆好了一桌桌的酒菜,菜肴也是非常的丰盛。

    在众人的谦让之下,刘博源与王承恩两人并列而坐,张若麒则坐在下手。

    主位之上,自然是留给洪承畴了。

    这样的座位安排,其实早就有过规定,若是有爵位的将领出征在外,当与总督上官平级,无需见礼。

    但洪承畴身为主客,自然不能抢着坐主位了,只能退而次位。

    待到厅内将官都坐下后,洪承畴优雅的举起酒杯,尽显文人的儒雅风采。

    “辽东战局,圣上心忧,寝食难安,夙夜难眠,我等身为臣子,怎敢不尽心尽责,为君分忧。”

    “今王师齐聚宁远,亦有永昌伯领军来援,还有王总监与张监军督促,何愁我辽东战事不兴。何愁东虏不灭。”

    “诸位大人,请饮尽此杯,一起为皇上贺,一起为大明贺,一起为将士们贺,预祝我大明万胜!”

    洪承畴的这番场面话,说的在场所有将官心绪澎湃,皆举杯回应道:“为皇上贺!为大明贺!为将士们贺!”

    “干杯!”

    “干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