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封赏仪式,榆林郡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臣等叩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压下心里的惊讶与疑惑,刘博源连忙附和着文武百官们齐声回礼。

    随后,刘博源从地上起身站起,微微躬着身子,目光却是看向了御座香案之前的崇祯皇帝。

    只见得崇祯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身上穿着一件明黄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脸上露出威严之色。

    不过,从崇祯皇帝的脸上,还是能够看出苍白之色,几乎不见一丝红润。

    原本略显凸出的脸颊,此时已是凹陷了下去,显得极为的瘦弱不堪。

    看着崇祯皇帝这么一副样子,刘博源的心中顿时了然,看来曹化淳的消息果然没错。

    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显然已经快要命不久矣了。

    至于一众文武百官的心里,也是存着一样的想法,看来崇祯皇帝的龙体情况,并非是传闻中的逐渐转好,而是更加的严重。

    也不知崇祯皇帝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时间,还有未来的朝堂局势,又会发生什么变故。

    这一切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可是非常的重要。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旧皇一旦驾崩,那么便是新皇登基。

    若是在新皇登基时,能够得到新皇的器重,那么日后的官途必将平步青云。

    一众文武百官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官途,及时的做好打算,做好计划。

    ........

    对于刘博源与一众文武百官们的心里想法,端坐在御座之上的崇祯皇帝自然是不知晓。

    当然了,就算崇祯皇帝知晓的话,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崇祯皇帝现在能做的,就是为大明监国太子朱慈烺铺好道路,稳定当前的朝堂局势。

    “封赏仪式开始吧!”崇祯皇帝挥了挥手,下达了旨意道。

    站在一旁的朱慈烺点头示意,随即上前几步,又向着王承恩传达旨意。

    王承恩低首领旨,当即扯着尖锐的嗓子,朝着殿前的广场上高声喊道:“封赏仪式开始!”

    立时,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躬,教坊司乐声大作。

    “拜!”

    鸿胪寺礼赞高唱。

    刘博源与一众文武百官们全部跪地俯首。

    “兴!”

    刘博源与一众文武百官们全部起身站起。

    “拜!”

    刘博源与一众文武百官们全部跪地俯首。

    “兴!”

    刘博源与一众文武百官们全部起身站起。

    “......”

    接连三次过后,跪拜礼仪这才结束。

    不过,鸿胪寺礼赞官再次高声唱道:“受赏官跪!”

    刘博源带领着一众威武军将领们连忙跪倒在地。

    此时,教坊司乐声停止,鸿胪寺礼赞又高声唱道:“行赏!”

    声音刚落,司礼监秉笔王承恩手捧着数卷黄绫圣旨,来到了诏书香案之前,并尖声高唱道:“有请受赏官第一人,榆国公、天下兵马大将军、太子太傅、五军督军府左都督......刘博源上前受封!”

    此时,教坊司奏起宏大乐章,声音直击人的灵魂深处。

    “大明君,定宇寰,圣恩宽,掌江山,东虏西戎,北狄南蛮,手高擎,宝贝盘。”《小将军》

    “五云宫阙连霄汉,金光明照眼。玉沟金水声潺潺,頫囟观,趋跄看,仪銮严肃百千般,威人心胆寒。”《殿前欢》

    “虎豹关,文武班,五彩间庆云朝霞灿。黄金殿,喜气增,丹墀内,仰圣颜。翠绕红围锦绣班,高楼十二栏......”《庆新年》

    “定宇寰,定宇寰,掌江山,抚百蛮。讴歌拜舞仰祝缵,万万年......”《过门子》

    (以上四首出自《四夷舞曲》,乃明史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乐三)

    在宏大的乐声当中,刘博源得旨起身,而后在一名内官的指引下,来到了诏书香案之前,再度跪地俯首。

    王承恩神色复杂的看了刘博源一眼,随即拿着一卷黄绫圣旨,缓缓打了开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嘉榆国公刘博源,覆灭东虏胡部,收复辽东疆土,扬我大明国威,展我大明军威......”

    “......为国建功,宜加爵赏,今授刘博源为榆林郡王,赐地三千亩,食禄九千石,赏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有封,榆林郡王之正妻萧氏,贤良淑德,可为郡王夫人,其母罗氏可为太夫人,长子刘长乐袭郡王世子,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有赏明黄伞盖旌旗,郡王仪仗,龙纛大旗......赏明黄冠服一套、银丝翼善冠一顶、镶金犀束带一条,常服罗一套......”

    “赏赐金钩玉玎珰锦绶一件,红白素大带一条、深青素布丝十匹......望卿共承朕命,不负朕望!”

    “钦此!”

    随着王承恩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